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哥Linux第三周

第三周作業 7.2-7.8

第三周博客作業(7.2-7.8)

1.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已經登錄的用戶的用戶名,注意:同一個用戶登錄多次,則只顯示一次即可。

[root@localhost ~]# who | cut -d ‘ ‘ -f1 | sort -u

補充命令

(1).cat命令

功能:文件內容查看;顯示行中的指定部分,刪除文件中指定字段;顯示文件的內容,類似于type命令;

格式:cut [選項]…[參數]…

選項:

-b:僅顯示行中指定直接范圍的內容;

-c:僅顯示行中指定范圍的字符;

-d:指定字段的分隔符,默認的字段分隔符為“TAB”;

-f:顯示指定字段的內容;

-n:與“-b”選項連用,不分割多字節字符;

–complement:補足被選擇的字節、字符或字段;

–out-delimiter=<字段分隔符>:指定輸出內容是的字段分割符;

–help:顯示指令的幫助信息;

–version:顯示指令的版本信息。

(2).sort命令

功能:將文件排序,并將排序結果標準輸出

格式:sort [選項]…[參數]…

選項:

-b:忽略每行前面開始出的空格字符;
-c:檢查文件是否已經按照順序排序;
-d:排序時,處理英文字母、數字及空格字符外,忽略其他的字符;
-f:排序時,將小寫字母視為大寫字母;
-i:排序時,除了040至176之間的ASCII字符外,忽略其他的字符;
-m:將幾個排序號的文件進行合并;
-M:將前面3個字母依照月份的縮寫進行排序;
-n:依照數值的大小排序;
-o<輸出文件>:將排序后的結果存入制定的文件;
-r:以相反的順序來排序;
-t<分隔字符>:指定排序時所用的欄位分隔字符;
+<起始欄位>-<結束欄位>:以指定的欄位來排序,范圍由起始欄位到結束欄位的前一欄位。
-u : 忽略相同行

2.取出最后登錄到當前系統的用戶的相關信息。

[root@localhost ~]# w |cut -d ‘ ‘ -f1 |tail -1 |xargs id

補充命令:

xargs命令:

功能:用作替換工具,讀取輸入數據重新格式化后輸出。

格式:xargs [選項]…[參數]…

選項:

單獨運行xargs是將文件多行輸入單行輸出

-n:多行輸出

-d:自定義一個定界符

-l:指定一個替換字符{}

3.取出當前系統上被用戶當作默認shell的最多的那個shell。

[root@localhost ~]# cat /etc/passwd | cut -d : -f7 |uniq -c |sort -n |tail -1

4.將/etc/passwd中的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大的后10個用戶的信息全部改為大寫后保存至/tmp/maxusers.txt 。

[root@localhost ~]# cat /etc/passwd | sort -t : -k 3 -n |tail -10 | tr ‘a-z’ ‘A-Z’

5.取出當前主機的IP地址,提示:對ifconfig命令的結果進行切分。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 grep “<inet>” | awk ‘{print $2}’

6.列出/etc目錄下所有以 .conf 結尾的文件的文件名,并將其名字轉換為大寫后保存至 /tmp/etc.conf 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ls /etc/*.conf | tr ‘a-z’ ‘A-Z’

7.顯示/var目錄下一級子目錄或文件的總個數。

[root@localhost ~]# ls /var | wc -l

8.取出/etc/group 文件中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小的10個組的名字。

[root@localhost ~]# cat /etc/group | head -10

[root@localhost ~]# cat /etc/group | sort -t: -k 3 -n | head -10 | cut -d: -f1

注:這兩個命令都能實現此功能,因為該文件中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小的10個組就是該文件的前十行。

9.將/etc/fstab和/etc/issue文件的內容合并為同一個內容后保存至/tmp/etc.test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cat /etc/fstab /etc/issue > /tmp/etc.test

10.請總結描述用戶和組管理類命令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以下練習:

groupadd命令:新建組

格式:

groupadd [OPTION] group_name

選項:

-g GID :指定GID; 默認是上一個組的GID+1;

-r: 創建系統組;

groupmode命令:修改組屬性

格式:

groupmode [OPTION] GROUP

選項:

-g GID :修改GID;

-n new_name :修改組名

groupdel命令:刪除組

格式:

groupdel [OPTION] GROUP

usradd命令:創建用戶

格式:

usradd [OPTION] USERNAME

選項:

-u, –uid UID :指定UID;

-g, –gid GROUP: 指定基本組ID,詞組得事先存在;

-G,–groups GROUP1 [,GROUP 2,…]:指明用戶所屬的附加組,多個組之間用逗號隔開;

-c, –comment COMMENT :指明注釋信息;

-d, –home HOME_DIR :以指定的路徑為用戶的家目錄;通過復制/etc/skel 此目錄并重命名實現;指定的家目錄路徑名如果事先存在,則不會為用戶復制環境配置文件。

-s, –shell SHELL:指定用戶的默認shell,可用的所有shell列表存儲在/etc/shells文件中;

-r, –system:創建系統用戶;

useradd -D :顯示創建用戶的默認配置;

useradd -D 選項 : 修改默認選項的值;

修改的結果保存于/etc/default/useradd文件中

usermod命令:修改用戶屬性

格式:

usermod [OPTION] USERNAME

選項:

-u , –uid UID : 修改用戶的ID為此處指定的新UID;

-g, –gid GROUP :修改用戶所屬的基本組;

-G, -groups GROUP1[,GROUP2,…[,GROUPN]]]:修改用戶所屬的附加組;原來的附加組會被覆蓋;

-a, –append: 與-G一同使用,用于為用戶追加新的附加組;

-c, –comment COMMENT:修改注釋信息;

-d , –home HOME DIR :修改用戶的家目錄;用戶原有的文件不會被移至到新的位置;

-m, –move-home:只能與-d選項一同使用,用于將原來的家目錄移動為新的家目錄;

-l, –login NEW_LOGIN: 修改用戶名;

-s, –shell SHELL:修改用戶的默認shell;

-L, –lock :鎖定用戶密碼;即在用戶原來的密碼字符串之前添加一個“!”;

-U, –unlock:解鎖用戶的密碼;

userdel命令:刪除用戶

格式:userdel [OPTION] USERNAME

選項:

-r:刪除用戶時一并刪除其家目錄;

練習題:

(1), 創建組distro,其GID為2016;

[root@localhost ~]# groupadd -g 2016 distro

(2), 創建用戶mandriva,其ID號為1005;基本組為distro;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 1005 mandriva -g distro

(3), 創建用戶mageia,其ID號為1100,家目錄為/home/linux;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 1100 mageia -d /home/linux

(4), 給用戶mageia添加密碼,密碼為mageedu;

[root@localhost ~]# passwd mageia

輸入密碼mageedu即可;

(5), 刪除mandriva,但保留其家目錄;

[root@localhost ~]# userdel mandriva

(6), 創建用戶slackware,其ID號為2002,基本組為distro,附加組peguin;

[root@localhost ~]# groupadd peguin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 2002 slackware -g distro -G peguin

(7), 修改slackware的默認shell為/bin/tcsh ;

[root@localhost ~]# usermod -s slackware /bin/tcsh

(8), 為用戶slackware新增附加組admins;

[root@localhost ~]# groupadd admins

[root@localhost ~]# usermod -a admins slackware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02467

(1)
zhuimenshaonianzhuimenshaonian
上一篇 2018-07-08
下一篇 2018-07-08

相關推薦

  • 軟raid5制作

    ?一、準備工作 (1)VMware虛擬機 (2)centos6.9系統 二、在centos6.9關機狀態下增加3塊硬盤做RAID5,其中一塊當校驗盤。 三、用遠程終端可以清楚的顯示新增加的硬盤,將新增加的硬盤進行分區   四、開始制作 mdadm -C /dev/md0 -a yes -l 5 -c 32 -n 2 -x1 /dev/sd{b1,c…

    2018-04-29
  • linux yum 等工具詳解

    linux yum 等工具詳解

    2018-04-09
  • sed常用操作命令

    sed 為流編輯器,標準輸出為屏幕,默認不會改動源文件 -n :使用安靜(silent)模式。在一般 sed 的用法中,所有來自 STDIN 的數據一般都會被列出到終端上。但如果加上 -n 參數后,則只有經過sed 特殊處理的那一行(或者動作)才會被列出來。-e :直接在命令列模式上進行 sed 的動作編輯;-f :直接將 sed 的動作寫在一個文件內, -…

    2018-04-08
  • 第一周 筆記

    ../返回上一層 相對路徑絕對路徑 ? ?../../ ? 以根開始絕對路徑 不以根開始是相對路徑 alias 簡化特別長得命令和參數(別名) ?unalias去掉別名使用 .bashrc ? ?-a全取消 ls .bashrc 別名目錄文件 basename ? 查看主機名 ?(取最后的文件名) bc 計算器 ? obase=幾進制 ?進制轉換 clock…

    Linux筆記 2018-04-01
  • Linux用戶和組簡介

    練習為主

    Linux筆記 2018-07-08
  • Linux-文件管理

    文件系統分層結構標準 http://www.pathname.com/fhs http://www.pathname.com/fhs/pub/fhs-2.3.pdf 包括 boot bin sbin etc lib64 tmp usr mnt media dev var home net misc srv proc sys root opt selinux …

    2018-03-30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