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基礎
發展歷史:
- 第一代計算機;(1946-1957) 電子管時代
- 第二代計算機;(1958-1964) 晶體管時代
- 第三代計算機;(1965-1970) 集成電路時代
- 第四代計算機;(1971以后) 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
(一)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系統由硬件(Hardware)系統和軟件(Software)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二)計算機硬件組成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1946年數學家馮·諾依曼于提出 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二、安裝虛擬機(CentOS6.9)
(一)、網頁搜索所需鏡像—(ftp//172.16.0.1)—Tools文件中找到—Vmware11下載并安裝—在網頁上搜去所需Vmware11的密鑰完成注冊。
安裝虛擬機如下所示:
1、打開虛擬機首頁選擇創建新的虛擬機:
2、選擇典型,點擊下一步:
3、新建虛擬機向導選擇稍后安裝操系統:
4、選擇客戶機操作系統Linux,版本(64位):
5、給虛擬機命名,存放路徑自己指定即可:
6、指定硬盤容量-將虛擬磁盤存儲為單個單位-(在這里硬盤容量最好大一些,200GB即可):
7、完成以上步驟虛擬機以基本安裝完成:
8、進行虛擬機設置—選取所需ISO映像文件的路徑:
–
9、虛擬機設置—網絡適配器—選取橋接模式網絡連接同時勾選復制物理網絡連接狀態:
10、安裝虛擬機。
11、設置虛擬機語言(都選用英語)—點擊Netx。
12、選擇第二選項—點擊Netx。
13、詢問是否忽略掉所有數據,新電腦安裝系統選擇“Yes,discard any data”點擊“Next”
14、Hostname填寫格式“英文名和姓”—點擊Netx。
15、網絡設置安裝按順序點擊即可—點擊Netx。
16、時區可以在地圖上點擊,選擇“shanghai”并取消System clock uses UTC前面的對勾—點擊Netx。
17、設計root用戶登錄密碼。
18、磁盤分區選擇,自定義布局,點擊Netx。
19、開始創建磁盤,點擊“Create”選擇“Standard Partition”選項,點擊“Create”。(依據磁盤大小自定義分區,用于正式生產的服務器,切記把數據盤單獨分區,為防止系統出現問題保證數據完整性,例如:可以創建一個/data專門來存放數據)。
20、創建主磁盤分區。
21、選中剩余磁盤空間繼續進行分區(如圖所示),然后點擊“Creat”,按照此步驟依次創建“/boot”目錄、“/data”目錄。
22、創建swap分區—Netx,
23、磁盤分區完成點擊”Create”,
24、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Format”開始進行格式化操作。
25、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Write changes to disk”進行格式化寫入操作。
26、格式化完成后,選擇”Netx”操作。
27、接下來選擇自己的組件,點擊”Netx”:
28、等待安裝完成:
組件完成安裝后需要重啟虛擬機,點擊”Reboot”,重啟之后登陸到root用戶對虛擬機網絡進行測試便可。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