N31第一周作業

本周(6.18–6.24)第1周

1、描述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計算機組成: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

硬件系統:CPU:運算器和寄存器(運算器負責算術、邏輯等運算、控制器是系統的控制中心)

存儲器:主要為內存,功能是存儲程序和各種數據信息。

Input:下指令、提供數據到計算機,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鼠標、鍵盤、掃描儀等

Output:輸出加工的結果,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打印機等

軟件系統:系統軟件:操作系統、服務程序、數據庫管理系統等

應用軟件:主要為用戶使用的軟件

 

2、按系列羅列Linux的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發行版本:(1)Debian:

1、ubuntu–mint

2、knoppix

(2)Slackware:

1、SUSE–OpenSUSE

(3)RedHat:

1、RHEL–CentOS

2、Fedora

(4)Gentoo

(5)ArchLinux

不通發行版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聯系:所有發行版都是使用Linux內核;都需要遵循GNU的GPL協定;所有的發行版都有自己的版本號,版本格式約定基本一樣(主版本號.次版本號.發行號.修正號)。
區別:發行版的本質區別,在于繼承不同版本的內核,庫、程序的組成。不同發行版幾乎采用了不同包管理器(SLES、Fedora、openSUSE、centos、RHEL使用rmp包管理系統,包文件以RPM為擴展名;Ubuntu系列,Debian系列使用基于DPKG包管理系統,包文件以deb為擴展名。)

 

3、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1、一切皆文件:把幾乎所有的資源統統抽象為文件形式,包括硬件設備甚至通信接口

2、由眾多功能單一的程序組成:一個程序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好

3、盡量避免跟用戶交互:易于以編程的形式實現自動化任務

4、使用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

Linux作為一個開源的系統及一個自由的軟件。能發展到如今,自由、共享、協作都應當是其內在思想

 

4、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ifconfig 查看活動接口的ip地址

[a@localhost ~]$ ifconfig
ens33: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92.168.43.136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43.255
inet6 fe80::72f1:aa2a:83c0:9bf1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link>
ether 00:0c:29:77:25:cb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418 bytes 32372 (31.6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180 bytes 20332 (19.8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lo: flags=73<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host>
loop txqueuelen 100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64 bytes 5568 (5.4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64 bytes 5568 (5.4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echo 回顯命令? 輸入字符則原樣輸出,輸入變量,輸出變量的值
[a@localhost ~]$ echo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a@localhost ~]$ echo $SHELL
/bin/bash

tty 查看當前終端設備命令

[a@localhost ~]$ tty
/dev/pts/0

startx 切換為圖形界面命令

export?用于設置或顯示環境變量。

語法:export [-fnp][變量名稱]=[變量設置值]
參數說明:
-f  代表[變量名稱]中為函數名稱。
-n  刪除指定的變量。變量實際上并未刪除,只是不會輸出到后續指令的執行環境中。
-p  列出所有的shell賦予程序的環境變量。

pwd 查看當前所在工作目錄

[a@localhost ~]$ pwd
/home/a

pwd -P 顯示出實際路徑,而非使用連接(link)路徑。

history 查看命令歷史

該命令對應的環境變量:

HISTSIZE:命令歷史記錄的條數

HISTFILE:~/.bash_history

HISTFILESIZE:命令歷史文件記錄歷史的條數

history的一些常用選項:

-d:刪除歷史命令中指定的命令

-c:清空命令歷史

-a:手動住家當前會話緩沖區的命令歷史至歷史文件中

調用歷史中的命令:

!#? 重復執行第#條命令

??! 重復執行上一條命令

!string 重復執行最近一次以string開頭的的命令

History n 顯示歷史命令中最近的n條命令

[a@localhost ~]$ history 10
442 pwd
443 ifconfig
444 echo “hello world”
445 echo $SHELL
446 tty
447 ped
448 pwd
449 pwd /etc
450 history
451 history 10

shutdown 關機

shutdown[options…][time][wall…]

-r:reboot重啟

-h:halt關機

-c:cancle取消關機

TIME:無指定,默認相當于+1

now:立刻

+m:相對時間表示法,從提交命令開始后,例如+3分鐘

hh:mm:絕對時間表示

[a@localhost ~]$ sudo shutdown +3
[sudo] password for a:
Shutdown scheduled for Mon 2018-06-25 09:42:03 CST, use ‘shutdown -c’ to cancel.
[a@localhost ~]$
Broadcast message from root@localhost.localdomain (Mon 2018-06-25 09:39:03 CST):

The system is going down for power-off at Mon 2018-06-25 09:42:03 CST!

^C

poweroff 關機

-f:強制關機,相當于斷電源

reboot 重啟

-f:強制

-p:切斷電源

hwclock顯示與設定硬件時鐘

hwclock用法:

-s ?-hctosys 以硬件時間來修改系統時間

-w –systohc 以系統時間來修改硬件時間

date 用來顯示或設定系統的日期與時間

顯示時間? date[option]…[+format]

format:

%F:按照指定格式顯示

%D:直接顯示日期mm/dd/yy

%H:顯示小時,如:00…23

%M:顯示分鐘

%S:顯示秒

%s:從1970年1月1日到現在經過的秒數

%m:顯示月份

date設置時間:

MM:月份

DD:幾號

hh:小時

mm:分鐘

CC:兩位年份

CCYY:四位年份

ss:秒

[a@localhost ~]$ date
Mon Jun 25 10:19:39 CST 2018

 

5、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Linux命令分為內部命令和外部命令。

內置命令:#help COMMAND

外部命令:

(1)命令自帶簡要格式的使用幫助

#COMMAND –help

(2)使用幫助手冊(manual)

#man CHAPTER COMMAND

(3)info COMMAND

獲取命令的在線文檔

(4)程序自帶幫助文檔,有README、INSTALL、Changelog等

(5)主流發行版官方文檔

http://www.redhat.com/doc

(6)程序官方的文檔

官方站點上的”Document”

(7)搜索引擎

Google

man章節劃分

查詢命令所屬章節

whatis COMMAND或者 man -k COMMAND

1、用戶命令章節,所有用戶都可以使用

2、系統調用命令章節

3、c庫調用

4、設備及特殊文件

5、配置文件格式及相關參數

6、游戲

7、雜項

8、管理命令

 

6、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 —————–虛擬目錄的根目錄。通常不會在這里存儲文件

/bin ————-二進制目錄,存放許多用戶級的GNU工具

/boot ———–啟動目錄,存放啟動文件

/dev ————設備目錄,Linux在這里創建設備節點

/etc ————-系統配置文件目錄

/home ———主目錄,Linux在這里創建用戶目錄

/lib————– 庫目錄,存放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庫文件

/media ———媒體目錄,可移動媒體設備的掛載點

/mnt ————掛載目錄,另一個可移動媒體設備的常用掛載點

/opt————- 可選目錄,常用于存放第三方軟件包和數據文件

/proc ———–進程目錄,存放現有硬件及當前進程的相關信息

/root ————root用戶的主目錄

/sbin ———–系統二進制目錄,存放許多GNU管理員工具

/run————-運行目錄,存放系統運行時的運行數據

/srv————–服務目錄,存放本地服務的相關文件

/sys ————系統目錄,存放系統硬件信息的相關文件

/tmp ————臨時目錄,可以在該目錄中創建和刪除臨時工作文件

/usr ————-用戶二進制目錄,大量用戶級的GNU工具和數據文件都存儲在這里

/var ————–可變目錄,用以存放經常變化的文件,比如日志文件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01666

(0)
蒼茫蒼茫
上一篇 2018-06-25
下一篇 2018-06-25

相關推薦

  • Linux上的文件管理類命令

    常用的文件目錄管理命令:cd,pwd,ls,mkdir,rmdir,tree,more,less,head,tail,cp,mv,rm。 cd命令:改變目錄 后面加絕對或者相對路徑 命令格式:cd [options] [Dirname] [Azuth@azuth ~]$ cd /home/Azuth[Azuth@azuth ~]$ pwd/home/Azut…

    Linux筆記 2018-05-20
  • Linux系統啟動流程詳解

    Linux系統從按下電源鍵開始到系統啟動要求用戶輸入用戶名,中間究竟發生什么?了解Linux系統的啟動流程,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的理解linux底層設計理念,更能幫助我們再出現系統啟動故障時,迅速排查出故障原因。

    2018-05-10
  • Linux進程監控管理工具詳解

    在上一節我們介紹了一些常用進程管理命令用法,但在實際生產環境運用時,我們可能需要動態持續的監控進程的運行狀態,此時我們就需要top,htop,iotop、glances等命令工具來實現。

    2018-05-05
  • Linux“文本三劍客”之grep

    Linux“文本三劍客”之grep grep,Global search REgular expression and Print out the line. 是Linux中常用的文本搜索工具,基于正則表達式(Regular Expression)和文本字符來編寫模式(Pattern),然后根據指定的模式對目標文本逐行進行匹配,打印匹配到的行。 grep工具…

    2018-05-14
  • MySQL之主從復制相關實驗

    本節索引 實驗一:搭建主從復制 實驗二:為已存放大量數據的在用服務器搭建從服務器 實驗三:級聯復制 實驗四:提升一個從服務器為主服務器 實驗五:主主復制 實驗六:半同步復制 實驗七:實現主從SSL加密復制     實驗一:搭建主從復制 前期準備: 兩臺虛擬機 主服務器:??? ?CentOS7.4 ?192.168.30.10 ? ? ?…

    2018-06-18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