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系統故障
1.確定文體的故障特征
2.重現故障
3.使用工具收集進一步信息,確定根源在何處
4.排除不可能的原因
5.定位故障:
從簡單的問題入手
一次嘗試一種方式
1.備份原文件
2.盡可能借助于工具
可能會出現的故障:
1.管理員密碼忘記
2.系統無法正常啟動
①grub損壞( MBR 損壞、grub 配置文件丟失)
②系統初始化故障( 某 文件系統無法正常掛載、驅動不兼容)
進入grub:編輯模式
emergency
③服務故障
④用戶無法登陸系統(mingetty bash 程序故障)
3.命令無法正常運行
如:export PATH=/data/bin (之前是 export PATH=$PATH:/data/bin)
退出當前登錄/另啟終端echo $PATH看看,重新登錄
或,使用命令的完整路徑,如ls,使用/bin/ls 絕對路徑嘛
4.編譯過程無法繼續(開發環境缺少基本組件)
看最后的提示,缺啥補啥
備份 MBR
MBR 損壞:
1.借助別的主機修復;
2.使用緊急救援模式;
a、boot.iso
b、使用完整的系統安裝光盤
boot:linux rescue
此處find (hd0,0)是為了 看看 /在哪能不能補全
指定 root(hd0,0)
setup(hd0,0)
exit;sync同步;reboot
grub配置文件丟失( gurb.conf );
系統開機后會直接進入下窗口,grub>
grub> root (hd0,0)
grub> kernel /vmlinuz…TAB ro root=/dev/xxx (ro 可不寫,root不知道可不指定)
grub> initrd /initr…TAB
grub> boot
啟動后 手動建立 grub.conf文件(能找到就用,找不到就從寫)(此處title 只有一個 所以default=0的0代表1 如果有兩個title要默認開啟第二個 就default=1)
default=0
timeout=10
title RHEL 6.X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2… ro root=/dev/xxx
initrd /init…
default=0
timeout=10
title RHEL 6.X
kernel (hd0,0)/vmlinuz-2… root=…
initrd (hd0,0)/init….
系統初始化故障
kernel panic:內核恐慌(=死)
另外的故障;
把默認級別設定為 0 或 6 ; —> 進入單用戶模式,編輯inittab文件/etc/inittab
/etc/rc.d/rc3.d 誤刪除 ; —> 進入單用戶,修改目錄系統
某個服務;sendmail,配置文件時間戳檢查無法通過;①進入單用戶關閉這個服務
②—-進入交互式模式
在此處 不停地 敲 ‘ I ‘交互為 ok
/etc/rc.d/rc.local腳本語法錯誤或出現邏輯錯誤;進入單用戶模式修改文本(單用戶開啟服務少之又少)
X系統啟動流程
POST–>BIOS(啟動設備順序依次找其MBR中的bootloader)–>Kernel(initrd,rootfs,/sbin/init)–>/etc/inittab
版本控制工具;svn,git 恢復回以前,防止 損壞
不小心把/bin/bash刪除,
連關機都關不了,開機也進不了 1 級別只能rescue
chroot /mnt/sysimage (此處chroot支持多其他shell所以可以切根,也可以 在rpm時候 –root=/mnt/sysimage)
mkdir /mnt/cdrom
mount /dev/sr0 /mnt/cdrom
cd /…../../Packge…
ls | grep bash
rpm -ivh bash-2…. –replacepkgs或者–force
原創文章,作者:Nicolas ZhaoIV,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46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