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
控制器(Control Unit)
計算機的控制中心,分析、控制計算機各部件發出的指令,保證各部件協調運行。
-
運算器(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主要負責數據的算數運算(加減乘除)和邏輯運算(與或非)等操作。
-
存儲器(Memory Unit)
主要用來存取程序和數據。
按功能區分:
-
主存儲器(主存)
相對存取速度快而容量?。灰卜Q為內存儲器(簡稱內存),內存直接與CPU相連接,是計算機中主要的工作存儲器,當前運行的程序與數據存放在內存中。
易失性存儲器:斷電后,其內數據會丟失。
-
輔存儲器(輔存)
相對存取速度慢而容量很大;也稱為外存儲器(簡稱外存),計算機執行程序和加工處理數據時,外存中的信息按信息塊或信息組先送入內存后才能使用,即計算機通過外存與內存不斷交換數據的方式使用外存中的信息。
非易失性存儲器:斷電后,其內數據不會丟失。
-
隨機存儲器(RAM)
內存
-
只讀存儲器(ROM)
如硬盤、軟盤、磁帶、CD等
-
輸入設備(Input Device)
主要用作程序和數據輸入:鍵盤、鼠標等
-
輸出設備(Output Device)
將計算機各類數據輸出的設備:顯示器、打印機等
如硬盤、軟盤、磁帶、CD等
按工作方式區分:
按系列羅列Linux的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linux三大主流發行版:RedHat、S.u.S.E、Debian
-
RedHat
RHEL(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為redhat的企業版,以穩定性著稱,每18個月發行一次新版本;fedora:原redhat桌面版/個人版,6個月發行一次新版本,在fedora上測試穩定的新程序才會用于RHEL;CentOS是RHEL源碼再編譯后的產物,并在RHEL的基礎上修復一直bug,現已被redhat收購,可以看作是免費的RHEL。
-
S.u.S.E
基于Slackware的二次發行版,流行于歐美,openS'USE則是一個基于社區,開源的新版本。
-
Debian
三大發行版中目前唯一不是由商業組織維護的發行版,最接近于原生linux的發行版。Debian是目前最遵循GUN規范的Linux系統。Ubuntu則是基于debian的二次發行版。
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
一切皆文件
把幾乎所有資源,包括硬件設備都組織為文件格式。
-
由眾多單一目的的小程序組成
-
組合小程序完成復雜任務。
-
盡量避免跟用戶的交互
便于實現腳本編程,做到功能自動化實現。
-
使用純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
目標:僅用文本編輯器即能完成系統配置工作。
Linux命令使用格式及相關示例
命令格式:
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命令 [選項…] [參數…]
-
選項
用于啟動或關閉命令的某個/某些功能;
短選項:-char,如-l,-h
多個短選項可合并使用,如:-la, -lrt
長選項:–world,如–help
-
參數
命令的作用對象
作用:向命令提供數據
示例: cd /var
-
Tips
多選項與多參數間使用空白字符分隔
Ctrl+C可中止命令執行
ifconfig 網絡接口配置
ifconfig [interface] ifconfig interface [aftype] options | address ...
不加任何參數,ifconfig顯示當前活躍的網絡接口信息:
[root@zj-5-2 ~]# ifconfig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C:29:BC:E6:22 inet addr:192.168.101.202 Bcast:192.168.10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0c:29ff:febc:e622/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14444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66481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22788392 (21.7 MiB) TX bytes:83802356 (79.9 MiB)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 UP LOOPBACK RUNNING MTU:16436 Metric:1 RX packets:28822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28822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58042079 (55.3 MiB) TX bytes:58042079 (55.3 MiB)
-a選項:顯示所有網絡接口信息,包含不活躍的網絡接口;
ifconfig [interface]:顯示指定的網絡接口信息
[root@zj-5-2 ~]# ifconfig eth0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C:29:BC:E6:22 inet addr:192.168.101.202 Bcast:192.168.10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0c:29ff:febc:e622/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14452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6655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22794642 (21.7 MiB) TX bytes:83809018 (79.9 MiB)
激活/關閉指定網卡:
[root@zj-5-2 ~]# ifconfig eth0 up [root@zj-5-2 ~]# ifconfig eth0 down
為指定網卡配置臨時IP,立即生效:
如需永久生效,需修改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xxx
[root@zj-5-2 ~]# ifconfig eth0 192.168.101.98 [root@zj-5-2 ~]# ifconfig eth0 192.168.101.98 netmask 255.255.255.128
echo 顯示文本行
SYNOPSIS echo [OPTION]... [STRING]...
-n: 禁止自動換行
[root@zj-5-2 ~]# echo "12345" 12345 [root@zj-5-2 ~]# echo -n "12345" 12345[root@zj-5-2 ~]#
-e: 使轉義字符生效
\a: 蜂鳴
\b: 退格,光標向前移一格
\c: 禁止換行,并抑制\c后面的輸出
\n: 換行且光標移至行首
\t: 插入Tab字符
\\: 打印斜線
[root@zj-5-2 ~]# echo -e "123\n456" 123 456 [root@zj-5-2 ~]# echo -e "123\b456" 12456 [root@zj-5-2 ~]# echo -e "123\c456" 123[root@zj-5-2 ~]# echo -e "123\t456" 123 456 [root@zj-5-2 ~]# echo -e "123\\456" 123\456
\b\c可以配合用于某些提示信息,優化顯示格式:
[root@zj-5-2 ~]# echo -e "Pls input a num:_\b\c";read INPUT Pls input a num:_
tty 顯示當前終端設備類型
-
物理終端:
直接接入本機的顯示器鍵盤設備:console
設備文件路徑:/dev/console
-
虛擬終端
附加在物理終端之上的以軟件方式虛擬實現的終端,CentsOS 6 默認啟動6個虛擬終端;
Ctrl+Alt+F[1-6]
-
圖形終端:附加在物理終端之上的以軟件方式虛擬實現的終端,但額外會提供桌面環境;
Ctrl+Alt+F7
設備文件路徑:/dev/tty#
-
模擬終端
圖形界面下打開的終端窗口
基于ssh協議或telnet協議等遠程打開的界面;
設備文件路徑:/dev/pts/# [0,∞]
startx 啟動X winddow
export 設置或顯示環境變量
export: export [-nf] [name[=value] ...] or export -p
[root@zj-5-2 ~]# export declare -x CVS_RSH="ssh" declare -x DISPLAY="localhost:12.0" declare -x G_BROKEN_FILENAMES="1" declare -x HISTSIZE="1000"
設置環境變量:
若需永久設置環境變量,需要將其寫入環境變量配置文件中;
[root@zj-5-2 ~]# export NAME=12345 [root@zj-5-2 ~]# NAME=12345;export NAME
pwd – print name of current/working directory
[root@zj-5-2 ~]# pwd /root [root@zj-5-2 ~]# cd /usr/appsoft/ [root@zj-5-2 appsoft]# pwd /usr/appsoft
history -管理命令歷史
登陸進shell時,會讀取命令歷史文件中記錄下的命令:~/.bash_history
登陸進shell后新執行的命令只會記錄在緩存中;這些命令會在用戶“退出”時自動追加到到命令歷史文件中。
環境變量:
HISTSIZE:命令歷史紀錄的條數;
HISTFILE:~/.bash_history
HISTFILESIZE:命令歷史文件記錄歷史命令的條數;
history :
-a: 追加當前會話緩沖區的命令歷史至歷史文件中;
-d offset:刪除歷史中指定的命令;
-c: 清空命令歷史;(為了安全,可以把命令歷史遠程記錄到其他設備)
快捷操作:
!#: 重復執行歷史中第#條命令;
!string: 調用歷史中最近一個以string開頭的命令;
!!: 執行上一條歷史命令
!$: 調用上一條歷史命令的最后一個參數
ESC, . 先按ESC,松開后按.號
shutdown – bring the system down
/sbin/shutdown [-t sec] [-arkhncfFHP] time [warning-message]
-k 發送提示信息但不真正關機 -r 重啟 -h 關機后斷電 -f 重啟時跳過磁盤檢查 -F 重啟時強制進行磁盤檢查 -c 取消關機或重啟操作 warning-message Message to send to all users.
立即關機:
shutdown -h now shutdown -h 0
立即重啟:
shutdown -r now shutdown -r 0
10分鐘后關機、重啟
shutdown -h +10 shutdown -r +10
發出提示,但并不真正關機:
[root@zj-5-2 ~]# shutdown -k "+10" Broadcast message from root (pts/1) (Sat Jul 9 15:37:07 2016): The system is going DOWN to maintenance mode in 10 minutes! [root@zj-5-2 ~]# shutdown -k "now" Broadcast message from root (pts/1) (Sat Jul 9 15:38:25 2016): The system is going down to maintenance mode NOW! [root@zj-5-2 ~]# shutdown -k now 'This system will reboot' Broadcast message from root (pts/1) (Sat Jul 9 15:48:04 2016): This system will reboot The system is going down to maintenance mode NOW!
設置定時操作:
[root@zj-5-2 ~]# shutdown -h 23:14 [root@zj-5-2 ~]# shutdown -r 23:14
poweroff – 關機并切斷系統電源
halt -p 關機后切斷系統電源
reboot 重啟系統
-f: 強制重啟系統,不調用shutdown指令的功能
hwclock – 查看硬件時間
當Linux啟動時,系統時鐘會去讀取硬件時鐘的設定,之后系統時鐘即獨立運作。
hwclock -w or hwclock --systohc 系統時間同步到硬件時間 hwclock -s or hwclock --hctosys 硬件時間同步到系統時間
設置硬件時間
hwclock --set --date="9/22/96 16:45:05" “月/日/年 時:分:秒”
date – 顯示和設置系統時間
SYNOPSIS date [OPTION]... [+FORMAT] date [-u|--utc|--universal] [MMDDhhmm[[CC]YY][.ss]] MM:月份 DD:幾號 hh: 小時 mm: 分鐘 CCYY:四位年份 .ss: 秒
時間顯示:
[root@zj-6-2 ~]# date +%D 07/09/16 [root@zj-6-2 ~]# date +%F 2016-07-09 [root@zj-6-2 ~]# date +%T 16:41:16
時間設置:
設置好時間后,將系統時間同步到硬件時間:hwclock -w
[root@zj-6-2 ~]# date 022318421989.30 1989年 02月 23日 星期四 18:42:30 CST [root@zj-6-2 ~]# date 1989年 02月 23日 星期四 18:42:35 CST
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type :可以區分內建命令和外部命令;
內建命令:
help COMMAND
外部命令:
-
COMMAND –help,-h
-
使用手冊
man COMMAND
-
info COMMAND
-
程序自身幫助文檔
README
INSTALL
-
官方文檔
man文檔章節劃分:
man1: 用戶命令(User Commands)
man2: 系統調用
man3: C庫調用
man4: 設備及特殊文件
man5: 配置文件格式
man6: 游戲
man7: 雜項
man8: 管理類的命令,如磁盤分區、格式化的命令
注意:有些關鍵命令在不止一個章節中存在幫助手冊,可使用whatis查看
要查看指定章節中的手冊:man # COMMAND
[root@zj-6-2 ~]# whatis read read (1p) - read a line from standard input read (2) - read from a file descriptor read (3p) - read from a file read [builtins] (1) - bash built-in commands, see bash(1) read (n) - Read from a channel [root@zj-6-2 ~]# man 2 read
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Linux文件系統
根文件系統(rootfs)
/boot: 引導文件存放目錄,內核文件(vmlinuz),引導加載器(bootloader,grub)都存放在此目錄;
/bin: 供所有用戶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啟動即會用到的程序;
/sbin: 管理類的基本命令;不能關聯至獨立分區,OS啟動即會用到的程序;(供管理員使用)
/lib: 基本共享庫文件以及內核模塊文件(/lib/modules);
/lib64: 專用于64_x86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etc: 配置文件目錄(大多為純文本文件);
/etc/opt:/opt目錄中應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了解);
/etc/X11: X協議的配置文件(了解);
/etc/sgml:SGML配置文件(了解);
/home/USERNAME:普通用戶家目錄
/root: 管理員家目錄;
/media: 便攜式移動設備掛載點;
cdrom,usb
/mnt: 臨時文件系統掛載點;
/dev: 設備文件及特殊文件存放位置;
b: block device
可隨機訪問(比如硬盤)
c: character device
線性訪問設備(必須按照一定順序訪問,比如鍵盤)
/opt: 第三方命令程序安裝目錄;
/srv: 系統上運行的服務用到的數據;(srv可記憶為service的簡寫)
/tmp:臨時文件存放目錄
/usr: universal shared,read-only data;全局共享只讀資源存儲;
(通常會被關聯到獨立分區的目錄,通常是最大的分區)
./bin: 保證系統擁有完整功能而提供的應用程序;所有用戶可用
./sbin: 保證系統擁有完整功能而提供的應用程序;通常只有管理員可用
./lib:
./lib64: 庫文件
./include:C程序的頭文件(header files);
./share: 結構化獨立的數據,如doc,man等
./local:第三方應用程序安裝位置;
./bin
./sbin
./lib64,./lib
./etc
./share
./X11R6:
./games:游戲存放目錄
./src:源碼存放目錄
/var: variable data files,通常關聯至獨立分區;
./cache:應用程序緩存數據目錄;
./lib: 應用程序狀態信息數據
./local: 專為/usr/local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log: 日志目錄文件;
./opt:專為/opt下的應用程序存儲可變數據;
./run: 運行中的進程相關數據,通常用于存儲進程的pid文件;
./spool:應用程序數據池;
./tmp:保存系統兩次重啟之間產生的數據;
/proc: 用于輸出內核與進程信息相關的虛擬文件系統;(也稱偽文件系統)
/sys: 用于輸出當前系統上硬件設備相關信息的虛擬文件系統;
/selinux: security enhanced Linux,selinux相關的安全策略等信息的存儲位置。
原創文章,作者:N21_未來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23242
寫的很好,排版還可以在漂亮一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