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的簡介與使用

      vi命令是UNIX操作系統和類UNIX操作系統中最通用的全屏幕純文本編輯器。Linux中的vi編輯器叫vim,它是vi的增強版(vi Improved),與vi編輯器完全兼容,而且實現了很多增強功能。
      vi編輯器支持編輯模式和命令模式,編輯模式下可以完成文本的編輯功能,命令模式下可以完成對文件的操作命令,要正確使用vi編輯器就必須熟練掌握著兩種模式的切換。默認情況下,打開vi編輯器后自動進入命令模式。從編輯模式切換到命令模式使用“esc”鍵,從命令模式切換到編輯模式使用“A”、“a”、“O”、“o”、“I”、“i”鍵。

打開文件

    # vim [OPTION]… FILE…
    +#: 打開文件后,直接讓光標處于第#行的行首
    +/PATTERN:打開文件后,直接讓光標處于第一個被PATTERN匹配到的行的行首
    vim + file 直接打開file,光標在最后一行
    vim –b file 二進制方式打開文件
    vim –d file1 file2… 比較多個文件
    vim -m file 只讀打開文件
    ex file 或vim –e 直接進入ex模式
    如果該文件存在,文件被打開并顯示內容
    如果該文件不存在,當編輯后第一次存盤時創建它

命令模式–> 插入模式
    i: insert, 在光標所在處輸入
    I:在當前光標所在行的行首輸入
    a: append, 在光標所在處后面輸入
    A:在當前光標所在行的行尾輸入
    o: 在當前光標所在行的下方打開一個新行
    O:在當前光標所在行的上方打開一個新行

    鎖定和解鎖:CTRL+s,Ctrl+q

關閉文件
    擴展模式:
    :q 退出
    :q! 強制退出,丟棄做出的修改
    :wq保存退出
    :x 保存退出
命令模式
    ZZ: 保存退出
    ZQ:不保存退出
擴展模式
    按“:”進入Ex模式
    創建一個命令提示符:,處于底部的屏幕左側
    命令:
        w寫(存)磁盤文件
        wq寫入并退出
        x 寫入并退出
        q 退出
        q!不存盤退出,即使更改都將丟失
        r filename 讀文件內容到當前文件中
        w filename 將當前文件內容寫入另一個文件
        !command
        r!command
命令模式光標跳轉
    字符間跳轉:
        h: 左l: 右j: 下k: 上
        #COMMAND:跳轉由#指定的個數的字符;
    單詞間跳轉:
        w:下一個單詞的詞首
        e:當前或下一單詞的詞尾
        b:當前或前一個單詞的詞首
        #COMMAND:由#指定一次跳轉的單詞數
    當前頁跳轉:
        H:頁首M:頁中間行L:頁底

命令模式光標跳轉
    行首行尾跳轉:
        ^: 跳轉至行首的第一個非空白字符;
        0: 跳轉至行首
        $: 跳轉至行尾
    行間移動:
        #G、擴展模式:# :跳轉至由#指定行
        G:最后一行
        1G, gg: 第一行
    句間移動:
        ):下一句(:上一句
    段落間移動:
        }:下一段{:上一段
    命令模式翻屏操作
        Ctrl+f: 向文件尾部翻一屏
        Ctrl+b: 向文件首部翻一屏
        Ctrl+d: 向文件尾部翻半屏
        Ctrl+u:向文件首部翻半屏
        命令模式操作
    字符編輯:
        x: 刪除光標處的字符;
        #x: 刪除光標處起始的#個字符
        xp: 交換光標所在處的字符及其后面字符的位置
    :轉換大小寫
    替換命令(r, replace)
        r: 替換光標所在處的字符
        R:切換成REPLACE模式
命令模式操作
    刪除命令:
        d: 刪除命令,可結合光標跳轉字符,實現范圍刪除;
        d$: 刪除到行尾
        d^:刪除到非空行首
        d0:刪除到行首
        #COMMAND
        dd: 刪除光標所在的行
        #dd:多行刪除
        D:從當前光標位置一直刪除到行尾,留空行,等同于d$
命令模式操作
    復制命令(y, yank):
        y: 復制,行為相似于d命令
        y$
        y0
        y^
        ye
        yw
        yb
        #COMMAND
        yy:復制行
        #yy: 復制多行
        Y: 復制整行
命令模式操作
    粘貼命令(p, paste):
        p:緩沖區存的如果為整行,則粘貼當前光標所在行的下方;否則,則粘貼至當前光標所在處的后面
        P:緩沖區存的如果為整行,則粘貼當前光標所在行的上方;否則,則粘貼至當前光標所在處的前面
命令模式操作
    改變命令(c, change)
        c: 修改后切換成插入模式
命令模式–> 插入模式
        c$
        c^
        c0
        cb
        ce
        cw
        #COMMAND
        cc:刪除當前行并輸入新內容
        #cc:
        C:刪除當前光標到行尾,并切換成插入模式
命令模式
        100iwang [ESC] 粘貼“wang”100次
        <start position><command><end position>
        Command:
        y 復制、d 刪除、gU變大寫、gu變小寫
    例如0y$ 命令意味著:
        0 →先到行頭
        y →從這里開始拷貝
        $ →拷貝到本行最后一個字符
        ye 從當前位置拷貝到本單詞的最后一個字符
擴展模式:地址定界
    地址定界
        :start_pos,end_pos
        #: 具體第#行,例如2表示第2行;
        #,#: 從左側#表示行起始,到右側#表示行結尾
        #,+#: 從左側#表示的行起始,加上右側#表示的行數
        :2,+3 表示2到5行
        .: 當前行
        $: 最后一行
        .,$-1 當前行到倒數第二行
        %:全文, 相當于1,$
    擴展模式:地址定界
        /pat1/,/pat2/
        從第一次被pat1模式匹配到的行開始,一直到第一次被pat2匹配到的行結束
        #,/pat/
        /pat/,$
使用方式:后跟一個編輯命令
        d
        y
        w file: 將范圍內的行另存至指定文件中
        r file:在指定位置插入指定文件中的所有內容
擴展模式:查找
    查找
        /PATTERN:從當前光標所在處向文件尾部查找
        ?PATTERN:從當前光標所在處向文件首部查找
        n:與命令同方向
        N:與命令反方向
擴展模式:查找并替換
        s: 在擴展模式下完成查找替換操作
        格式:s/要查找的內容/替換為的內容/修飾符
要查找的內容:可使用模式
替換為的內容:不能使用模式,但可以使用\1, \2, …等后向引用符號;還可以使用“&”引用前面查

找時查找到的整個內容
    修飾符:
        i: 忽略大小寫
        g: 全局替換;默認情況下,每一行只替換第一次出現
        gc:全局替換,每次替換前詢問
    查找替換中的分隔符/可替換為其它字符,例如
        s@/etc@/var@g
        s#/boot#/#i
    命令模式:撤消更改
        u撤銷最近的更改
        #u撤銷之前多次更改
        U撤消光標落在這行后所有此行的更改
    按Ctrl-r重做最后的“撤消”更改
        . 重復前一個操作
        n.重復前一個操作n次

?1、復制/etc/profile至/tmp/目錄,用查找替換命令刪除/tmp/profile文件中的行首的空白字符

cp -rpf /etc/profile /tmp 復制文件到tmp目錄下

11.jpg

?2、復制/etc/rc.d/init.d/functions文件至/tmp目錄,用查找替換命令為/tmp/functions的每行開頭為空白字符的行的行首添加一個#號

 12.jpg

?3、如何設置tab縮進為4個字符?

:模式ts=4

?4、復制/etc/rc.d/init.d/functions文件至/tmp目錄;替換/tmp/functions文件中的/etc/sysconfig/init為/var/log;

 14.jpg

?5、刪除/tmp/functions文件中所有以#開頭,且#后面至少有一個空白字符的行的行首的#號;

15.jpg

 

 

原創文章,作者:msj77539273,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32802

(0)
msj77539273msj77539273
上一篇 2016-08-15
下一篇 2016-08-15

相關推薦

  • Linux學習筆記(第三篇)

    N21_Keen_第三周博客 1、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已經登錄的用戶的用戶名,注意:同一個用戶登錄多次,則只顯示一次即可。 who | cut -d " " -f 1 | sort -u 2、取出最后登錄到當前系統的用戶的相關信息。 last…

    Linux干貨 2016-08-15
  • 加密解密基礎、PKI以及自建私有CA

    加密解密基礎、PKI以及自建私有CA 加密是以某種特殊的算法改變原有的信息數據,使得未授權的用戶即使獲得了已加密的信息,但因不知解密的方法,仍然無法了解信息的內容。 解密就是加密的逆向操作,將加密過的不可讀的數據經過處理,能夠是之前不可讀的信息還原成可讀信息。 PKI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首字母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公鑰基礎設施;…

    Linux干貨 2016-12-07
  • 我的學習宣言,不忘初心

    Dear 馬哥: 我相信選擇馬哥教育是正確的。 我將用洪荒之力的努力來成為一名合格的馬幫門徒! 一定不學中國足球。 敬禮 自學生 朱宏

    Linux干貨 2016-10-30
  • N-28作業第一周

    N-28作業第一周小結:以前看存儲視頻里面講存儲架構里不清楚的部分居然開始清晰?;A命令需要多花時間熟悉。

    2017-12-05
  • LAMP+logzilla+sphinx+syslog-ng實現集中日志管理(第一版)[原創]

    一、前言        目前查看系統日志比較被動,遇到系統不正常或故障時才會主動去檢查服務器系統日志,這樣一來不能及時了解系統的運行情況,因此部署Logzilla+sphine+syslog-ng來彌補這不足。以下為安裝、部署平臺詳細步驟。(Logzilla是什么新東西?其實前身就是php-syslog-ng,引用作者…

    Linux干貨 2015-03-27
  • 啟動流程排錯,自制linux內核,編譯內核

    CentOS 6啟動流程: POST –> Boot Sequence(BIOS) –> Boot Loader –> Kernel(ramdisk) –> rootfs–> switchroot–> /sbin/init–>(/et…

    Linux干貨 2016-09-20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