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1-兔鍋-第四周作業

1、復制/etc/skel目錄為/home/tuser1,要求/home/tuser1及其內部文件的屬組和其它用戶均沒有任何訪問權限。

    cp -a /etc/skel /home/tuser1

    chmod g-x /home/tuser1/

    chmod o-x /home/tuser1/ 

2、編輯/etc/group文件,添加組hadoop。

    vim /etc/group,使用GG,使用o鍵,進入編輯模式:

    編輯文件,增加內容如下:

    hadoop:x:505:

    按ESC,按:wq ,保存退出

    

3、手動編輯/etc/passwd文件新增一行,添加用戶hadoop,其基本組ID為hadoop組的id號;其家目錄為/home/hadoop。

    vim /etc/group,使用GG,使用o鍵,進入編輯模式:

    編輯文件,增加內容如下:

    hadoop:x:503:505::/home/hadoop:/bin/bash

    按ESC,按:wq ,保存退出

4、復制/etc/skel目錄為/home/hadoop,要求修改hadoop目錄的屬組和其它用戶沒有任何訪問權限。

    cp -a /etc/skel /home/hadoop

    chmod g-x /home/hadoop

    chmod o-x /home/hadoop

5、修改/home/hadoop目錄及其內部所有文件的屬主為hadoop,屬組為hadoop。

    chown -R hadoop:hadoop /home/hadoop

6、顯示/proc/meminfo文件中以大寫或小寫S開頭的行;用兩種方式;

    grep "^[Ss].*" /proc/meminfo 

    grep -i "^s.*" /proc/meminfo

7、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非/sbin/nologin的用戶;

    egrep "[^/sbin/nologin]$" /etc/passwd | cut -d: -f1

8、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bin/bash的用戶;

    grep '/bin/bash$' /etc/passwd | cut -d: -f1

9、找出/etc/passwd文件中的一位數或兩位數;

     grep "\<[0-9]\{2,3\}\>" /etc/passwd

10、顯示/boot/grub/grub.conf中以至少一個空白字符開頭的行;

    grep '^[[:space:]].*' /boot/grub/grub.conf 

11、顯示/etc/rc.d/rc.sysinit文件中以#開頭,后面跟至少一個空白字符,而后又有至少一個非空白字符的行;

    grep '^#[[:space:]]\+[^[:space:]]\+' /etc/rc.d/rc.sysinit

12、打出netstat -tan命令執行結果中以‘LISTEN’,后或跟空白字符結尾的行;

    netstat -tan | grep "LISTEN[[:space:]]\+$"

13、添加用戶bash, testbash, basher, nologin (此一個用戶的shell為/sbin/nologin),而后找出當前系統上其用戶名和默認shell相同的用戶的信息;

    grep "^\([[:alnum:]]\+\>\).*\1$" /etc/passwd

14、顯示/proc/meminfo文件中以大寫或小寫S開頭的行;用三種方式;

    grep "^[Ss].*" /proc/meminfo 

    grep -i "^s.*" /proc/meminfo

    cat /proc/meminfo | grep -i "^s.*"

15、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非/sbin/nologin的用戶;

    egrep "[^/sbin/nologin]$" /etc/passwd | cut -d: -f1

16、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bin/bash的用戶;

    grep '/bin/bash$' /etc/passwd | cut -d: -f1

17、找出/etc/passwd文件中的一位數或兩位數;

     grep "\<[0-9]\{2,3\}\>" /etc/passwd

原創文章,作者:北京-兔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26074

(0)
北京-兔鍋北京-兔鍋
上一篇 2016-07-26
下一篇 2016-07-26

相關推薦

  • N24期第四周作業

    1、復制/etc/skel目錄為/home/tuser1,要求/home/tuser1及其內部文件的屬組和其它用戶均沒有任何訪問權限。 2、編輯/etc/group文件,添加組hadoop。 vim /etc/group,增加此行 3、手動編輯/etc/passwd文件新增一行,添加用戶hadoop,其基本組ID為hadoop組的id號;其家目錄為/home…

    Linux干貨 2016-11-22
  • linux文本編輯利器-vim

    概述 Vim是從vi發展出來的一個文本編輯器。代碼補全、編譯及錯誤跳轉等方便編程的功能特別豐富,在程序員中被廣泛使用,和Emacs并列成為類Unix系統用戶最喜歡的文本編輯器。Vim強大的編輯能力中很大部分是來自于其普通模式命令。vim的設計理念是命令的組合。例如普通模式命令"dd"刪除當前行,"dj"代表刪除到下一行…

    Linux干貨 2016-08-11
  • Linux文件及目錄管理

    Linux 文件管理 1、Linux上的文件管理類命令都有哪些,其常用的使用方法及其相關示例演示 目錄管理類命令:mkdir,rmdir mkdir [OPTION]… DIRECTORY… -p:自動按需創建父目錄; -v顯示詳細過程; -m MODE直接給定權限; rmdir 移除空目錄 rmdir&nbs…

    Linux干貨 2016-10-09
  • OpenSSH的應用和利用OpenSSL創建私有CA簽證給httpd服務器開起https

    一、OpenSSH     OpenSSH與SSH協議是遠程登錄的首選連接工具。它加密所有流量,以消除竊聽,連接劫持和其它攻擊。OpenSSH常常被誤認以為與OpenSSL有關系,但實際上這兩個項目的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發展團隊,名稱相近只是因為兩者有同樣的軟件發展目標──提供開放源代碼的加密通訊軟件。  &…

    Linux干貨 2016-04-24
  • HA專題: corosync+pacemaker實現nginx高可用

    HA專題: corosync+pacemaker實現nginx高可用 前言 實驗介紹 實驗拓撲 實驗環境 實驗步驟 準備工作 安裝HA集群組件 安裝nginx和配置nfs 使用crmsh配置集群資源 測試 總結 前言 這幾天都會學習高可用集群, 也會將其中的一些實驗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這個專題估計會寫5篇左右, p.s: 寫博客很累的 實驗介紹 這次的實驗比…

    Linux干貨 2016-04-11
  • 復習-RAID原理詳解

    一、RAID RAID:冗余磁盤陣列,將多個磁盤不同的方式組成陣列,作為單一磁盤使用;通過RAID,大幅提高了I/O能力、容錯性。 二、RAID級別 不同的磁盤陣列組成模式,稱為磁盤級別,不同的RAID級別可提供不同的I/O能力提升、磁盤可用率和容錯性 1、RAID 0 條帶卷 strip  用兩塊和兩塊以上磁盤組成,RAID控制器將數據平均切割成…

    Linux干貨 2016-07-04

評論列表(1條)

  • 馬哥教育
    馬哥教育 2016-07-27 11:23

    寫的很好,排版還可以在漂亮一點,定位到最后一個G就可以了,9 和17不對,{1,2}這是一位數或者兩位數,加油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