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Linux?
Linux是一種自由和開放源代碼的類UNIX操作系統。該操作系統的內核由林納斯·托瓦茲在1991年10月5日首次發布。在加上用戶空間的應用程序之后,成為Linux操作系統。Linux也是自由軟件和開放源代碼軟件發展中最著名的例子。只要遵循GNU通用公共許可證,任何個人和機構都可以自由地使用Linux的所有底層源代碼,也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再發布。
通常情況下,Linux被打包成供個人計算機和服務器使用的Linux發行版,一些流行的主流Linux發布版,包括Debian(及其派生版本Ubuntu、Linux Mint)、Fedora(及其相關版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CentOS)和openSUSE等。
我們了解一下Linux的歷史誕生,打開Linux的大門,開始我們新的知識海洋吧!
關鍵詞:RedHat、Linux、Unix、林納斯·托瓦茲
二、Linux的發展歷史
(1) 起源:
Unix操作系統在20世紀60年代構思完成并實現,并在1970年首次發布。它因容易獲取與可移植性高而廣泛被學術機構和工商企業采用、復制和修改。它的設計對其他系統的作者影響很大。
在1983年,理查德·斯托曼創建了以創建一個自由軟件,類Unix,與POSIX兼容的操作系統為目標的GNU計劃。作為這個計劃其中的一部分,他又寫了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PL)。20世紀90年代初,已經有足夠的軟件去創建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但因為在1987年時,理查德·斯托曼決定以Mach微內核進行開發,認為可以借此加速操作系統的開發,但因為一直不確定卡內基梅隆大學何時要將核心源代碼發布,造成項目三年進展緩慢。GNU的內核,GNU Mach和GNU Hurd沒能夠充分吸引開發者,這導致了GNU的未能完成。
在20世紀80年代還有另外一個關于自由操作系統的項目,伯克利軟件套件。這是由UC Berkeley從AT&T的第六版Unix開發而來的。因為它包含了AT&T所擁有的的Unix代碼,所以AT&T在20世紀90年代初對加利福尼亞大學提起了法律訴訟。這嚴重限制了BSD的發展與應用。
MINIX是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鮑姆在1987年發布一個用于教學的微內核架構的類Unix系統。雖然系統的源代碼容易得到,但是對源代碼的修改與再發布卻受到了限制。另外,MINIX的16位的設計與當時日漸便宜及受歡迎的、個人電腦的Intel 80386架構兼容得不好。
這些因素使得Torvalds開始了他的項目。他曾說過,如果那時候有可用的GNU或者386BSD內核的話,他很可能就不會去寫他自己的內核了。
1991年,在赫爾辛基,Linus Torvalds開始那個后面成為了Linux內核的項目。最初它只一個Torvalds用來訪問大學里的大型的Unix服務器的虛擬終端。他專門寫了一個用于他當時正在用的硬件的,與操作系統無關的程序,因為他要用他那用80386處理器的新PC機的功能。開發是在Minix上,用至今仍為首選的編譯器——GCC——來完成的。
(2)名稱的由來
Linus Torvalds本要把他的發時叫做Freax—“fread”“free”和“x”(暗指Unix)的合成詞。在開發系統的前半年里,他把文件以文件名“Freax”存儲。Torvalds考慮過Linux這個名字,但是因為覺得它過于自我本位而放棄了使用它。
為便于開發,在1991年9月,他把那些文件上傳到了赫爾辛基工業大學(HUT)的FTP服務器(ftp.funet.fi)。Torvalds在HUT負責管理那個服務器的同事Ari Lemmke,覺得“Freax”這個名字不是很好,就在不咨詢Torvalds的情況下,把項目的名字改成了“Linux”。但是之后,Torvalds也同意“Linux”這個名字了:“經過多次討論,他承認Linux這個名字更好。在0.01版本Linux的源代碼的makefile里仍然使用‘Freax'這個名字,在之后‘Linux'這個名字才被使用。
(3)發展現狀
今天由Linus Torvalds帶領下,眾多開發共同參與開發和維護Linux內核。理查德·斯托曼領導的自由軟件基金會,繼續提供大量支持Linux內核的GNU組件。一些個人和企業開發的第三方的非GNU組件也提供對Linux內核的支持,這些第三方組件包括大量的作品,有內核模塊和用戶應用程序和庫等內容。Linux社區或企業都推出一些重要的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內核、GNU組件、非GNU組件,以及其他形式的的軟件包管理系統軟件。
原創文章,作者:劉 祥宇,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5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