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類文明的進步伴隨著戰爭,戰爭留下的產物也是非常偉大的。
最初用于戰爭的通電鋼鐵,如今以進入人們生活。
而它的附帶產物如今也是變得妙不可言。
本文簡要說明操作系統的發展過程,以及該大樹下一些分支。
簡 述
Linux是誕生與UNIX下的一款操系統,有著安全穩定的文件系統,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并且大多數linux系統是完全免費的。
基于UNIX下有多達百家的分支。
支持多用戶同時登陸操作使用。
系統發展歷史
操作系統的發展歷程和計算機硬件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從1946年誕生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以來,計算機的每一代進化都以減少成本、縮小體積、降低功耗、增大容量和提高性能為目標,隨著計算機硬件的發展,同時也加速了操作系統的形成和發展。
最初的計算機并沒有操作系統,人們通過各種操作按鈕來控制計算機。隨后為了提高效率而出現了 匯編語言,操作人員通過有孔的紙帶將程序輸入計算機進行編譯。這些將語言內置的計算機只能由操作人員自己編寫程序來運行,不利于設備、程序的共用。直到直到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1)時代的到來,操作系統才被越來越廣泛地用于計算機內部。
這時的操作系統已由早期的單用戶作業操作系統發展成多用戶多任務的分時操作系統。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1)時代的到來,操作系統才被越來越廣泛地用于計算機內部。
進入20世紀七十年代后,計算機系統發展一場迅速,從1970年第一款UNIX系統誕生,1970年Unix被移植到PDP-11/20上,系統由原來的同時支持2個用戶提升到同時支持3個用戶,可見Unix從一開始就是多用戶的操作系統。這就是第一個版本。
1972年發行,增添了管道的功能。該版本還加上了除匯編之外的編程語言支持。
1970年Unix被移植到PDP-11/20上,系統由原來的同時支持2個用戶提升到同時支持3個用戶,可見Unix從一開始就是多用戶的操作系統。這就是第一個版本。
UNIX第二版于1972年發行,增添了管道的功能。該版本還加上了除匯編之外的編程語言支持。 1973年,Ken和Dennis成功地用C重寫了UNIX核心。解釋器也被重寫了,這增加了系統的健壯性,也使編程和調試變得容易了很多,也為Unix的可擴展性打下了基礎。
1974年,Ken和Dennis在CommunicationsoftheACM上發表了論文介紹UNIX系統。這篇文章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興趣。其第5版正式以“僅用于教育目的”的方式向各大學提供。UNIX第5版因此在許多大學廣泛地用于教學。
1974年12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了UNIX許可證。在其后幾年里,包括Bill joy 和Chuck Haley 在內的一組研究生為UNIS開發了幾個實用工具,其中包括EX編輯器–VI的前身和一個Pascal編輯器。他們將這額軟件綁定成一個稱為“伯克利軟件銷售(BSD)”的軟件包,并在1978年春以每個許可證50美金出售。
UNIX系統的不斷發展吸引了許多計算機公司。他們急急忙忙開始將UNIX商業化,出售自己的UNIX版本。每家都是以AT&T或BSD為藍本,將它們移植到自己的硬件上,并加上自己“增添”的功能。
1982年BILL joy離開了伯克利,與人合資成立了Sun公司,基于BSD開發、發行了SunOS。
1987年Andrew S. Tanenbaum教授研發了一個類UNIX的操作系統,linux系統的前身正是誕生。
1991年4月,芬蘭人Linux Benedict Torvalds根據可以在低檔機上使用的MINIX設計了一個系統核心Linux 0.01,但沒有使用任何MINIX或UNIX的源代碼。通過USENET(就是新聞組)宣布這是一個免費的系統,這時的Linux只有核心程序,還不能稱做是完整的系統,不過由于許多專業用戶自愿地開發它的應用程序,并借助Internet拿出來讓大家一起修改,所以它的周邊的程序越來越多,Linux本身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經過多年發展,linux系統已經發展的非常的碩大。
原創文章,作者:ly,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5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