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是什么
磁盤陣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磁盤陣列是將多個價格便宜的磁盤按照一定的組合方式組成具有高容量的磁盤組,按照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如:可以提升磁盤的存取效率,可提高磁盤的冗余性等等。常見的磁盤組合方式主要有:RAID-0, RAID-1, RAID-5, RAID-10, RAID-50, JBOD
組合方式(級別)
-
RAID0 條帶式
-
數據分割成若干個塊(chunk),一個一個連續存儲在每個磁盤上,簡稱條帶式,讀取數據的時候將這些塊分別取出后再通過其他方式統一組成一個完整的數據,這樣可以明顯的提高磁盤讀寫數據的I能力,大大提高了存取的效率,幾個磁盤組成的最終容量大小為其中某個容量最小的磁盤乘以磁盤的個數。最大的缺點是,但凡其中任何一個磁盤損壞,直接影響整個數據完整性,無冗余性,磁盤數量至少需要2個磁盤
-
RAID1 鏡像式
-
數據以鏡像的方式分別存儲在每個磁盤上,優點是其數據能夠在其他盤上實現備份,如其中任意一磁盤損壞,對數據無影響,有冗余能力,因為數據存儲在每個磁盤上所以相對于讀數據的效率來說是有提升的,而對于寫數據要實現對每塊磁盤的寫操作,所以寫的性能會略有下降,容量為某個最小磁盤的容量,磁盤組成RAID1至少需要2個磁盤
-
RAID4
-
至少需要3塊磁盤,其中兩塊磁盤用來做RAID0數據分割chunk,來提高數據的讀寫能力,為避免出現壞盤導致數據的損壞,引入第三塊磁盤來做校驗盤,當存放數據的盤其中任何一塊損壞的時候,按照校驗盤中的校驗數據推導計算出損壞的那個磁盤的數據,計算方式為異或計算,兩者0和1做異或運算,相同為0,不同為1,當校驗盤損壞的時候是不影響數據的存取,此時會自動以降級也就是RAID0的方式,在降級處理數據這期間,一定要保證新盤及時裝載,否則降級期間發生的數據盤損壞導致的數據丟失那只能看著辦吧
-
RAID5
-
同RAID4一樣,至少需要三塊盤,其中兩塊盤存數據,一塊校驗盤,但是與RAID4不同的是,在RAID4中校驗盤是固定的,而RAID5中的校驗盤是輪流的,其中任意一個磁盤都有可能做校驗盤,這樣的好處是,校驗盤損壞的幾率會更小,但如果實在點子超低恰好碰到了校驗盤損壞,也不要緊,降級RAID級別
-
RAID 10
-
至少需4塊磁盤,先按照RAID 1的方式將兩塊磁盤分成一組,四塊磁盤分為兩組,然后再將這兩組劃分成一個RAID 0 。數據存儲時分割多個chunk到分別存儲到兩個組中,組內的兩塊硬盤各自進行復制,這樣,就算其中有任何一塊硬盤損壞都不會影響數據的存取
-
原創文章,作者:東里西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1230
做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