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哥教育網絡20期+第4周作業博客

1、復制/etc/skel目錄為/home/tuser1,要求/home/tuser1及其內部文件的屬組和其它用戶均沒有任何訪問權限。

答:cp -a /etc/ske1 /home/tuser1 && chown -R go-rwx /home/tuser1

2、編輯/etc/group文件,添加組hadoop。

答:echo "hadoop:x:500" >> /etc/group

3、手動編輯/etc/passwd文件新增一行,添加用戶hadoop,其基本組ID為hadoop組的id號;其家目錄為/home/hadoop。

答:echo "hadoop:x:500:500::/home/hadoop:/bin/bash" >> /etc/passwd

4、復制/etc/skel目錄為/home/hadoop,要求修改hadoop目錄的屬組和其它用戶沒有任何訪問權限。

答:cp -a /etc/ske1 /home/hadoop && chown -R go-rwx /home/hadoop

5、修改/home/hadoop目錄及其內部所有文件的屬主為hadoop,屬組為hadoop。

答:chown -R hadoop:hadoop /home/hadoop

6、顯示/proc/meminfo文件中以大寫或小寫S開頭的行;用兩種方式;

答:grep -i "^s" /proc/meminfo

     grep "^[sS]" /proc/meminfo

7、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非/sbin/nologin的用戶;

    答:grep -v "/sbin/nologin$" /etc/passwd | awk -F ":" '{print $1}'

8、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bin/bash的用戶;

     答:grep -i "/bin/bash$" /etc/passwd | awk -F ":" '{print $1}'

9、找出/etc/passwd文件中的一位數或兩位數;

     答:grep -oP '\b\d{1,2}\b' /etc/passwd

10、顯示/boot/grub/grub.conf中以至少一個空白字符開頭的行;

     答:grep -P '^\s+' /boot/grub/grub.conf

11、顯示/etc/rc.d/rc.sysinit文件中以#開頭,后面跟至少一個空白字符,而后又有至少一個非空白字符的行;

     答:cat /etc/rc.d/rc.sysinit | grep -E "^#[[:space:]]+[[:graph:]]"

12、打出netstat -tan命令執行結果中以‘LISTEN’,后或跟空白字符結尾的行;

     答:netstat -tan | grep -E "LISTEN$ | LISTEN([[:space:]]+)$"

13、添加用戶bash, testbash, basher, nologin (此一個用戶的shell為/sbin/nologin),而后找出當前系統上其用戶名和默認shell相同的用戶的信息;

     答:useradd bash && useradd testbash && useradd basher && useradd -s /sbin/nologin nologin && awk -F":" -v SHELL="/bin/bash" '{if($NF==SHELL)print $0}' /etc/passwd

14、顯示/proc/meminfo文件中以大寫或小寫S開頭的行;用三種方式;

     答:cat /proc/meminfo | grep -i "^s"

         cat /proc/meminfo | grep '^[sS]'

         cat /proc/meminfo | grep '^(s|S)'

15、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非/sbin/nologin的用戶;

     答:cat /etc/passwd | awk -F":" -v SHELL="/sbin/nologin" '{if($NF!=SHELL)print $1}'

16、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bin/bash的用戶;

     答:cat /etc/passwd | awk -F":" -v SHELL="/bin/bash" '{if($NF==SHELL)print $1}'

17、找出/etc/passwd文件中的一位數或兩位數;

     答:cat /etc/passwd | grep '[^0-9]\{1,2\}'

原創文章,作者:鴻遠,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43121

(0)
鴻遠鴻遠
上一篇 2016-09-05
下一篇 2016-09-05

相關推薦

  • 馬哥教育網絡班21期第8周課程練習

    1、請描述網橋、集線器、二層交換機、三層交換機、路由器的功能、使用場景與區別。 網橋也叫橋接器,是連接兩個局域網的一種存儲/轉發設備,用來連接不同網段。 集線器稱為“Hub”,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擴大網絡的傳輸距離,同時把所有節點集中在以它為中心的節點上。 二層交換機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層(數據鏈路層),可識別數據包中的MAC地址信…

    Linux干貨 2016-09-19
  • Linux軟件包管理器—rpm

    rpm 最開始是Red Hat Package Manager 之意,原用在Red Hat Linux一款軟件包管理器,先在已被許多其他Linux 發行商使用,成為主流包管理器,rpm包的文件格式也寫進Linux標準庫中,所以rpm 現在遞歸意為RPM Package Manager。rpm的誕生使得在Linux上管理軟件包變得方便許多,rpm功能強大,可完成構建、安裝、查詢、校驗、升級和卸載軟件包。

    Linux干貨 2016-08-26
  • 實驗刪除分區表

    首先我們先對分區表做個備份 dd if=/dev/sda of=/app/mbr bs=1 count=512 把備份考到另一臺設備上,不拷貝的話這臺設備開不了機無法使用備份的文件 清除分區表 接下來需要在客戶端操作 使用光盤救援模式啟動 啟用網絡 選網卡 自動獲取ip后默認下一步 接下來就是把剛剛拷到另一臺設備上的文件拷貝回來 ? 注:這是在光盤的根目錄下…

    2017-12-05
  • ldirectord 結合ipvsadm 配置nat,dr模型

    ldirectord 結合ipvsadm 配置nat,dr模型  一、nat模型 1、 drector # wget ftp://172.16.0.1/pub/Sources/7.x86_64/crmsh/ldirectord-3.9.6-0rc1.1.1.x86_64.rpm # yum -y install nginx (同時用于做為sorry…

    Linux干貨 2014-01-03
  • 網絡路由以及配置

               路由表的構成    目標網絡的網絡ID   Netmask 接口:到達目標網絡的路由器出口  網關gateway: 1.如果目標網絡和路由器直連,網關IP=接口的IP  2.如果目標網絡和路由器非直連,下一個路由器臨近…

    Linux干貨 2017-07-02

評論列表(1條)

  • 馬哥教育
    馬哥教育 2016-09-19 17:07

    13題嘗試用for循環試試,17題沒有說以數字開頭啊,在仔細看看,加油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