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存儲器: 實現記憶功能的部件用來存放計算程序及參與運算的各種數據
運算器: 負責數據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即數據的加工處理
控制器: 負責對程序規定的控制信息進行分析,控制并協調輸入,輸出操作或內存訪問
輸入設備: 實現計算程序和原始數據的輸入
輸出設備: 實現計算結果輸出
圖示:
Linux發行版的聯系及其區別
Fedora Core, Debian,Ubuntu,Mandrake,Red Hat Linux,SuSE,Linux Mint,Gentoo,centos
聯系:狹義上來說,linux只是一個kernel,需要用戶自行安裝一大堆其他軟件(工具和庫)創建文件系統,在文件系統上正確的安裝并配置所有的軟件,用戶不僅需要具有專業知識,還需要為此消耗大量的時間, 如此一來,這便為linux的發行商開啟了市場,他們創建發行版,所提供的內核都是針對某個時間點的主要內核版本的快照,打幾個補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商業需求,提供市場的競爭力。自動完成大部分的安裝過程, example: 建立文件系統,安裝內核,和其他所需的軟件等。都要遵循LSB標準規范,確保讓二進制應用程序能夠在任何符合LSB規范的系統上運行。
區別:每一個發行商實現了獨有的功能,如redhat系列的 yum安裝, debian系列的apt安裝。開發內核新功能,納入主要的內核版本
Linux的哲學思想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x_philosophy#cite_note-0
linux == 類UNIX操作系統:
簡單原則
1. 清晰原則。
代碼要寫得盡量清晰,避免晦澀難懂。清晰的代碼不容易崩潰,而且容易理解和維護。重視注釋。不為性能的一丁點提升,而大幅增加技術的復雜性,因為復雜的技術會使得日后的閱讀和維護更加艱難。
2. 模塊原則。
每個程序只做一件事,不要試圖在單個程序中完成多個任務。在程序的內部,面向用戶的界面(前端)該與運算機制(后端)分離,因為前端的變化往往快于后端。
3. 組合原則。
不同的程序之間通過接口相連。接口之間用文本格式進行通信,因為文本格式是最容易處理、最通用的格式。這就意味著盡量不要使用二進制數據進行通信,不要把二進制內容作為輸出和輸入。
4. 優化原則。
在功能實現之前,不要考慮對它優化。最重要的是讓一切先能夠運行,其次才是效率。"先求運行,再求正 確,最后求快。"(Make it run, then make it right, then make it fast.)90%的功能現在能實現,比100%的功能永遠實現不了強。先做出原型,然后找出哪些功能不必實現,那些不用寫的代碼顯然無需優化。
原創文章,作者:N24_xingxiu,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55740
總結的不錯,希望能熟知Linux的哲學思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