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計算機由硬件系統、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件的計算機稱為裸機。
1.1、硬件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組成,遵循馮、諾依曼原理。
控制器:讀取分析指令,向其它部分發出控制信號,保證計算機按照預先規定的目標和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及處理。
運算器:對數據進行各種運算,例如加、減、乘、除、邏輯判斷、比較、移位等操作。
存儲器:指的是硬盤和內存,用來存儲數據和各種信號等信息,并在需要時提供這些信息。
輸入設備:常見的輸入設備有鍵盤、鼠標等,用于輸入信息。
輸出設備: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打印機等,用于輸出信息。
1.2、操作系統:是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計算機程序,位于底層硬件與用戶之間,是兩者溝通的橋梁。主要有:unix,linux,windows。功能:提供資源管理,程序控制和人機交互等。為用戶分配cpu,內存,為高級編程提供標準的硬件接口,模塊,庫等。
1.3、應用軟件:專門為某一應用目的而編制的軟件,一般運行于操作系統之上。功能:拓寬計算機硬件的應用領域,放大硬件的功能,滿足人們的特定需要。
2、按系列羅列Linux的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Linux的發行版本可以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商業公司維護的發行版本,一類是社區組織維護的發行版本,前者以著名的Redhat(RHEL)為代表,后者以Debian為代表。
linux的發行版主要有以下九種及其特點如下:
2.1、Fedora Core
它是一套從Red Hat Linux發展出來的免費Linux系統,允許任何人自由地使用、修改和重發布,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它由一個強大的社群開發,這個社群的成員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提供并維護自由、開放源碼的軟件和開放的標準。Fedora 項目由 Fedora 基金會管理和控制,得到了 Red Hat, Inc. 的支持??蛇\行的體系結構包括 x86(即i386-i686), x86_64 和 PowerPC。
2.2、Debian
Debian以其穩定性著稱,它的目標是提供一個穩定容錯的Linux版本。雖然它的早期版本Slink有一些問題,但是它的現有版本Potato已經相當穩定了。這個版本更多的使用了 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 (PAM),綜合了一些更易于處理的需要認證的軟件(如winbind for Samba)。
Debian的安裝完全是基于文本的,它僅僅使用fdisk 作為分區工具而沒有自動分區功能,所以它的磁盤分區過程令人十分討厭。磁盤設置完畢后,軟件工具包的選擇通過一個名為dselect的工具實現,但它不向用戶提供安裝基本工具組(如開發工具)的簡易設置步驟。最后需要使用anXious工具配置X Windows,這個過程與其他版本的XWindows配置過程類似。完成這些配置后,Debian就可以使用了。
支持Debian的不是某家公司,而是許多在其改進過程中投入了大量時間的開發人員。Debian主要通過基于Web的論壇和郵件列表來提供技術支持。
作為服務器平臺,Debian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為了保證它的穩定性,開發者不會在其中隨意添加新技術,而是通過多次測試之后才選定合適的技術加入。當前最新正式版本是Debian 6,采用的內核是Linux 2.6.32。Debian 6 第一次包含了一個100%開源的Linux內核,這個內核中不再包含任何閉源的硬件驅動。所有的閉源軟件都被隔離成單獨的軟件包,放到Debian軟件源的 "non-free" 部分。由此,Debian用戶便可以自由地選擇是使用一個完全開源的系統還是添加一些閉源驅動。
2.3、Mandrake
作為Red HatLinux的一個分支,Mandrake將自己定位在桌面市場的最佳Linux版本上,也支持服務器上的安裝,而且成績并不壞。
Mankdrake的目標是盡量讓工作變得更簡單,安裝非常簡單明了,它完全使用GUI界面,還為磁盤分區制作了一個適合各類用戶的簡單GUI界面。軟件包的選擇非常標準。
Mandrake主要通過郵件列表和Mandrak 自己的Web論壇提供技術支持。
Mandrak沒有重大的軟件缺陷,只是它更加關注桌面市場,較少關注服務器市場。
2.4、Ubuntu
Ubuntu是一個以桌面應用為主的Linux操作系統,其名稱來自非洲南部祖魯語或豪薩語的“ubuntu”一詞(譯為吾幫托或烏班圖),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傳統的一種價值觀,類似華人社會的“仁愛”思想。
Ubuntu基于Debian發行版和unity桌面環境,與Debian的不同在于它每6個月會發布一個新版本。Ubuntu的目標在于為一般用戶提供一個最新的、同時又相當穩定的主要由自由軟件構建而成的操作系統。Ubuntu具有龐大的社區力量,用戶可以方便地從社區獲得幫助。隨著云計算的流行,ubuntu推出了一個云計算環境搭建的解決方案,可以在其官方網站找到相關信息。
2.5、Red Hat Linux
可能這是最著名的Linux版本了,Red Hat Linux是公共環境中表現上佳的服務器。它擁有自己的公司,能向用戶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務,這使得它特別適合在公共網絡中使用。擁有大多數人都需要使用的主體軟件包。
Red Hat Linux的安裝過程也十分簡單明了。它的圖形安裝過程提供簡易設置服務器的全部信息。磁盤分區過程可以自動完成,還可以選擇GUI工具完成,即使對于 Linux新手來說這些都非常簡單。選擇軟件包的過程也與其他版本類似;用戶可以選擇軟件包種類或特殊的軟件包。系統運行起來后,用戶可以從Web站點和 Red Hat那里得到充分的技術支持。一個符合大眾需求的最優版本。在服務器和桌面系統中它都工作得很好。
Red Hat的唯一缺陷是帶有一些不標準的內核補丁,這使得它難于按用戶的需求進行定制。 Red Hat通過論壇和郵件列表提供廣泛的技術支持,它還有自己公司的電話技術支持,后者對要求更高技術支持水平的集團客戶更有吸引力。
2.6、SuSE
總部設在德國的SuSEAG在商界已經奮斗了8年多它一直致力于創建一個連接數據庫的最佳Linux版本。為了實現這一目的,SuSE與Oracle 和IBM合作,以使他們的產品能穩定地工作。SuSE還開發了SuSE Linux eMail ServerIII,一個非常穩定的電子郵件群組應用。
基于2.4.10內核的SuSE 7.3,在原有版本的基礎上提高了易用性。安裝過程通過GUI完成,磁盤分區過程也非常簡單,但它沒有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控制和選擇。在SuSE 操作系統下,可以非常方便地訪問Windows磁盤,這使得兩種平臺之間的切換,以及使用雙系統啟動變得更容易。SuSE的硬件檢測非常優秀,該版本在服務器和工作站上都用得很好。
SuSE擁有界面友好的安裝過程,還有圖形管理工具,可方便地訪問Windows
磁盤,對于終端用戶和管理員來說使用它同樣方便,這使它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服務器平臺。 SuSE也通過基于Web的論壇提供技術支持,另外它有電話技術支持。
2.7、Linux Mint
Linux Mint是一份基于Ubuntu的發行版,其目標是提供一種更完整的即刻可用體驗,這包括提供瀏覽器插件、多媒體編解碼器、對DVD播放的支持、Java和其他組件。它與Ubuntu軟件倉庫兼容。Linux Mint 是一個為pc和X86電腦設計的操作系統。
linux Mint可以很好的在一個單系統的電腦上運行,但是它也可以自動檢測其他操作系統并與其互動,例如,如果你安裝Linux Mint在一個安裝了Windows版本的(xp,vista或者其他版本),它會自動檢測并建立雙啟動以供您在開機的時候選擇啟動哪個系統。并且你可以在Linux Mint下訪問Windows分區。Linux是更安全,更穩定,更有效并且日益易于操作的甚至可以和Windows相媲美的系統。
2.8、Gentoo
Gentoo是Linux世界最年輕的發行版本,正因為年輕,所以能吸取在她之前的所有發行版本的優點。Gentoo最初由Daniel Robbins(FreeBSD的開發者之一)創建,首個穩定版本發布于2002年。由于開發者對FreeBSD的熟識,所以Gentoo擁有媲美FreeBSD的廣受美譽的ports系統 ——Portage包管理系統。
2.9、centos
CentOS(Community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是Linux發行版之一,它是來自于Red HatEnterprise Linux依照開放源代碼規定釋出的源代碼所編譯而成。由于出自同樣的源代碼,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穩定性的服務器以CentOS替代商業版的Red HatEnterprise Linux使用。兩者的不同,在于CentOS并不包含封閉源代碼軟件,CentOS 是一個基于Red Hat Linux 提供的可自由使用源代碼的企業級Linux發行版本。每個版本的CentOS都會獲得十年的支持(通過安全更新方式)。新版本的 CentOS 大約每兩年發行一次,而每個版本的 CentOS 會定期(大概每六個月)更新一次,以便支持新的硬件。這樣,建立一個安全、低維護、穩定、高預測性、高重復性的 Linux 環境。
CentOS 是RHEL(Red HatEnterprise Linux)源代碼再編譯的產物,而且在RHEL的基礎上修正了不少已知的Bug ,相對于其他 Linux 發行版,其穩定性值得信賴。
RHEL在發行的時候,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二進制的發行方式,另外一種是源代碼的發行方式
其它:
Redhat,應該稱為Redhat系列,包括RHEL(RedhatEnterprise Linux,也就是所謂的Redhat Advance Server收費版本)、FedoraCore(由原來的Redhat桌面版本發展而來,免費版本)、CentOS(RHEL的社區克隆版本,免費)。Redhat應該說是在國內使用人群最多的Linux版本,甚至有人將Redhat等同于Linux,的一般Linux教程都是以Redhat為例來講解的。Redhat系列的包管理方式采用的是基于RPM包的YUM包管理方式,包分發方式是編譯好的二進制文件。穩定性方面RHEL和CentOS的穩定性非常好,適合于服務器使用,但是Fedora Core的穩定性較差,最好只用于桌面應用。
Debian,或者稱Debian系列,包括Debian和Ubuntu等。Debian是社區類Linux的典范,是迄今為止最遵循GNU規范的Linux系統。分為三個版本分支(branch): stable,testing和unstable。其中,unstable為最新的測試版本,其中包括最新的軟件包,但是也有相對較多的bug,適合桌面用戶。testing的版本都經過unstable中的測試,相對較為穩定,也支持了不少新技術(比如SMP等)。而stable一般只用于服務器,上面的軟件包大部分都比較過時,但是穩定和安全性都非常的高。Debian最具特色的是apt-get/dpkg包管理方式,其實Redhat的YUM也是在模仿Debian的APT方式,但在二進制文件發行方式中,APT應該是最好的了。Debian的資料也很豐富,有很多支持的社區,有問題求教也有地方可去。
Ubuntu嚴格來說不能算一個獨立的發行版本,Ubuntu是基于Debian的unstable版本加強而來,可以這么說Ubuntu就是一個擁有Debian所有的優點,以及自己所加強的優點的近乎完美的Linux桌面系統。根據選擇的桌面系統不同,有多個版本可供選擇,比如基于unity的Ubuntu,基于Gnome的Ubuntu Gnome,基于KDE的Kubuntu,基于LXDE的Lubuntu以及基于Xfce的Xubuntu等。特點是界面非常友好,容易上手,對硬件的支持非常全面,是最適合做桌面系統的Linux發行版本。
Gentoo,偉大的Gentoo是Linux世界最年輕的發行版本,正因為年輕,所以能吸取在她之前的所有發行版本的優點,這也是Gentoo被稱為最完美的Linux發行版本的原因之一。
FreeBSD,需要強調的是:FreeBSD并不是一個Linux系統!但FreeBSD與Linux的用戶群有相當一部分是重合的,二者支持的硬件環境也比較一致,所采用的軟件也比較類似,所以可以將FreeBSD視為一個Linux版本來比較。
FreeBSD擁有兩個分支:stable和current。顧名思義,stable是穩定版,而current則是添加了新技術的測試版。FreeBSD采用Ports包管理系統,與Gentoo類似,基于源代碼分發,必須在本地機器編后后才能運行,但是Ports系統沒有Portage系統使用簡便,使用起來稍微復雜一些。FreeBSD的最大特點就是穩定和高效,是作為服務器操作系統的最佳選擇,但對硬件的支持沒有Linux完備,所以并不適合作為桌面系統。
3、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3.1、一切皆文件:把幾乎所有資源統統抽象為文件形式;包括硬件設備,甚至通信接口等;open(), read(), write(), close(), delete(), create()
3.2、由眾多功能單一的程序組成;一個程序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好;組合小程序完成復雜任務;
3.3、盡量避免跟用戶交互;目標:易于以編程的方式實現自動化任務;
3.4、使用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
4、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命令使用格式: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短選項可以合并,例如:ls -ld
4.1、ifconfig:查看和配置網絡設備。
4.2、echo:回顯,打印,格式化輸出
echo [SHORT-OPTION]… [STRING]…
-n: 不進行換行;
-e:讓轉義符生效;
\n:換行
\t:制表符
STRING可以使用引號,單引號和雙引號均可用;
單引號:強引用,變量引用不執行替換;
~]# echo '$SHELL'
雙引號:弱引用,變量引用會被替換;
~]# echo "$SHELL"
示例:
[root@centos6 ~]# echo "hello"
hello [root@centos6 ~]# echo -n "hello" hello[root@centos6 ~]# [root@centos6 ~]# [root@centos6 ~]# echo '$SHELL' $SHELL [root@centos6 ~]# echo "$SHELL" /bin/bash [root@centos6 ~]# |
4.3、tty:顯示自己終端名
[root@centos6 ~]# tty /dev/pts/1 [root@centos6 ~]# |
4.4、startx:啟動圖形輸界面
4.5、export:設置全局變量
4.6、pwd:顯示當前路徑
4.7、history:查看歷史命令
-c
-d
-數字 歷史命令的順序號,再次執行相關命令
4.8、shutdown:安全關機或重啟
-h 關閉系統在斷電
-r 重啟
-k 給所有在線用戶發出警告信息
-c 取消關機命令
4.9、poweroff:關閉電源
-f –force 強制重啟
-n –no-sync 直接重啟,不將內存的數據寫入磁盤
4.10、reboot:正常重啟
4.11、hwclock:硬件時鐘
-s,–hctosys以硬件時間為準
-w,–systohc以系統時間為準
4.12、date:系統時鐘
顯示日期時間:date [OPTION]… [+FORMAT]
FORMAT:格式符
%F
%T
%Y
%m
%d
%H
%M
%S
%s: 從1970年1月1號(unix元年)0點0分0秒到命令執行那一刻經過的秒數;
…
5、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5.1、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
help+COMMAND
COMMAND+–help(-h)
man+COMMAND
info+COMMAND
程序自身的幫助文檔:/usr/share/doc/COMMAND.VERSION
查看程序官方文檔
發行版的官方文檔
Google,百度
5.2、man手冊頁各節及內容
man1 用戶命令及應用程序
man2 系統調用和內核出錯代碼
man3 庫調用
man4 設備驅動程序和網絡協議
man5 標準文件格式
man6 游戲和演示
man7 各種文件和文檔
man8 系統管理命令
man9 含糊的內核規范和接口
6、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根
/boot/:系統啟動目錄,內核文件vmlinuz,引導文件,啟動加載器boot loader,grub(開機設置文件相關);
/root/:root用戶家目錄;
/home/用戶名:普通用戶家目錄;
/bin/:一般命令存放目錄;
/sbin/:開機或單用戶模式還能操作的命令;
/etc/:配置文件存放目錄,init.d下存放了各種軟件的啟動腳本;
/dev/:任何設備與接口設備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此目錄,通過訪問目錄下的文件,就等于訪問某個設備,這就相當于是設備的入口,類似有/dev/null,/dev/zero,dev/tty,/dev/sd*,/dev/lp*,/dev/hd*等設備文件;
/lib/:基本共享庫,內核模塊文件/lib/modules;
/lib64:專用于x86_64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usr/:Unix Software Resource,Linux系統安裝完成軟件的默認安裝目錄。相當于Windows下的C:\Windows\和C:\Program files\兩個目錄的綜合。/usr/的子目錄包括:
/usr/bin/用戶可使用命令
/usr/include/包含文件
/usr/lib/軟件的函數庫,目標文件以及不被一般用慣用的執行文件或腳本。
/usr/sbin/非系統正常運行所需的系統命令。
/usr/local/本地軟件或用戶安裝的軟件目錄
/usr/share/放置共享文件的目錄,其中有/usr/share/man在線幫助文檔,/usr/share/doc軟件雜項文檔說明,/usr/share/zoneinfo與時區有關的時區文件。
/usr/src/一般源碼放置位置。
/var/:常態性變動的文件,包括緩存(cache)、登錄文件(log file)以及某些軟件運行所產生的文件,包括程序文件(lock file,run file),也許有MySQL數據庫的文件等。/var/的子目錄包括:
/var/lib
/var/cache程序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緩存文件
/var/lock鎖文件
/var/log日志文件
/var/run
/var/mail郵件
/var/spool程序數據池
/var/spool/cron
/var/spool/mail
/var/spool/mqueue
/var/spool/lpd
/opt/:第三方軟件安裝目錄
/mnt/:臨時掛載目錄
/media/:如cdrom,floppy等暫存媒體;
/sys/:屬于虛擬文件系統,內存中的數據,如內核、文件系統等。
/proc/:屬于虛擬文件系統,內存中的數據,如內核、程序進程、外部設備的狀態,網絡狀態等,處于動態變化中。
/srv/:service,一些網絡服務啟動后,這些服務所需要取用的數據目錄。常見的服務有關www,FTP等,不同服務在不同的子文件夾中。
/tmp/:臨時存放目錄,所用用戶都能訪問,
Lost+found當文件發生錯誤時,將一些丟失的片段放置到這個目錄下。
原創文章,作者:可可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3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