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圖形界面發展史(1981-2009)

注意,本文這羅列了從1981年以來有重大意義的操作系統的圖形界面。

首先,先介紹兩個網站:

 

 下面,讓我們先來看看PC機上的第一個圖形界面——Xerox Alto(該系統并未商用,主要用于研究和大學),其于1973年被施樂公司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所設計,從此,開啟了計算機圖形界面的新紀元,80年代以來,操作系統的界面設計經歷了眾多變遷,OS/2, Macintosh, Windows, Linux, Symbian OS ,各種操作系統將 GUI 設計帶進新的時代。下面是其圖片(70年代的東西看起來還不錯哦)

1.gif

Source: toastytech.com

 

1981-1985

Xerox 8010 Star (released in 1981)

這是第一個完整地集成了桌面和應用程序以及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人們一開始叫它“Xerox Star”,然后又叫“ViewPoint”,再以后又叫作“GlobalView”。

2.gif

Xerox 8010 Star, Source: 

toastytech.com

Apple Lisa Office System 1 (released in 1983)

這個操作系統也叫Lisa OS,這里的OS是Office System的縮寫。它由Apple公司開發主要目的用于文檔處理工作站。不幸的是,這款機器的壽命并不長,最終這個工作站被更便宜的Apple的Macintosh操作系統所取代。Lisa OS 幾個升級包括 1983年的 Lisa OS2, 1984年的 Lisa OS 7/7 3.1。下面是其操作系統截圖。

3.gif

Apple Lisa OS 1, Source: GUIdebook

VisiCorp Visi On (released in 1984)

下面是IBM PC上的第一個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叫Visi,其主要是給大公司用的,當然其價格也是非常高昂的。這個圖形界面使用了鼠標,內置的安裝程序以及幫助文檔,但沒有使用icon。下面是截圖。

4.gif

5.jpg

VisiCoprt Visi On, Source: toastytech.com

Mac OS System 1.0 (released in 1984)

Mac OS System 1.0是第一個劃時代的圖形界面,因為它其中的很多技術到今天還在使用。比如,基于窗口用圖標的UI,窗口可以被鼠標移動,可以使用鼠標拖動文件和目錄以完成文件的copy和move。

6.gif

Apple Mac System 1.0, Source: toastytech.com

Amiga Workbench 1.0 (released in 1985)

Amiga在第一次release出來是超前的,它支持背景色的更換四色:黑,白,藍,橙),原始的多任務處理,還有立體聲,以及多狀態的圖標(選中和未選中)

7.gif

Amiga Workbench 1.0, Source: GUIdebook

Windows 1.0x (released in 1985)

微軟作為一個圖形界面的狂熱者,在圖形界面上的有著執著的熱情,1985年,微軟終于在圖形用戶界面大潮中占據了一席之地,Windows 1.0 是其第一款基于 GUI 的操作系統 。使用了 32×32 像素的圖標以及彩色圖形,其最有趣的功能是模擬時鐘動畫圖標。

8.gif

Microsoft Windows 1.01, Source: makowski-berlin.de

9.gif

Microsoft Windows 1.01, Source: makowski-berlin.de

 

1986 – 1990

IRIX 3 (released in 1986, first release 1984)

64位的IRIX操作系統源自UNIX。它的一個有趣功能是支持矢量圖標,這個功能遠在 Max OS X 面世前就出現了。下面是截圖(看起來,比Windows成熟了太多了)

10.jpg

Silicon Graphics IRIX 3.0, Source: osnews.com

Windows 2.0x (released in 1987)

Windows在這個版本有重大的改進。比如窗口可以重疊,可以改變大小,可以最大化和最小化。下面是截圖。

11.gif

Microsoft Windows 2.03, Source: guidebookgallery.org

12.gif

Microsoft Windows 2.03, Source: guidebookgallery.org

 

OS/2 1.x (released in 1988)

OS/2 版本1.x本來是IBM和Microsoft一起開發的,但是1991年兩個公司分道揚鑣,微軟做自己的windows去了,而IBM繼續OS/2的開發,這個操作系統的GUI又被叫作“Presentation Manager”,這個版本的OS/2只支持很單一的色調和不能移動的圖標。

13.gif

Microsoft-IBM OS/2 1.1, Source: pages.prodigy.net

14.gif

Microsoft-IBM OS/2 1.1, Source: pages.prodigy.net

 

NeXTSTEP / OPENSTEP 1.0 (released in 1989)

 Steve Jobs 想給大學或研究實驗室做一個完美的Research電腦,于是這個想法促成了NeXT Computer Inc.在1989年的時候release了 NeXTSTEP 1.0 GUI,在后來它被改名為:OPENSTEP。

該 GUI 的圖標很大,48×48像素,包含更多顏色,一開始是單色的,從1.0開始支持彩色,下圖中已經可以看到現代 GUI 的影子。

下面是截屏: 

15.jpg

NeXTSTEP 1.0, Source: kernelthread.com

OS/2 1.20 (released in 1989)

接下來,OS/2升級成了1.20,我們可以看到,圖標和窗口變得好看了許多,圖標看上去更好看,窗體也顯得更平滑。(是不是很像Windows 3.2?)

16.gif

OS/2 1.2, Source pages.prodigy.net

Windows 3.0 (released in 1990)

自從微軟和IBM分開后,微軟就意識到圖形界面對用戶的體驗會是一個很不錯東西,于是他們開始了有意義的改進。操作系統支持386 擴展模式,也就是說可以使用除了640K更多的內存和硬盤空間。并且有能力有更好的顯示,如Super VGA 800×600 和 1024×768.

此時,Microsoft 雇傭了 Susan Kare ,她設計了Windows 3.0 的圖標并統一了圖形界面的風格。

17.gif

Microsoft Windows 3.0, Source: toastytech.com

18.gif

Microsoft Windows 3.0, Source: toastytech.com

1991 – 1995

Amiga Workbench 2.04 (released in 1991)

看來,Amiga Workbench有了很多的改進,該版 GUI 包含很多改進,桌面可以垂直分割成不同分辨率和顏色深度,在現在看來似乎有些奇怪。默認的分辨率是 640×256,不過硬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但感覺還是土了點。

19.gif

Commodore Amiga Workbench 2.04, Source: guidebookgallery.org

 

Mac OS System 7 (released in 1991)

Mac OS version 7.0 是第一個支持彩色Mac OS GUI ,還有陰影。

20.jpg

Apple Mac OS System 7.0, Source: guidebookgallery.org

Windows 3.1 (released in 1992)

這個版本的 Windows 引入了TrueType 字體,第一次使 Windows 成為可以用于印刷的系統。整個界面有非常大的改善,Windows 3.0 中,只能通過 Adobe 字體管理器(ATM)實現該功能。該版本同時包含一個叫做 Hotdog Stand 的配色主題。并且配色還能夠照顧有色盲癥的人。

21.png

Source: Wikipedia

OS/2 2.0 (released in 1992)

這是第一個被提交到互聯網上接受可用性與可訪問性測試的GUI,整個GUI使用了面向對象的方法設計,每個文件和文件夾都是一個對象,可以同別的文件,文件夾與應用程序關聯。它同時支持拖放式操作以及模板功能??瓷先ヒ咽呛懿诲e了。

22.gif

23.gif

IBM OS/2 2.0, Source: toastytech.com

Windows 95 (released in 1995)

Windows 3.x 之后,微軟對整個GUI被完全重新設計,這是第一個在每個窗口上加上了關閉按鈕的GUI。設計團隊讓圖標有了幾個狀態 (enabled, disabled, selected, checked, etc.) 這也是最著名的“開始”按鈕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這是Microsoft歷史上最大的一步,從此走上了帝國之路。

24.gif

25.gif

Microsoft Windows 95, Source: guidebookgallery.org

1996 – 2000

OS/2 Warp 4 (released in 1996)

IBM 終于爭氣地推出了 OS/2 Warp 4。桌面上可以放置圖標,也可以自己創建文件和文件夾,并推出一個類似 Windows 回收站和 Mac 垃圾箱的文件銷毀器,不過一旦放進去進不能再恢復。各個操作系統的圖形界面開始越來越相似了。都是icons,窗口,垃圾回收站,等等,大同小異了。

26.jpg

27.jpg

IBM OS/2 Warp 4, Source:toastytech.com  

Mac OS System 8 (released in 1997)

該版本的 GUI 支持默認的256色圖標,Mac OS 8 最早采用了偽3D圖標,其灰藍色彩主題后來成為 Mac OS GUI 的標志。

28.jpg

Apple Mac OS 8, Source: guidebookgallery.org

 

Windows 98 (released in 1998)

 圖標風格和 Windows 95 幾無二致,不過顏色支持得更多了。支持超過了256色的圖標。第一次出現了“Active Desktop”,桌面和IE集成,開始了internet的全面集成。

29.jpg

Microsoft Windows 98, Source: toastytech.com

  

KDE 1.0 (released in 1998)

KDE是 Linux 的一個統一圖形用戶界面環境。

30.jpg

KDE 1.0, Source: ditesh.gathani.org

GNOME 1.0 (released in 1999)

Red Hat Linux發行版開發的GUI,GNOME后來也被別的 Linux 采用。

31.gif

Red Hat Linux GNOME 1.0.39, Source: visionfutur.com

 

2001 – 2005

Mac OS X (released in 2001)

2000年初,蘋果宣布推出其 Aqua 界面,2001年,推出全新的操作系統 Mac OS X。默認的 32×32, 48×48 被更大的 128×128 平滑半透明圖標代替。該 GUI 一經推出立即招致大量批評,似乎用戶都如此大的變化還不習慣,不過沒過多久,大家就接受了這種新風格,如今這種風格已經成了 Mac OS 的招牌。

32.jpg

Apple Mac OS X 10.1 Source: guidebookgallery.org

Windows XP (released in 2001)

每一次微軟推出重要的操作系統版本,其 GUI 也必定有巨大的改變,Windows XP 也不例外,這個 GUI 支持皮膚,用戶可以改變整個 GUI 的外觀與風格,默認圖標為 48×48,支持上百萬顏色。

33.jpg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ource: guidebookgallery.org

KDE 3 (released in 2002)

自從KDE 1.0以來,K Desktop Enviornment 改善地非常地快也非常的迅猛。其對所有圖形和圖標進行了改進并統一了用戶體驗。

34.jpg

KDE 3.0.1, Source: netbsd.org

 

 

2007 – 2009

Windows Vista (released in 2007)

開始3D桌面了。這是微軟向其競爭對手做出的一個挑戰,Vista 中同樣包含很多 3D 和動畫,自 Windows 98 以來,微軟一直嘗試改進桌面,在 Vista 中,他們使用類似飾件的機制替換了活動桌面。不過Linux下的3D桌面可更為夸張。

35.jpg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Source: technology.berkeley.edu

Mac OS X Leopard (released in 2007)

這是第6代的Mac OS桌面系統,也是一樣,引入了更好的3D元素。還有大量的動畫。

36.jpg

Apple Mac OS X 10.5 Leopard, Source: skattertech.com

 

KDE (v4.0 Jan. 2009, v4.2 Mar. 2009)

KDE 4 的 GUI 提供了很多新改觀,如動畫的,平滑的,有效的窗體管理,圖標尺寸可以很容易調整,幾乎任何設計元素都可以輕松配置。相對前面的版本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改進。

Source: Wikipedia 

轉自:http://coolshell.cn/articles/105.html

原創文章,作者:s19930811,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2233

(0)
s19930811s19930811
上一篇 2016-05-17
下一篇 2016-05-17

相關推薦

  • 數組詳解

    數組 變量:存儲單個元素的內存空間 數組:存儲多個元素的連續的內存空間,相當于多個變量的集合          數組名:整個數組只有一個名字     數組索引:編號從0開始,屬于數值索引     &n…

    Linux干貨 2016-08-24
  • Linux中實現java和c語言打印Hello world小程序

    1、C語言實現 先確認linux系統中是否gcc編譯器,可以通過rpm -q gcc查詢系統已經安裝gcc軟件包,如果沒有安裝可以到系統自帶光盤里面安裝相應的安裝包軟件。 使用rpm -ivh gcc-4.8.5-4.el7.x86_64.rpm安裝編譯器,安裝后再查詢確認已經成功 環境準備好了,我們就可以編寫C語言的代碼了,我們可以使用vim編輯器編寫第一…

    Linux干貨 2016-08-26
  • 淺談Linux終端類型

    Linux終端類型 作者:任飛鵬            日期:2016-10-13 終端是什么: 終端(Terminal)也稱終端設備,是計算機網絡中處于網絡最外圍的設備,主要用于用戶信息的輸入以及處理結果的輸出等。 早期計算機系統中,由于計算機主機…

    Linux干貨 2016-10-19
  • 第六周作業

    請詳細總結vim編輯器的使用 模式化的編輯器 基本模式: 編輯模式,命令模式 輸入模式 末行模式: 內置的命令行接口; 打開文件: # vim [options] [file ..] +#:打開文件后,直接讓光標處于第#行的行首; +/PATTERN:打開文件后,直接讓光標處于第一個被PATTERN匹配到的行的首; 模式轉換: 編輯模式:默認模式 編輯模式 …

    Linux干貨 2017-03-21
  • vim編輯器-練習題

    1 、復制/etc/profile至/tmp/目錄,用查找替換命令刪除/tmp/profile文件中的行首的空白字符 #cp /etc/profile /tmp #vim /tmp/profile :%s/^[[:space:]]\+// 2 、復制/etc/rc.d/init.d/functions 文件至/tmp 目錄,用查找替換命令為/tmp/func…

    Linux干貨 2016-08-15
  • 8.1_Linux管道的使用和用戶管理

    什么是管道? 管道就是把命令1的標準輸出發送給命令2的標準輸入,把命令2發的標準輸出發送給命令3的標準輸入。。。 最后一個命令會在當前shell進程的子shell進程中執行用來 管道實現了使用目的單一的小程序,組合小程序完成復雜的任務 管道需要配合其他命令的使用 tr命令的使用,常常用于配合管道     -c或–co…

    Linux干貨 2016-08-10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