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cli我們最常用的三個參數就是-h、-p、-a選項,分配用來指定連接的redis-server的host、port和登錄密碼。
通過redis-cli –help發現,redis-cli還提供了其他很多的參數和功能。
1)-x
-x選項從標準輸入(stdin)讀取最后一個參數。 比如從管道中讀取輸入:
echo -en "chen.qun" | redis-cli -x set name
2)-r -i
-r 選項重復執行一個命令指定的次數。
-i 設置命令執行的間隔。
比如查看redis每秒執行的commands(qps)
redis-cli -r 100 -i 1 info stats | grep instantaneous_ops_per_sec
3)-c
開啟reidis cluster模式,連接redis cluster節點時候使用。
4)- -rdb
獲取指定redis實例的rdb文件,保存到本地。
redis-cli -h 192.168.44.16 -p 6379 --rdb 6379.rdb
5)- -slave
模擬slave從master上接收到的commands。slave上接收到的commands都是update操作,記錄數據的更新行為。
6)- -scan和- -pattern
是用scan命令掃描redis中的key,- -pattern選項指定掃描的key的pattern。相比keys *pattern*模式,不會長時間阻塞redis而導致其他客戶端的命令請求一直處于阻塞狀態。
redis-cli --scan --pattern 'chenqun_*'
7)- -pipe
這個一個非常有用的參數。發送原始的redis protocl格式數據到服務器端執行。
比如下面的形式的數據(linux服務器上需要用unix2dos轉化成dos文件)。
linux下默認的換行是\n,windows系統的換行符是\r\n,redis使用的是\r\n.
echo -en '*3\r\n$3\r\nSET\r\n$3\r\nkey\r\n$5\r\nvalue\r\n' | redis-cli --pipe
參考:http://redis.io/topics/mass-insert
8)- -bigkeys
對redis中的key進行采樣,尋找較大的keys。是用的是scan方式,不用擔心會阻塞redis很長時間不能處理其他的請求。執行的結果可以用于分析redis的內存的只用狀態,每種類型key的平均大小。
redis-cli --bigkeys
9)- -eval
執行指定lua腳本的。
redis-cli --eval myscript.lua key1 key2 , arg1 arg2 arg3
原創文章,作者:s19930811,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