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CPU、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服務器按外形分類:
塔式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1U=44.45mm)、刀片式服務器
服務器CPU公司
Intel:Xeon 至強、Itanium 安騰
AMD:Althlon MP
IBM:Power
CPU主頻:
CPU的時鐘頻率,是CPU運算時的工作頻率,同種結構CPU,頻率越高,CPU的速度越快。
CPU外頻:
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CPU與外部交換數據、指定的工作時鐘頻率。
CPU倍頻:
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上述三者關系:主頻=外頻*倍頻
高速緩存(cache):
高速交換的存儲器,分一級、二級、三級;即L1、L2、L3,L1的速度最塊,cache速度比內存還要快
內存總線速度(Memory-Bus Speed):
一般等同的于CPU的外頻,指CPU與L2高速緩存和內存之間的通信速度
地址總線寬度:
決定了CPU可以訪問的物理地址空間
內存帶寬:
是指內存與北橋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率,注意:DDR2和DD3的結構不同
單通道內存節制器一般都是64bbit的,一個字節是8位,換算成字節是8,在乘以運行頻率,如果 是ddr內存則在*2
計算公式:內存總線頻率*數據*2*數據總線位數*8
舉例說明:DDR2 667,運行的頻率為333MHz,帶寬為:
333*2*64/8=5400MB/s=5.4GB/s
服務器內存和家用PC的內存區別:
服務器內存具有在線備用技術和內存鏡像技術,使內存具有冗余功能,用于避免單點失敗
硬盤緩存:
硬盤緩存的目的是解決系統前后級讀寫速度不匹配的問題,用于提高硬盤的的讀寫速度。
硬盤的接口類型:
IDE:并口,硬盤接口規范,采用ATA規范 100IO/s
SCSI:并口,應用于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 150-200
SATA:串口,提高傳輸速率,支持熱插拔 100
SAS:串口,兼容SATA 150-200 常用于服務器
lops:每秒鐘能完成多少個IO,每個IO就是一次存取操作
Raid卡:
把若干個硬盤驅動器按照一定要求組成一個整體,由陣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統
陣列卡用于提高磁盤子系統的性能和冗余能力
存儲網絡:
DAS:直接鏈接存儲,就像家里面的電腦在機箱里面直接鏈接,大部分服務器都是DAS,這個 硬件只能這個機器使用。
NAS:網絡鏈接存儲,比如ftp服務器或其他共享服務器,我共享,你來訪問
SAN:存儲區域網絡,存儲在網絡上,使用感覺在本地,在本地安裝一個ISCSI服務,我通過
ISCSI服務共享我本地的磁盤,然后你在你的本機上安裝ISCSI客戶端,就可以看到我的
磁盤
接口開發標準:
ABI:應用程序二進制接口,描述了應用程序與OS之間的底層接口,允許編譯好的目標代碼在 使用兼容ABI的系統中無需改動就能運行
API:應用程序接口,定義了源代碼和庫之間的接口,源代碼可在支持這個API的任何系統傷編譯
POSIX:API標準,POSIX兼容的程序可在其他的POSIX系統編譯執行
動態庫:dll so 獨立的,放在操作上面
靜態庫:lib a 庫和軟件放在一起,直接運行即可
其他:
去IOE:IBM小型機(PC服務器)orcal(mysql)EMC的后臺存儲
域名申請:net.cn
二、linux相關
linux的三大發行版
Debian:
Ubuntu
Knopix
Slackware:
S.u.S.E
OpenSUSE
RedHat:
Fedora
CentOS
linux哲學思想:
一切皆文件
小型,單一用途的程序
鏈接程序,共同完成復雜任務
避免令人困惑的用戶界面
配置數據存儲在文本中
開源協定:GPL BSD Apache GUN
原創文章,作者:Narut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25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