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為什么要分區
(1)為了數據的安全:當文件系統只有一個分區時,如果遇到分區需要格式化的情況,則硬盤里的數據無法保留,而如果提前對硬盤做了分區那么就可以很好地額解決這個問題;
(2)為了提升效率:硬盤(這里單指機械硬盤)分為外圈和內圈,機械硬盤的磁頭懸臂的活動方式決定他在內圈的移動要比外圈效率高(因為他的活動軌跡是個曲線),所以磁頭在內圈的尋道速度要比外圈快,對付零散的小文件頻繁存取更有效,而外圈的尋道速度就要慢很多。 相對而言,外圈的數據吞吐速度就更高。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硬盤的外圈更適合存儲單個大文件的數據,而硬盤的內圈更適合存儲多個小文件的數據。
二、如何進行分區
linux系統有專門的分區管理工具:fdisk
fdisk:使用方法:fdisk [option] [device]
選項:
p:顯示已有分區
n:創建新分區
d:刪除分區
w:寫入磁盤并退出
q:放棄更新并退出
m:獲取幫助
l:列出分區的id
t:調整分區的id
在分區完成后需要通知內核重寫分區表
使用命令:partx -a /dev/DEVICE
查看內核是否已識別新的分區:cat /proc/parition
三、舉例說明
選項:p:顯示已有分區
選項:n:新建分區:linux只能建立四個主分區,或者建立三個主分區+一個邏輯分區,建立邏輯分區后(建議邏輯分區將硬盤剩余的全部分完。)建立邏輯分區后,如果想要在建立分區就可以從邏輯分區里剩余的空間進行分區。
選項:w:保存并退出,再新建完分區后,一定要輸入選項w保存,如果建立或刪除的分區不想保存,可以輸入q,放棄保存并退出。
選項:l:列出分區id。舉例幾個常用分區id:id:82(交換分區swap)、id:83(linux分區)、id:8e(lvm分區)
選項:t:調整分區id。
在分區調整完成后,需要通知內核重讀分區表:
使用命令:partx -a /dev/DEVIC
使用命令:cat /proc/partition(查看內核是否已經識別新的分區)
備注:
有的分區已經掛載上了文件系統,可以使用df -h 命令查看
從上圖可以看出,/dev/sda2上已經掛載了根分區,sda1上掛載了/boot分區,如果不先卸載文件系統,直接做刪除、調整分區大小等操作會導致操作系統崩潰。
原創文章,作者:因為有你,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