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操作系統發展史

blob.png

Linux主流版本:

  Debian英語發音:/?d?bi?n/)是由GPL和其他自由軟件許可協議授權的自由軟件組成的操作系統,由Debian項目(Debian Project)組織維護。

  歷史:

Debian于1993年8月16日由一名美國普渡大學學生伊恩·默多克(Ian Murdock)首次發表。伊恩·默多克最初把他的系統稱為“Debian Linux Release”。 在定義文件Debian Manifesto中,伊恩·默多克宣布將以開源的方式,本著Linux及GNU的精神發行一套GNU/Linux發行版。Debian的名稱是由他當時的女友(現在為其前妻)Debra和Ian Murdock自己的名字合并而成的,所以Debian一詞是根據這兩個名字在美國英語的發音而讀作/'d?bi?j?n/

Debian項目最初發展緩慢,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別發布了0.9x版本;1.x版本則在1996年發布。1996年,布魯斯·佩倫斯接替了伊恩·默多克成為了Debian項目的領導者。同年,一名開發者Ean Schuessler提議Debian應在其項目與用戶之間創建一份社區契約。經過討論,布魯斯·佩倫斯發表了Debian社區契約及Debian自由軟件指導方針,定義了開發Debian的基本承諾。

1998年在建基于GNU C運行期庫的Debian 2.0發布之前,布魯斯·佩倫斯離開了Debian的開發工作。Debian開始選出新的領導者,并發布了另外兩個2.x版本,包含了更多接口和軟件包。APT和第一個非Linux接口—Debian GNU/Hurd的開發也展開。第一個建基于Debian的Linux發行版Corel Linux和Stormix的Storm Linux在1999年開始開發。盡管未能成功開發,這兩個發行版成為了建基于Debian的Linux發行版的先驅。

在2000年后半年,Debian對數據庫和發布的管理作出了重大的改變,它重組了收集軟件的過程,并創造了“測試”(testing)版本作為較穩定的對下一個發布的演示。同年,Debian的開發者開始舉辦名為Debconf的年會,為其開發者和技術用家提供講座和工作坊。

  

  Ubuntu(國際音標:英語發音:/??b?ntu?/)是以桌面應用為主的GNU/Linux操作系統,其名稱來自非洲南部祖魯語或科薩語的“ubuntu”一詞(譯為烏班圖),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傳統的一種價值觀。

  歷史:

Ubuntu由馬克·舍特爾沃斯創立,其首個版本—4.10發布于2004年10月20日,它以Debian為開發藍本。與Debian穩健的升級策略不同,Ubuntu每六個月便會發布一個新版,以便人們即時地獲取和使用新軟件。Ubuntu的開發目的是為了使個人電腦變得簡單易用,同時也提供針對企業應用的服務器版本。Ubuntu的每個新版本均會包含當時最新的GNOME桌面環境,通常在GNOME發布新版本后一個月內發行。與其它基于Debian的Linux發行版,如MEPIS、Xandros、Linspire、Progeny和Libranet等相比,Ubuntu更接近Debian的開發理念,它主要使用自由、開源的軟件,而其它發行版往往會附帶很多閉源的軟件。

Ubuntu建基于Debian的不穩定分支:不論其軟件格式(deb)還是軟件管理與安裝系統(Debian Apt)。Ubuntu的開發者會把對軟件的修改即時反饋給Debian社區,而不是在發布新版時才宣布這些修改。事實上,很多Ubuntu的開發者同時也是Debian主要軟件的維護者。不過,Debian與Ubuntu的軟件并不一定完全兼容,也就是說,將Debian的包安裝在Ubuntu上可能會出現兼容性問題,反之亦然。

Ubuntu的運作主要依賴Canonical有限公司的支持,同時亦有來自Linux社區的熱心人士提供協助。Ubuntu的開發人員多稱馬克·舍特爾沃斯為SABDFL(是self-appointed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的縮寫,即自封終生開源碼大佬)。在2005年7月8日,馬克·舍特爾沃斯與Canonical有限公司宣布成立Ubuntu基金會,并提供1千萬美元作為啟始營運資金。成立基金會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將來Ubuntu得以持續開發與獲得支持,但直至2006年,此基金會仍未投入運作。馬克·舍特爾沃斯形容此基金會是在Canonical有限公司出現財務危機時的緊急營運資金。

在過去的版本用戶可以通過船運服務(shipit)來獲得免費的安裝光盤。Ubuntu 6.06版有提供免費船運服務,然而其后的Ubuntu 6.10版卻沒有提供免費的船運郵寄光盤服務,用戶只可由網站上下載光盤映像檔刻錄并安裝。Ubuntu 6.06發布當時,曾有消息指出往后不會再對非長期支持版提供船運服務,但在Ubuntu7.04版推出時,船運服務再度引導,而此版并非長期支持版。在Ubuntu11.04發布前夕,船運服務被停止。


  Red Hat Linux是由Red Hat公司發行的一個Linux發行包。

Red Hat Linux可算是一個“中年”的Linux發行包,其1.0版本于1994年11月3日發行。雖然其歷史不及Slackware般悠久,但比起很多的Linux發行包,Red Hat的歷史悠久得多。

Red Hat Linux中的RPM軟件包格式可以說是Linux社區的一個事實標準,被廣泛使用于其他Linux發行包中。

以Red Hat Linux為基礎派生的Linux發行包有很多,其中包括以桌面用戶為目標的Mandrake Linux(原為包含KDE的Red Hat Linux),Yellow Dog Linux(開始時為支持PowerPC的Red Hat Linux)和ASPLinux(對非拉丁字符有較好支持的Red Hat Linux)。

自從Red Hat 9.0版本發布后,Red Hat公司就不再開發桌面版的Linux發行包,而將全部力量集中在服務器版的開發上,也就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版。2004年4月30日,Red Hat公司正式停止對Red Hat 9.0版本的支持,標志著Red Hat Linux的正式完結。原本的桌面版Red Hat Linux發行包則與來自民間的Fedora計劃合并,成為Fedora Core發行版本。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是Linux發行版之一,它是來自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依照開放源代碼規定發布的源代碼所編譯而成。由于出自同樣的源代碼,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穩定性的服務器以CentOS替代商業版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使用。兩者的不同,在于CentOS并不包含封閉源代碼軟件。CentOS 對上游代碼的主要修改是為了移除不能自由使用的商標。2014年,CentOS宣布與Red Hat合作,但CentOS將會在新的委員會下繼續運作,并不受RHEL的影響。

CentOS和RHEL一樣,都可以使用Fedora EPEL來補足軟件。


  Fedora Linux(第七版以前為Fedora Core)是較具知名度的Linux發行包之一,由Fedora項目社區開發、紅帽公司贊助,目標是創建一套新穎、多功能并且自由(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

Fedora基于Red Hat Linux。在Red Hat Linux終止發行后,紅帽公司項目以Fedora來替換Red Hat Linux在個人領域的應用,而另外發行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ed Hat企業版Linux)則替換Red Hat Linux在商業應用的領域。

Fedora對于用戶而言,是一套功能完備、更新快速的免費操作系統;而對贊助者Red Hat公司而言,它是許多新技術的測試平臺,被認為可用的技術最終會加入到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中。

Fedora大約每六個月發布新版本。


  SlackwareSlackware Linux, Inc的Patrick Volkerding制作的Linux發行版本。Slackware走了一條與其他的發行版本(Red Hat、Debian、Gentoo、SuSE、Mandriva、Ubuntu等)不同的道路,它力圖成為“UNIX風格”的Linux發行版本。它的方針是只吸收穩定版本的應用程序,并且缺少其他Linux版本中那些為發行版本定制的配置工具。

  歷史

第一個Slackware的版本1.00在1993年7月16日由創立者和開發領導者Patrick Volkerding發布,。 它是基于SLS Linux并以3?" 軟盤為鏡像在匿名FTP上發行。Slackware是現存最古老的Linux發行版本,在2003年度過了它的十周年紀念。

“Slackware”這個名字借用自《大教堂和市集》(Church of the SubGenius)中的術語“Slack”。

在早期的發布版本中,發行版本帶有三個用戶帳號:"satan", "gonzo"和"snake"。它們是作為示例被提供,但是后來的版本中去除了這些帳號,因為它們有潛在的安全漏洞。

在1999年,Slackware的發布版本號從4一下子跨越到了7。Patrick Volkerding作出解釋:這是出于市場推廣的考慮,為了告訴人們Slackware和別的Linux發行版本一樣“新”(up-to-date),當時許多其他發行版本的版本號為6。

在2004年,Patrick Volkerding得了嚴重的疾病,Slackware一下前途未卜。在他痊愈后很快恢復了Slackware的開發。

在2005年,GNOME桌面環境被從待發布的版本中刪除,移交給了社區進行支持。GNOME的刪除被Linux社區中的一些人認為是一個警訊,因為GNOME在各種Linux發行版本中都可以找到,一些由社區創建的支持項目也因此誕生。

貫穿Slackware的歷史,出現一些在Slackware基礎上制作的發行版本和LiveCD。一些流行的發行版本就起源于Slackware,包括SUSE,College Linux和Slax。


  SUSE(發音/?su?s?/)是Linux操作系統其中一個發行版,也是德國的一個發行版。SUSE屬于Novell旗下的業務,它同時亦是Desktop Linux Consortium的發起成員之一。

  歷史:

SUSE Linux原是以Slackware Linux為基礎,并提供完整德文使用界面的產品。1992年 Peter McDonald成立了Softlanding Linux System(SLS)這個發行版。這套發行版包含的軟件非常多,更首次收錄了X Window及TCP/IP等包。Slackware就是一個基于SLS的發行版。

SuSE于1992年末創辦,目的是成為UNIX技術公司,專門制為德國人推出量身訂作的SLS/Slackware軟件及UNIX/Linux說明文件。1994年,他們首次推出了SLS/Slackware的安裝光盤,命名為S.u.S.E. Linux 1.0。其后它綜合了Florian La Roche的Jurix distribution(也是一個基于Slackware的發行版),于1996年推出一個完全自家打造的發行版 – S.u.S.E. Linux 4.2。其后SUSE Linux采用了不少Red Hat Linux的特質。(使用RPM及/etc/sysconfig)

"S.u.S.E."后來改稱/簡短為"SuSE",意思為"Software-und System-Entwicklung",那是一句德文,英文為"Software and system development"。現在這家公司的名字再度更改成SUSE Linux,"SUSE"一字已經不包含什么意義了。有非官方的謠言說"SUSE"同時是指德國電腦先驅Konrad Zuse的一個雙關語。

2003年11月4日,Novell表示將會對SUSE提出收購。收購的工作于2004年1月完成。Novell也向大家保證SUSE的開發工作仍會繼續下去,Novell更把公司內全線電腦的系統換成SUSE LINUX,并同時表示將會把SUSE特有而優秀的系統管理程序 – YaST2以GPL授權發布。

2005年8月4日,Novell公共關系科的領導及代言人 - Bruce Lowry表示,SUSE Linux Professional系列的開發將變得更開放以及讓社區參與當中的工作。新的開發計劃名為openSUSE,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及開發人員。相比以往,現在所有的開發人員及用戶能夠測試SUSE的產品并一起開發新版本的SUSE。在以往,SUSE的開發工作都是于內部進行的。SUSE 10.0是第一個給予公眾測試的版本。為了配合這個轉變,用戶除了能夠購買盒裝版本的SUSE外,也可以從網絡上免費下載。一系列的改變讓于2005年10月6日推出的SUSE Linux有三個版本 - "OSS版" (完全地開放源代碼)、"試用版"(同時包含開放源代碼的程序及專屬程序如Adobe Reader、Real Player等,其實就是盒裝零售版,也可以免費下載,可以安裝在硬盤上,并且沒有使用限制或限期,但不含說明手冊及Novell提供的技術支持)及盒裝零售版。

2013年11月9日,發布內核版本openSUSE 13.1,它是SUSE Linux Enterprise的產品基礎。該內核版本更新了所有的應用程序的版本,包括服務器的應用程序和桌面的應用程序,引入一些新的特性,吸納了1000多個的開源項目,比方引進了OpenStack Havana將近400個新的功能點等。


  openSUSE(英語發音:/?o?p?n?su?z?/),前身為SUSE Linux和SuSE Linux Professional,是一個Linux發行版與項目,由SUSE與其他公司贊助。openSUSE在全世界,尤其是在德國被廣泛使用。它的開發重心是為軟件開發者和系統管理者創造適用的開放源代碼的工具,并提供易于使用的桌面環境和功能豐富的服務器環境。

openSUSE發布的第一個版本是一個SUSE Linux 10.0的測試版。目前的穩定版為openSUSE Leap 42.1。

2003年11月4日,Novell以2.1億美元收購SuSE Linux AG后創建了openSUSE。2011年,The Attachmate Group收購Novell,并將Novell和SUSE拆分為兩家獨立的子公司。2014年11月,The Attachmate Group與Micro Focus合并。

 

開源協議:

  GNU通用公共許可協議(英語: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縮寫:GNU GPL、GPL),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自由軟件許可協議條款,保證終端用戶運行、學習、分享(復制)及編輯軟件之自由。GNU GPL最初由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為GNU計劃而撰寫。此許可證最新版本為“第3版”(v3),于2007年6月29日發布。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是改自GPL的另一個版本,其目的是為了應用于一些軟件庫。

GPLv1

發布于1989年一月,其目的是防止那些阻礙自由軟件的行為,而這些阻礙軟件開源的行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軟件發布者只發布可執行的二進制代碼而不發布具體源代碼,一種是軟件發布者在軟件許可加入限制性條款)。因此按照GPLv1,如果發布了可執行的二進制代碼,就必須同時發布可讀的源代碼,并且在發布任何基于GPL許可的軟件時,不能添加任何限制性的條款。

GPLv2

理查德·斯托曼在GPLv2中所做的最大的改動就是增加了“自由還是死亡”("Liberty or Death")這章條款,即第七章liberty-or-death Presentation。這章中申明道,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尊重其它一些人的自由和權益,如果哪個人在發布源于GPL的軟件的時候,同時添加強制的條款(也就是說在一些國家里,人們只能以二進制代碼的形式發布軟件,以保護開發軟件者的版權),那么他將根本無權發布該軟件。

GPLv3

到2005年,GPL版本3正由斯托曼起草,由伊本·莫格林和軟件自由法律中心(Software Freedom Law Center)提供法律咨詢。

斯托曼在2006年2月25日自由及開源軟件開發者歐洲會議的演講上說:

在所有的改動中,最重要的四個是:

解決軟件專利問題;

與其他許可證的兼容性;

源代碼分區和組成的定義;

解決數位版權管理問題。

2006年,自由軟件基金會針對GPL的可能的修改開始了12個月的公共咨詢。

在公眾諮詢過程中,有962條評論被提交給第一稿草稿。最終總共有2,636條評論被提交。

GPLv3草稿于2006年1月16日開始可用。版本2與3的非官方比較對照參見:

2007年3月28日正式啟用。

2007年6月29日,自由軟件基金會正式發布了GPL第3版。

但是Linux社區的領導者林納斯·托瓦茲等人決定不讓Linux使用GPLv3授權,仍然使用GPLv2授權。此事曾引起理查德·斯托曼的不滿。


  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英語: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簡稱LGPL,是由自由軟件基金會公布的自由軟件授權條款。它允許企業與軟件開發者使用,或將LGPL授權的軟件集成至他們自己的軟件內(即使該軟件是私有軟件也被允許),同時不會受到Copyleft特性的許可證強制對軟件開源的限制。該許可證常被用于一些(但不是全部)的GNU程序庫。

  LGPL與GPL差異之處

LGPL有一特點是LGPL軟件可以被轉換成GPL(參見Section 3)。這種特性對于在GPL庫或應用程序中直接使用LGPL程序有一定程度之幫助。


  BSD許可證(英語: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license),是自由軟件中使用最廣泛的許可證之一。BSD軟件就是遵照這個許可證來發布,該許可證也因此而得名。

BSD包最初所有者是加州大學的董事會,這是由于BSD源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SD開始后,BSD許可證得以修正,使得以后許多BSD變種,都采用類似風格的許可證。

跟其他許可證相比,從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PL)到限制重重的著作權(Copyright),BSD許可證比較寬松,甚至跟公有領域更為接近。事實上,BSD許可證被認為是copycenter(中間版權),介乎標準的copyright與GPL的copyleft之間。"Take it down to the copy center and make as many copies as you want"。[1]可以說,GPL強迫后續版本必須一樣是自由軟件,BSD的后續版本可以選擇要繼續是BSD或其他自由軟件條款或封閉軟件等等。


  Apache許可證(英語:Apache License),是一個由Apache軟件基金會發布的自由軟件許可證,最初為Apache http服務器而撰寫。Apache許可證要求被授權者保留版權和放棄權利的聲明,但它不是一個反版權的許可證。

  歷史

1.0版是最原始的Apache許可證,只被用在舊版的Apache軟件內(像是Apache Web Server 1.2)。

1.1版在2000年由Apache軟件基金會公布:相較于1.0最主要的改變在于“廣告條款”(在1.0的第三節),衍伸產品只需要在文件里注明,而不像1.0需要在所有的地方注明。[3]

2004年1月,Apache軟件基金會公布了2.0版。


以上文本轉自:維基百科



原創文章,作者:laiwen2007,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6232

(0)
laiwen2007laiwen2007
上一篇 2016-06-03
下一篇 2016-06-03

相關推薦

  • N25第三周總結

    linux   bassic The third week of blogging 1、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已經登錄的用戶的用戶名,注意:同一個用戶登錄多次,則只顯示一次即可。  ~]# who | cut -d' ' -f1 | uniqr…

    Linux干貨 2016-12-17
  • shell腳本

    shell腳本 簡介:         使用腳本編程語言的好處是,它們多半運行在比編譯型語言還高的層級,能夠輕易處理文件與目錄之類的對象。缺點是:它們的效率通常不如編譯型語言。不過權衡之下,通常使用腳本編程還是值得的:花一個小時寫成的簡單腳本,同樣的功能用C或C++來編寫實現,可…

    Linux干貨 2016-08-15
  • 系統啟動和內核管理以及幾個重要實驗

    Centos啟動流程:     1.加載BIOS的硬件信息,獲取第一個啟動設備     2.讀取第一個啟動設備MBR的引導加載程序(grub)的啟動信息     3.加載核心操作系統的核心信息,核心開始解壓縮,并嘗試驅動所有的硬件設備 &n…

    Linux干貨 2017-05-15
  • 文件編輯之神器Sed

    pattern space   //  文本中每行內容都會進入到pattern space中, 如果匹配到了,就會進入到右分支, 如果沒有匹配到,則進入左分支。 hold space  //  就是已經被模式匹配到, 并且編輯后保存的內容就是hold space 中. 默認情況下,當沒有被匹配之后,沒有匹配到…

    Linux干貨 2016-08-15
  • Linux基礎之用戶管理和正冊表達式

    1.1.復制/etc/skel目錄為/home/tuser1,要求/home/tuser1及其內部文件的屬組和其他用戶均沒有任何訪問權限 [root@localhost home]# cp -r /etc/skel/ /home/tuser1 [root@localhost home]# chmod -R go= tuser1/ [root@localhos…

    2017-09-18
  • Linux基礎知識(三)

    1、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已經登錄的用戶的用戶名(多次登錄的用戶,只顯示一次即可) [root@bogon ~]# w |grep -E ".*(pts|tty).*"|awk '{print $1}'|uniq 2、列出最后登錄到當前系統的用戶的相關信息 [root@bogon ~]# last -aF 3、取出當前系統…

    Linux干貨 2016-10-09

評論列表(1條)

  • stanley
    stanley 2016-06-03 12:45

    非常認真,建議考慮md格式,更佳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