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系統啟動文件恢復與內核編譯

1、破解root口令,并為grub設置保護功能

進入grub界面,輸入a鍵,在輸入1,進入單用戶界面,進入系統后修改密碼。

blob.png

2、破壞本機grub stage1,而后在救援模式下修復之

blob.png

3、刪除vmlinuz和initramfs文件,無法啟動,恢復之

(1)安裝kernel內核

blob.png

(2)光盤尋找內核,在復制到/boot目錄下,在修改成對應的,系統會重啟兩次

blob.png

(3)通過網絡進行恢復內核文件(1救援模式設置網絡)(2)網絡拷貝內核文件

blob.png

blob.png

4、刪除/etc/fstab和/boot目錄的所有文件,并恢復之,多破壞些,方便學習

(1)破壞機器
#umount /boot                     —卸載/boot分區
#rm -rf /boot                           —刪除/boot目錄(boot目錄下包含所有GRUB有關的文件)
#rm -rf /etc/inittab                 —刪除init表(此文件定義了系統運行級別和腳本)
#rm -rf/etc/rc.d/rc.sysinit      —刪除init運行級別腳本文件
#rm -rf/etc/rc.d/rc.local         —刪除開機腳本文件
#mv /etc/fstab/etc/fstab.bak    —備份系統掛載表fstab文件(此文件記錄了linux分區信息)
#sync               —將系統緩沖區的內容寫入硬盤(在Linux系統中,當數據需要存入磁盤時,通常會先放到緩沖區內,等到適當的時刻再寫入磁盤,如此可提高系統的執行效率)
#reboot

blob.png

(2).查看磁盤或卷信息(有卷時首先要激活卷vgchange -ay),在把卷或磁盤掛載,確定分區情況(確定根后,
可以查看/etc/mtab,不一定管用)

blob.png

(3)編寫/etc/fstab文件,重啟系統(必須重啟加載配置,不然基本命令都用不了)

blob.png

(4)格式化新硬盤

blob.png

(5)切換根(chroot /mnt/sysimage),掛載新硬盤,安裝內核與grub,完成/boot目錄恢復

blob.png

(6)編寫/boot/grub/grub.conf與將/boot掛載信息寫入/etc/fstab

blob.png

(7).恢復操作系統配置文件,重啟系統    

blob.png

5、增加新硬盤,在其上制作能單獨運行kernel和bash的系統

(1)創建磁盤,進入系統,給硬盤分區,并格式磁盤。在創建掛載點,掛載硬盤(boot,/分區)

blob.png

(2)新/boot分區安裝grub,編寫grub引導信息(/mnt/boot/grub/grub.conf),需要注意,新/boot磁盤在本機為/dev/sdb,但是單獨做別系統時,磁盤boot磁盤做為系統的第一塊磁盤

blob.png

(3)創建新磁盤根目錄文件,拷貝必要的命令與所依賴的庫文件,即完成新磁盤操作系統設置

blob.png

(4)創建新虛擬機,并將磁盤移除,將做好/boot與根的磁盤文件復制至新虛擬機,并將磁盤添加至虛擬機,啟動系統,即完成實驗

blob.png

6、編譯安裝kernel,啟用支持ntfs文件系統功能

 (1):將內核(linux-3.18.41.tar.xz)上傳至虛擬機,解壓內核至/usr/src  :tar     -xvf    linux-3.18.41.tar.xz   -C   /usr/src/編譯內核,可以參考(cat /boot/config-3.10.0-327.el7.x86_64)

blob.png

(2)啟用配置config工具,進入圖形化界面

blob.png

(3)make  menuconfig圖形配置內核說明

blob.png

(4)編譯指定核心數,編譯內核

blob.png

(5).make modules_install:安裝模塊

blob.png

(6)make install :安裝內核相關文件,重啟系統,選擇內核,即完成實驗
make install :安裝內核相關文件
安裝bzImage為/boot/vmlinuz-VERSION-RELEASE
生成initramfs文件
編輯grub的配置文件

blob.png

(7)查看系統信息

blob.png

原創文章,作者:maoxio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45964

(0)
maoxiongmaoxiong
上一篇 2016-09-13
下一篇 2016-09-13

相關推薦

  • 日常練習加部分步驟注釋

                                                      …

    2017-07-30
  • N28-第四周博客作業

    1、復制/etc/skel目錄為/home/tuser1,要求/home/tuser1及其內部文件的屬組和其它用戶均沒有任何訪問權限。

    2、編輯/etc/group文件,添加組hadoop。

    3、手動編輯/etc/passwd文件新增一行,添加用戶hadoop,其基本組ID為hadoop組的id號;其家目錄為/home/hadoop。

    4、復制/etc/skel目錄為/home/hadoop,要求修改hadoop目錄的屬組和其它用戶沒有任何訪問權限。

    5、修改/home/hadoop目錄及其內部所有文件的屬主為hadoop,屬組為hadoop。

    6、顯示/proc/meminfo文件中以大寫或小寫S開頭的行;用兩種方式;

    7、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非/sbin/nologin的用戶;

    8、顯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認shell為/bin/bash的用戶;

    9、找出/etc/passwd文件中的一位數或兩位數;

    10、顯示/boot/grub/grub.conf中以至少一個空白字符開頭的行;

    11、顯示/etc/rc.d/rc.sysinit文件中以#開頭,后面跟至少一個空白字符,而后又有至少一個非空白字符的行;

    12、打出netstat -tan命令執行結果中以‘LISTEN’,后或跟空白字符結尾的行;

    13、添加用戶bash, testbash, basher, nologin (此一個用戶的shell為/sbin/nologin),而后找出當前系統上其用戶名和默認shell相同的用戶的信息;

    Linux干貨 2017-12-26
  • n28 第二周作業

    n28 第二周作業

    Linux干貨 2017-12-09
  • Linux用戶、組和權限管理詳解

    用戶管理簡要說明:     1.越是對服務器安全性要求高的服務器,越需要建立合理的用戶權限等級制度和服務器操作規范。     2.在Linux中主要是通過用戶配置文件來查看和修改用戶信息。 初始組和附加組     初始組:就是指用戶一登錄就立刻擁有這個用戶組的相關權限,每個用戶的…

    Linux干貨 2016-08-05
  • Linux基礎之部分命令使用實例一

    1、 Linux上的文件管理類命令都有哪些,其常用的使用方法及其相關示例演示。 常用有:cp、mv、rm  cp [OPTION] SOURCE DEST //復制    option:      -i:交換式,用來提醒用戶是否覆蓋,當將源文件復制并粘貼到目的路徑時,如果目的路徑…

    Linux干貨 2016-11-08
  • rsyslog學習

    一、rsyslog日志服務簡介 二、rsyslog的配置詳解 三、實現日志服務器收集日志及last、lastb、dmseg命令的使用 四、實現日志存儲在mysql中 一、rsyslog日志服務簡介 日志的概念好理解,日志作用可用于排障和追溯審計的等 1、rsyslog是一個C/S架構的服務,可監聽于某套接字,幫其它主機記錄日志信息,在linux系統中可以分類…

    Linux干貨 2016-10-24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