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博客作業
1、 描述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運算器、控制器 :cpu 運算和邏輯計算
存儲器:緩存和保存數據
輸入設備、輸出設備:用戶和計算機交互設備和界面
2、 按系列羅列Linux的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Slackware系列: suse opensuse
debian系列: ubuntu mint
Redhat 系列
rhel: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每18個月發行一個新版本
CentOS:兼容rhel的格式
fedora:每6個月發行一個新版本
3、 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1, 一切皆文件,linux的所有組成部分,都可以分成各種類型文件,文本,可執行,數據
2, 由很多不同的獨立程序組成,每個任務可以由多個獨立程序組成協同完成。
3, 所有系統配置系統都保存在文件中
4, 盡量不直接和用戶交互。
4、 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Command – 參數 -選項 或 目標
ifconfig, 查看當前啟用的所有網卡信息,
ifconfig eth0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網卡的IP地址
ifconfig eth0 down/up 網卡禁用或啟動
echo 回顯命令,顯示一行文本信息
echo –n “字符”,不換行顯示“字符”
tty , 顯示當前登錄終端
startx ,啟動windows圖形界面服務
export 設置和顯示變量 export可新增,修改或刪除環境變量,供后續執行的程序使用,export的效力僅及于該此登陸操作。
export [-fnp][變量名稱]=[變量設置值]
export ORACLE_SID=db1, 表示當前oracle實例 環境變量是db1
pwd : 顯示當前用戶工作路徑
history 管理命令歷史;
登錄shell時,會讀取命令歷史文件中記錄下的命令:~/.bash_history
登錄進shell后新執行的命令只會記錄在緩存中;這些命令會用戶退出時“追加”至命令歷史文件中;
history: -a: 追加本次會話新執行的命令歷史列表至歷史文件中;
-d: 刪除歷史中指定的命令;
-c: 清空命令歷史;
halt, poweroff, shutdown, 關機:
reboot, shutdown –r 重啟:
hwclock: 顯示硬件時鐘,
date:顯示和設置系統時間
date [OPTION]… [+FORMAT]:顯示時間 FORMAT: 格式符號 %D %F %T
date +%d 顯示當前日期 date +%D 顯示當前年月日
date [MMDDhhmm[[CC]YY][.ss]]:設置時間
5、 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1,man 命令 2,info 命令 3,linux官網文檔,4內部命令:# help COMMAND 外部命令: # COMMAND –help 或者 # COMMAND -h 5 使用手冊(manual) 6 程序自身的幫助文檔 README INSTALL ChangeLog 7 Google
Man 文檔
1, 命令功能描述
2, 命令參數,選項
3, 命令每個參數 描述及使用環境
4, 命令每個選項 描述 及使用環境
5, 例子
6, 命令發行者,發行版本,發行時間
6、 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1,區分大小寫 2,文件名字符不超過255個 3 /不能用來命名 4,. 是隱藏文件,也
不能用來命名
原創文章,作者:n20-鑰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19648
寫的很棒,可以在注意一下排版就會更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