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組成及其功能
計算機由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組成。
硬件部分包括,
1、CPU:包括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緩存,具有對數據控制和計算功能。
2、存儲器:內部存儲器、外部存儲器,對數據提供存儲功能。
3、輸入設備(Input):具有下指令,提供數據等功能
4、輸出設備(Output):輸出數據加工的結果。
軟件部分包括
1、系統軟件
系統軟件是指管理、監控和維護電腦的軟件,包括操作系統、各種語言處理程序以及各種工具軟件等。
2、應用軟件。
應用軟件:是指用戶利用電腦及其提供的系統軟件為解決各種實際問題而編制的電腦程序,包括字處理軟件、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二、羅列Lunix的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的發行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Lunix發行版主要有
1、Debian:目前最大以社區組織運作的發行版,使用較其他版本復雜。
有二次發行版ubuntu,knopi和xmint
2、Slackware:第二大發行版。
有S.u.S.E含開放的桌面版OpenSUSE,和企業版SLES。
3、RedHat:也是主流發行版。
發行Redhat 9.0后分成企業版RHEL,和個人版Fedora core。
Centos是RHEL的社區克隆免費版本。
4、Gentoo:一個流行發行版。
5、ArchLinux:也是一個比較新流行發行版。
S.u.S.E和RedHat是有商業公司支持的版本。
三、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Linux哲學思想如下
1、一切皆文件;
解釋:所有的對象都被抽象成一個文件。文件類型具體分為:普通文件、目錄文件、字符設
備文件、塊設備文件、套接口文件、符號鏈接文件。通過抽象,日常使用及編程可以無區別當普通文件一樣使用。
2、單一目的的小程序;
解釋:每個小程序只能完成一個功能,復雜的操作都由這些小程序完成,組合起來得到最終
結果。小程序可以自由組合,很靈活,能完成很多大的功能和任務。
3、組合小程序完成復雜任務;
解釋:一切都是使用最基本的小程序完成更多的功能。
4、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
解釋: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文本編輯器就可以操作整個Linux系統。
5、盡量避免捕獲用戶接口;
解釋:盡量不和用戶進行交互,就是一個程序從開始運行到結束,就不需要用戶進行任何操作,
6、提供機制,而非策略。
解釋:機制是“提供什么功能”,策略是“實現什么功能”。Linux是工具,達到目的有各種方法,關鍵還是看如何使用這個工具。
四、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1、ifconfig:顯示或設置網絡設備
語法:ifconfig [網絡設備]
~示例:~]# ifconfig,查看本機IP地址。
~]# ifconfig eth0 192.168.1.1,把第一塊網卡ip地址改為192.168.1.1
2、echo:顯示文本
語法:echo [-ne][字符串]或者echo[–help][–version]
-n,顯示不再自動換行
示例: [root@localhost ~]# echo "hello everone"
hello everone
[root@localhost ~]# echo -n "hello everone"
-e 讓轉義符生效
示例:(/n:另起一行)
[root@localhost ~]# echo -e "heollo \neveryone"
heollo
everyone
[root@localhost ~]# echo -e "hello \teveryone"
hello everyone
3、tty:顯示終端連接標準輸入設備的文件名稱
語法:tty[-s][–help][–version]
示例:查看當前終端設備
[root@localhost ~]# tty
/dev/pts/0
4、startx:啟動 X Window 圖形界面
語法:start[程序][–服務器設定]
示例:[root@localhost ~]# startx –1
5、export:設置或顯示環境變量
語法:export [-fn] [變量名稱[=變量設置值]]或export -p
示例:[root@localhost ~]# export HISTFILESIZE=750
[root@localhost ~]# echo $HISTFILESIZE
750
6、pwd:顯示工作目錄
語法:pwd[–help][–version]
示例:[root@localhost ~]# pwd
/root
[root@localhost ~]# cd /tmp
[root@localhost tmp]# pwd
/tmp
7、history:列出之前用過的命令
語法:history[N][-arw][文件名]
示例:[root@localhost tmp]# history 5
46 echo $HISTFILESIZE
47 pwd
48 cd /tmp
49 pwd
50 history 5
8、shutdown:系統關機命令
語法:shutdown [-cfFhknr][-t 秒數][時間][警告信息]
示例:[root@localhost ~]# shutdown -r +5
Shutdown scheduled for 一 2016-08-08 20:50:55 CST, use 'shutdown -c' to cancel.
9、poweroff:關機
語法:poweroff(-nwdfih)
示例:[root@localhost tmp]# poweroff -w
10、reboot:重新開機
語法:reboot [-dfinw]
示例:[root@localhost tmp]# reboot -w
11、hwclock:顯示與設置硬件時鐘
語法:-s,–hctosys 以硬件為準
-w, –systohc 以系統為準
示例: [root@localhost ~]# hwclock -w
[root@localhost ~]# date
2016年 08月 08日 星期一 21:40:12 CST
[root@localhost ~]# hwclock
2016年08月08日 星期一 21時40分17秒 -0.931261 秒
12、date:顯示與設置系統時間與日期
顯示日期時間語法:date [OPTION]… [+FORMAT]
示例: [root@localhost ~]# date +%F
2016-08-08
[root@localhost ~]# date +%T
21:11:43
[root@localhost ~]# date +"%F %T"
2016-08-08 21:13:37
[root@localhost ~]# date +%c
2016年08月08日 星期一 21時16分19秒
[root@localhost ~]# date +%Y-%m-%d-%H-%M-%S
2016-08-08-21-18-37
設定日期時間語法:date [MMDDhhmm[[CC]YY][.ss]]
示例: [root@localhost ~]# date 101008082013.08
2013年 10月 10日 星期四 08:08:08 CST
[root@localhost ~]# date 080821282016.00
2016年 08月 08日 星期一 21:28:00 CST
五、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有一下5種
1、help Command,適用于內部命令
示例:[root@localhost tmp]# help cd
2、Command –help/-h,適用于外部命令
示例:[root@localhost tmp]# ls –help
3、man Command,使用手冊 manual
示例:[root@localhost tmp]# man reboot
4、 info Command,有超鏈接穩文檔,info是信息頁,提供作者、版本,什么時候發布等更詳細信息
示例:[root@localhost tmp]# info root
5、README,使用幫助文檔,程序的相關的信息
6、在谷歌上獲取幫助。
man手冊共有以下幾個章節:
1、Standard commands (標準命令)
2、System calls (系統調用)
3、Library functions (庫函數)
4、Special devices (設備說明)
5、File formats (文件格式)
6、Games and toys (游戲和娛樂)
7、Miscellaneous (雜項)
8、Administrative Commands (管理員命令)
六、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Linux發行版使用的是,FHS:文件系統層級結構標準
其結構是一個倒立的樹狀結構,目錄樹的起始點為根目錄(/, root)
根目錄包括包括以下目錄:bin boot dev etc home lib lib64 media mnt opt proc root run sbin srv sys tmp usr var
/bin:所有用戶可用的基本命令程序文件
/sbin:供系統管理使用的工具程序
/boot:引導加載器必須用到的各靜態文件:kernel,inintramfs,group等
/dev:存儲特殊文件或設備文件:
設備有兩種類型:字符設備、塊設備
/etc:系統程序的配置文件,只能為靜態的,不能是二進制文件
/home:普通用戶的家目錄的集中位置:一般每個普通用戶的家目錄認為此目錄下與用戶同名的子目錄戶 /home/USERNAME: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可選(管理員一般不登錄)
/run 目錄是說, 里面的東西是系統運行時需要的, 不能隨便刪除. 但是重啟的時候應該拋棄. 下次系統運行時重新生成. 在我的電腦上, /run是個tmpfs, /var/run是個指向/run的鏈接, 換句話說他倆是同一個東西.
/lib:為系統啟動或者根文件系統上的應用程序(/bin,/sbin等)提供共享庫,以及為內核提供內核模塊
libc.so,*:動態鏈接的C庫
ld*:運行鏈接器/加載器
module:用于存放內核模塊的目錄
/lib64:64位系統特有的存放64位共享庫的路徑
/media:便攜式設備掛載點,cdrom等
/mnt:其他文件系統的臨時掛載點:
/opt:附加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
/srv:當前主機為服務提供的數據(了解)
/tmp:為那些會產生臨時文件的程序提供的用于存儲臨時文件的目錄:可供所有用戶執行寫入操作
:有特殊權限
/usr:全局共享的只讀數據路徑
包含bin,sbin,
lib,lib64,
include:C程序頭文件,share:命令手冊頁和自帶文檔等架構特有的存儲位置
local:另一個層級目錄
X11R6:X-Window程序的安裝位置
src:程序源代碼文件的存儲位置
/usr/local:Local hierarchy,讓系統管理員安裝的本地應用程序;也通常用于安裝第三方程序
/var/var Hiserarchy:存儲經常變換的文件數據目錄
/proc:基于內存的虛擬文件系統,用于為內核及進程存儲其相關信息:它們多為內核參數。
例如net/ipv4/ip_forward,存儲于/proc/sys/,因此其完整路勁為/proc/sys/net/ipv4_forward:
/sys:sysfs虛擬文件系統提供一種比proc更為理想的訪問內核數據的途徑,其主要用在為管理Linux設備提供一種統一模型的接口
原創文章,作者:N22-北京-zh4969,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33785
寫的很好,排版還可以在漂亮一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