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作業
1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已經登錄的用戶的用戶名,注意:同一個用戶登錄多次,則只顯示一次即可。
W 命令:顯示信息更加全面
第一行顯示系統的匯總信息,字段分別表示系統當前時間、系統運行時間、登陸內用戶總數及系統平均負載信息。
從第二行開始構成一個表格,共有8個欄目,分別顯示各個用戶正在做的事情及該用戶所占用的系統資料。
USER:顯示登陸用戶帳號名。用戶重復登陸,該帳號也會重復出現。
TTY:用戶登陸所用的終端。
FROM:顯示用戶在何處登陸系統。
LOGIN@:是LOGIN AT的意思,表示登陸進入系統的時間。
IDLE:用戶空閑時間,從用戶上一次任務結束后,開會記時。
JCPU:一終端代號來區分,表示在摸段時間內,所有與該終端相關的進程任務所耗費的CPU時間。
PCPU:指WHAT域的任務執行后耗費的CPU時間。
WHAT:表示當前執行的任務。
Who命令
2 取出最后登錄到當前系統的用戶的相關信息。
# who | tail -n 1
3、取出當前系統上被用戶當作其默認shell的最多的那個shell。
]# ?cut -d “:” -f7 /etc/passwd | uniq -c|sort -n|tail -n 1
4將/etc/passwd中的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大的后10個用戶的信息全部改為大寫后保存至/tmp/maxusers.txt文件中。
# cat /etc/passwd | sort -t: -k3 ?-n | tail -n 10 |tr “a-z” “A-Z” > /tmp/maxusers.txt
5 取出當前主機的IP地址,提示:對ifconfig命令的結果進行切分。
ifconfig | grep “broadcast” | awk ‘{print $2}’
6 列出/etc目錄下所有以.conf結尾的文件的文件名,并將其名字轉換為大寫后保存至/tmp/etc.conf文件中。
ls /etc |grep “.conf$” >> /tmp/etc.conf
7 顯示/var目錄下一級子目錄或文件的總個數。
# ls /var | wc -l
8 取出/etc/group文件中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小的10個組的名字。
# sort -t: -k3 -n /etc/group | head -n 10 |cut -d “:” -f1
9 將/etc/fstab和/etc/issue文件的內容合并為同一個內容后保存至/tmp/etc.test文件中。
cat /etc/fstab /etc/issue > /tmp/etc.test
10、請總結描述用戶和組管理類命令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以下練習:
(1)、創建組distro,其GID為2016;
(2)、創建用戶mandriva, 其ID號為1005;基本組為distro;
(3)、創建用戶mageia,其ID號為1100,家目錄為/home/linux;
(4)、給用戶mageia添加密碼,密碼為mageedu;
(5)、刪除mandriva,但保留其家目錄;
(6)、創建用戶slackware,其ID號為2002,基本組為distro,附加組peguin;
(7)、修改slackware的默認shell為/bin/tcsh;
(8)、為用戶slackware新增附加組admins;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02447
命令要多檢驗下,比如取ip地址,命令是不是滿足,是不是嚴謹
另外第四周的作業也可以遷移到該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