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哥教育網絡班21期+第一周博客作業

1、描述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現代計算機設備的五大部件包括: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主要功能:

(1)CPU是控制、算術邏輯單元的核心組件,CPU的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的性能,CPU是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大腦。

(2)存儲器:可分為內存儲器、外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

  • 內存儲器:用于存放計算機當前工作中正在運行的程序、數據等,分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兩種。

  • 外存儲器:用來存儲大量暫時不參加運算或處理的數據和程序,是主存的后備和補充硬盤,光盤,USB優盤,USB移動硬盤。

  •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Memory):是內存與CPU交換數據的緩沖區,是為解決內存與CPU速度不匹配的問題而設計的一種存儲設備.

(3)輸入設備:把原始數據和處理這些數據的程序通過輸入接口輸入到計算機的存儲器中。例如:鍵盤、鼠標、掃描儀、光筆、寫字板、數字化儀、條形碼閱讀器等。

(4)輸出設備:輸出計算機的處理結果。常用輸出設備:顯示器、打印機、繪圖儀、音響等。


2、按系列羅列Linux的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1. 就目前的情形來看,Linux發行版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的分支:Redhat、Slackware和Debian。

  2. 每一個分支都有一個最具代表的商業服務器級的發行版:他們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簡稱為RHEL;SUSE Linux Enterprise,簡稱SUSE;Ubuntu Server,簡稱為Ubuntu。

  3. 看似好難選擇的樣子,但實際上不管是誰家的Linux發行版,都不會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Linux本身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內核。所謂的發行版只不過是在內核基礎上加上一堆應用而構成的系統。而這些應用程序

  4. 大多也是來至于GNU社區,代碼都一樣的,能有太大差別么?

  5. 從實用角度來看,同時排除一些個人偏好,所以從選擇哪個發行版更適合找到好工作這個角度出發更靠譜些,比較理想的選擇是CentOS

常用的發型版本.png3

3、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Linux的哲學思想:

  1. 一切皆文件;

    Linux下將幾乎所有資源,包括硬件設備都能夠以文件形式表示;

  2. 由眾多單一目的小程序組成;一個程序只實現一個功能,而且要做好;組合小程序完成復雜任務;

  3. 盡量避免跟用戶交互;

    目標:實現腳本編程,以自動完成某些功能,自動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也減少我們出錯的概率;

  4. 使用純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

    目標:一款使用的文本編程器即能完成系統配置工作;


4、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ifconfig:常用于顯示網絡的接口,通常我們習慣結合-a參數進行
[root@zabbix ~]# ifconfig -a
ens32: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0.203.12.88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0.203.12.255
        inet6 fe80::250:56ff:feb3:2253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link>
        ether 00:50:56:b3:22:53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2810346355  bytes 2095196953319 (1.9 TiB)
        RX errors 0  dropped 61845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2339021781  bytes 1666417983049 (1.5 T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lo: flags=73<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host>
        loop  txqueuelen 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291363013  bytes 26062305776 (24.2 G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291363013  bytes 26062305776 (24.2 G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ifconfig命令也可以用于配置網卡的混雜模式,網卡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廣播方式:該模式下的網卡能夠接收網絡中的廣播信息。
組播方式:設置在該模式下的網卡能夠接收組播數據。
直接方式:在這種模式下,只有目的網卡才能接收該數據。
混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的網卡能夠接收一切通過它的數據,而不管該數據是否
添加網卡混雜模式(說明ens32為網卡的接口名稱):

[root@zabbix ~]# ifconfig ens32 promisc
[root@zabbix ~]# ifconfig -a
ens32: flags=4419<UP,BROADCAST,RUNNING,PROMISC,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0.203.12.88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0.203.12.255
        inet6 fe80::250:56ff:feb3:2253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link>
        ether 00:50:56:b3:22:53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2810387434  bytes 2095232359370 (1.9 TiB)
        RX errors 0  dropped 61846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2339049023  bytes 1666423920641 (1.5 T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lo: flags=73<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host>
        loop  txqueuelen 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291379966  bytes 26064124076 (24.2 G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291379966  bytes 26064124076 (24.2 G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解除網卡混雜模式(說明ens32為網卡的接口名稱):
[root@zabbix ~]# ifconfig ens32 -promisc
[root@zabbix ~]# ifconfig -a
ens32: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0.203.12.88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0.203.12.255
        inet6 fe80::250:56ff:feb3:2253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link>
        ether 00:50:56:b3:22:53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2810403229  bytes 2095246492912 (1.9 TiB)
        RX errors 0  dropped 61924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2339058659  bytes 1666426196872 (1.5 T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lo: flags=73<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host>
        loop  txqueuelen 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291385448  bytes 26064694174 (24.2 G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291385448  bytes 26064694174 (24.2 G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echo:用于行的輸出
[root@zabbix ~]# echo "Welcome to HangZhou"
Welcome to HangZhou
備注:輸出一段文字信息welcome to hangzhou
[root@zabbix ~]# echo "I Love Linux">>LoveLinux.txt
[root@zabbix ~]# cat LoveLinux.txt 
I Love Linux
備注:也可以將輸出信息追加到某個文本中

tty:用于顯示終端機連接標準輸入設備的文件名稱在Linux操作系統中,所有外圍設備都有其名稱與代號,這些名稱代號以特殊文件的類型存放于/dev目錄下。你可以執行tty(teletypewriter)指令查詢目前使用的終端機的文件名稱。
[root@zabbix ~]# tty
/dev/pts/2

startx:startx命令用來啟動X Window
說明:startx并非都能生效,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a.并沒有其他的X windows被占用;
b.你必須要以及安裝了X Window system,并且X server是能夠順利啟動的;
c.最好有對應的圖形化界面,如GNOME/KDE
startx不一定需要管理員權限,任何人都能夠使用的:
[root@zabbix ~]# which startx
/usr/bin/startx
[root@zabbix ~]# ls -l /usr/bin/startx
-rwxr-xr-x 1 root root 5074 Mar  6  2015 /usr/bin/startx
從以上代碼可以看出,所有用戶對/usr/bin/startx均具有可執行權限

export:用于將shell變量輸出為環境變量,或者將shell函數輸出為環境變量。
使用export命令設置的環境變量只會在當前系統中生效,如果想讓其永久生效, 
則可以根據需求配置在/etc/profile,~/.bash_profile或~/.bashrc等配置文件中。 
這樣用戶登錄時就會根據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去形成用戶自己的用戶環境。

pwd:查看當前所在的目錄的完整路徑名稱
[root@zabbix ~]# pwd
/root
[root@zabbix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root@zabbix network-scripts]# pw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history:查看命令歷史相關的信息
常用的history命令參數:
-a: 追加本次會話新執行的命令歷史列表至歷史文件中;
-d: 刪除歷史中指定的命令;
-c: 清空命令歷史;
a.查看最近執行的10條命令歷史:
[root@zabbix ~]# history |tail -10
 1060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1061  pwd
 1062  pwd --help
 1063  man pwd
 1064  history 
 1065  clear
 1066  man history
 1067  cd ~
 1068  clear
 1069  history |tail -10
 
b.測試刪除第1066條命令歷史
[root@zabbix ~]# history -d 1066
[root@zabbix ~]# history |tail -10
 1061  pwd
 1062  pwd --help
 1063  man pwd
 1064  history 
 1065  clear
 1066  cd ~
 1067  clear
 1068  history |tail -10
 1069  history -d 1066
 1070  history |tail -10
c.清空歷史命令記錄
[root@zabbix ~]# history -c
[root@zabbix ~]# history 
   72  history 
d.追加本次會話新執行的命令歷史列表至歷史文件中
[root@zabbix ~]# history -a history.txt
[root@zabbix ~]# cat history.txt 
history 
history -a history.txt

shutdown、poweroff、reboot(關機和重啟命令)
只有具備root權限,才能夠操作以上三個命令,不要在生產環境中隨便敲擊這幾條命令:
簡單而言就是shutdown(正常關機)、poweroff(斷電)、reboot(重啟)
hwclock、date:

[root@zabbix /]# hwclock -w
設置硬件時鐘與當前系統時間同步
[root@zabbix /]# date
Tue Jul  5 12:15:25 CST 2016
查看當前日期,date功能和格式都非常豐富,建議需要的朋友通過date --help或者是man date等去認真閱讀下

5、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在Linux系統上,有以下幾個途徑可以獲得幫助:

  1. 遇到問題,我們找男人(man,其實是man幫助手冊的簡稱),可以"man 命令名"或者”man 配置文件";

  2. info和man功能相似,但是包含更多的最新消息;

  3. 使用"命令名 –help"得到一個簡略容易消化的命令幫助;

  4. 也可以查看/usr/share/doc下的一些手冊;

man的章節劃分,可以通過在man man下進行查看:

man1: 用戶命令

man2: 系統調用

man3: C庫調用

man4: 設備文件及特殊文件

man5: 配置文件格式

man6: 游戲

man7: 雜項

man8: 管理類的命令

6、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隨著Linux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Linux,對于那些剛剛接觸的人來說,恐怕最先感到困惑的就是那些“不明不白”的目錄了。如果想熟練使用Linux,讓Linux聽命于自己,就必須掌握這些目錄。

使用tree命令,查看”/”目錄下的一級文件目錄

[root@zabbix /]# tree -L 1
.
├── bin -> usr/bin
├── boot
├── data
├── dev
├── etc
├── home
├── lib -> usr/lib
├── lib64 -> usr/lib64
├── media
├── mnt
├── opt
├── proc
├── root
├── run
├── sbin -> usr/sbin
├── srv
├── sys
├── tmp
├── usr
├── var

常見目錄功能說明:

/boot:引導文件存放目錄,內核文件(vmlinuz)、引導加載器(bootloader, grub)都存放于此目錄;

/bin:供所有用戶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啟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sbin:管理類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啟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lib:基本共享庫文件,以及內核模塊文件(/lib/modules);

/lib64:專用于x86_64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etc:配置文件目錄(純文本文件);

/home/USERNAME:普通用戶家目錄;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media:便攜式移動設備掛載點;

cdrom

usb

/mnt:臨時文件系統掛載點;

/dev:設備文件及特殊文件存儲位置;

b: block device,隨機訪問

c: character device,線性訪問

/opt: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srv:系統上運行的服務用到的數據;

/tmp:臨時文件存儲位置;

/usr: universal shared, read-only data;

bin: 保證系統擁有完整功能而提供的應用程序;

sbin:

lib:

lib64:

include: C程序的頭文件(header files);

share:結構化獨立的數據,例如doc, man等;

local: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bin, sbin, lib, lib64, etc, share

/var: variable data files

cache: 應用程序緩存數據目錄;

lib: 應用程序狀態信息數據;

local:專用于為/usr/local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lock: 鎖文件

log: 日志目錄及文件;

opt: 專用于為/opt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run: 運行中的進程相關的數據;通常用于存儲進程的pid文件;

spool: 應用程序數據池;

tmp: 保存系統兩次重啟之間產生的臨時數據;

/proc: 用于輸出內核與進程信息相關的虛擬文件系統;

/sys:用于輸出當前系統上硬件設備相關信息的虛擬文件系統;

/selinux: security enhanced Linux,selinux相關的安全策略等信息的存儲位置;


原創文章,作者:Net21-冰凍vs西瓜,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21876

(0)
Net21-冰凍vs西瓜Net21-冰凍vs西瓜
上一篇 2016-07-07
下一篇 2016-07-07

相關推薦

  • 內核配置和內核編譯

    內核配置 /proc目錄 內核把自己內部狀態信息及統計信息,以及可配置參數通 過proc偽文件系統加以輸出 sysctl命令 默認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 (1) 設置某參數 sysctl -w parameter=VALUE (2) 通過讀取配置文件讓設置的參數 生效;sysctl -p [/path/to/conf_file] (3) …

    Linux筆記 2018-05-11
  • 第一周作業

    一、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計算機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部件組成,每一個部分分別按照要求執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運算器:運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對數據進行各種運算。 控制器:控制器是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控制中心,它指揮計算機各部分協調地工作,保證計算機按照預先規定的目標和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操作及處理。 存儲器:存儲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儲程序和各種…

    Linux干貨 2017-01-18
  • shell-在線翻譯腳本

            在linux過程中難免會碰到陌生的單詞,此時不得不打開翻譯軟件或網頁請求翻譯,但這樣切換界面比較麻煩,也浪費時間;         今天頭腦發熱,嘗試著在網上找命令行翻譯工具,但無果;…

    2017-02-19
  • CentOS6.8啟動卡死在開機進度條

    不知道什么原因CentOS6.8開機的時候卡在進度條一直進不去。就是下面的畫面 在這個畫面下面也看不到什么原因,果斷F5切換至有顯示開機進程的界面 看到了上述的錯誤提示:invalid user :'root' root是無效的root這是什么鬼? 接下來重新開機,進入到救援模式 開機的時候快速按一下ESC,進入到CD啟動,然后選擇救援?!?/p>

    Linux干貨 2016-12-08
  • grep命令

    alias命令 直接輸入 alias 命令會列出當前系統中所有已經定義的命令別名。 例一:列出當前系統中所有已經定義的命令別名。 [root@localhost ~]# alias alias cp=’cp -i’ alias egrep=’egrep –color=auto’ alias fgrep=’fgrep –color=auto’ alias …

    Linux干貨 2016-01-09
  • Linux發展史

    日期:2016-10-12  Bell,MIT與GE的『Multics』系統     早期的計算機還很不普遍,除非是軍事或者高科技用途,或者學術單位的學術研究,否則真的很難接觸到。而且計算機架構很難使用。那個時候,程序設計者必須先將程序相關的信息在讀卡紙上面打洞然后將讀卡紙插入卡片閱讀機來將信息讀入主機中運算…

    Linux干貨 2016-10-14

評論列表(1條)

  • 馬哥教育
    馬哥教育 2016-07-07 11:19

    寫的很好,排版還可以在漂亮一點,加油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