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概述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         存儲器:     實現記憶功能的部件用來存放計算程序及參與運算的各種數據

·         運算器:     負責數據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即數據的加工處理

·         控制器:     負責對程序規定的控制信息進行分析,控制并協調輸入,輸出操作或內存訪問

·         輸入設備:    實現計算程序和原始數據的輸入

·         輸出設備:    實現計算結果輸出

組成的聯系:

·         圖一
2012062221462127[1].jpg

·         圖二
2012090617090328[1].jpg

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         用戶打開程序

·         系統把程序代碼段和數據段送入計算機的內存

·         控制器從存儲器中取指令

·         控制器分析,執行指令,為取下一條指令做準備

·         取下一條指令,分析執行,如此重復操作,直至執行完程序中全部指令,便可獲得全部指令

 2012062221465086[1].jpg

·諾依曼機制:

·         程序存儲

·         采用2進制

計算機系統的體系結構:

·         圖一:
2012062222292451[1].png

·         圖二
2012062222300016[1].jpg


數據概述

數據信息的兩種基本方法:

·         按值表示:  要求在選定的進位制中正確表示出數值,包括數字符號,小數點正負號

·         按形表示:  按一定的編碼方法表示數據

信息的存儲單位:

·          1KB=2^10B=1024Byte

·          1MB=2^20B=1024KB

·          1GB=2^30B=1o24MB

·          1TB=2^40B=1024GB

浮點表示法:

公式:  N=2^(+-e)*(+-s)

2012062221534494[1].png

說明:

·         E為階碼  它是一個二進制正整數

·         階符(Ef)  E前的+—為階碼的符號

·         S稱為尾數它是一個二進制正小數

·         尾符(Sf)  S前的+—為尾數的符號

·         “2”是階碼E的底線

R進制表示法:

計算機中常用的進制數的表示:

進位制    二進制    八進制    十進制    十六進制  

規則       逢二進一    逢八進一      逢十進一      逢十六進一
基數       R=2      R=8      R=10     R=16
數碼       01       0…7      0…9      0…F
權        2^i       8^i       10^i       16^i
形式表示     B        Q        D         H

不同進制之間的轉化:

·         十進制與R進制轉換:
  十進制轉R進制:
    整數的轉化:    采用除R取余法,從最后一次除得余數讀取.
    小數部分的轉化:  采用乘R取整數將所得小數從第一次乘得整數讀起,就是這個十進制小數所對應的R進制小數
  R進制轉十進制:
    使用權相加,即將各位進制數碼與它對應的權相乘,其積相加,和數即為該R進制數相對應的十進制數

·         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轉化:

·          (二進制 八進制)三位并一位

·         (八進制 二進制)一位拆三位

·         (二進制 十六進制)四位并一位

·         (十六進制 二進制)一位拆四位

·         (十六進制 八進制)一位拆兩位

·         (八進制 十六進制)二位并一位

原碼,反碼,補碼,BCD:

二進制的原碼,反碼及補碼:

·         真值:  一個數的正號用“+”表示,負號用“—”表示,即為該數真值

·         機器數:  以0表示整數的符號,1表示負數的符號,并且每一位數值也用0,1表示,這樣的數叫機器數也叫機器碼

·         原碼:  數的原碼表示在機器中用符號位的01表示數的正負號,而其余表示其數本身

·         反碼:

·         對于正數其反碼與原碼相同

·         對于負數其反碼與原碼的符號位不變數值各位取反即01,10

·         補碼:

·         對于正數其補碼與原碼相同

·         對于負數補碼與原碼的符號位不變,數值各位取反,末尾加1

原碼,反碼,補碼之間的關系:

2012062221505414[1].jpg

BCD:

(十進制) 用思維二進制代碼對一位十進制數進行編碼
例:(931)10=(1001 0011 0001)2

BCD奇偶校驗碼:

十進制      BCD碼      奇校驗碼      偶校驗碼    
0
         0000       00001        00000
1
         0001       00010        00011
2
         0010       00100        00101
3
         0011       00111        00110
4
         0100       01000        01001 

二進制四則運算:

運算規則:

·         加法規則:  0+0=0;  0+1=1+0=1 1+1=1

·         減法規則:  0-0=0;  1-0=1;  1-1=0;  0-1=1

·         乘法規則:  0*0=0;  0*1=1*0=0;  1*1=1

·         除法規則:  0∕1=0;  1∕1=1

運算公式:

·         X】補+Y】補=X+Y】補

·         X-Y】補=X+(-Y)】補=X】補+-Y】補

邏輯運算:

·         定義:  實現了邏輯變量之間的運算

·         分類:

·         邏輯加法 (‘運算)

·         邏輯乘法 (‘運算)

·         邏輯否定 (‘運算)

邏輯運算:

·         :

·         運算規則:  00=0;  01=1;  10=1;  11=11—,0—假】

·         運算式:  C=AB C=A+B(只有決定某一事件條件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成立,這事件才能發生)

·         :

·         運算規則:  0∩0=0;  0∩1=0;   1∩0=0;   1∩1=1

·         運算式:  C=A∩B C=AB C=A*B(只有決定某一事件的所有事件全部具備,這事才能發生)

·         :

·         運算規則:  ō = 1;  ī = 0

·         運算式:  C=A(當決定某一事件的條件滿足時,事件不發生,反之事件發生)

·         異或:

·         運算規則:  0異或0=0;  0異或1=1;  1異或0=1;  1異或1=0

·         運算式:  C=A異或B【相同為0,不同為1

邏輯代數常用公式

·         0-1:        A+0=A;  A*0=0

·         重疊律:       A+1=1;  A*1=A;  A+A=1;  A*A=A

·         互補律:       A*(!A)=0;  A+(!A)=1

·         又拾律:       !(!A)=A

·         交換律:       A+B=B+A;  A*B=B*A

·         結合律:       A+(B+C)=(A+B)+C;  A*(B*C)=(A*B)*C

·         分配率:       A*(B+C)=A*B+A*C;  A+(B*C)=(A+B)*(A+C)

·         摩爾定律:    !(A+B)=(!A)*(!B);  !(A*B)=(!A)+(!B)


總線

定義:  連接計算機各部件之間或各計算機直接的一束公共信息線,它是計算機中傳送信息代碼的公共途徑

特點:

·         同一組總線在同一時刻只能接受一個發送源,否則會發生沖突

·         信息的發送則可同時發送給一個或多個目的地

分類:

·         傳送分類

·         串行總線  二進制各位在一條線上是一位一位傳送的

·         并行總線  一次能同時傳送多個二進制位數的總線

·         信息分類

·         數據總線  在中央處理器與內存或I/0設備之間傳送數據

·         地址總線  用來傳送單元或I/O設備接口信息

·         控制總線  負責在中央處理器或內存或外設之間傳送信息

·         對象位置分類

·         片內總線  指計算機各芯片內部傳送信息的通道<I^2C總線,SPL總線,SCI總線>

·         外部總線  微機和外部設備之間總線用了插件板一級互連<ISA總線,EISA總線,PCI總線>

·         系統總線  微機中各插件與系統板<USB總線,IEEE-488總線,RS-485總線,RS-232-C總線>

總線標準依據:  物理尺寸,引線數組,信號含義,功能和時序,工作頻率,總線協議


中央處理器

運算器組成:

·         算術邏輯單元(ALU)

·         通用寄存器組(R1 ~Rn)

·         多路選擇器(Mn)

·         標志寄存器(FR)

控制器組成:

·         時標發生器(TGU)

·         主脈沖振蕩器(MF)

·         地址形成器(AGU)

·         程序計數器(PC)

·         指令寄存器(IR)

·         指令譯碼器(ID)

總線:

·         數據總線(DBUS)

·         地址總線(ABUS)

·         控制總線(CBUS)

CPU運行原理圖:

2012062222005993[1].png

CPU主要性能指標:

·         主頻:CPU內部工作的時鐘頻率,CPU運算時工作頻率

·         外頻:主板上提供一個基準節拍供各部件使用,主板提供的節拍成為外頻

·         信頻:CPU作頻率以外頻的若干倍工作,CPU主頻是外頻的倍數成為CPU的信頻,CPU工作頻率=信頻*外頻

·         基本字長:CPU一次處理的二進制數的位數

·         地址總線寬度:地址總線寬度(地址總線的位數)決定了CPU可以訪問的存儲器的容量,不同型號的CPU總線寬度不同,因而使用的內存的最大容量也不一樣

·         數據總線寬度:數據總線寬度決定了CPU與內存輸入輸出設備之間一次數據傳輸的信息量


存儲器

定義:  計算機存儲是存放數據和程序的設備

分類:

·         主存儲器:  也稱內存,存儲直接與CPU交換信息,由半導體存儲器組成

·         輔助存儲器:  也稱外存,存放當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它與主存儲器批量交換信息,由磁帶機,磁帶盤及光盤組成

存儲層次:

2012062222125240[1].jpg

內存與外存的比較:

      主存                輔存              

類型    ROM    RAM         軟盤      硬盤     光盤  

造價    高        高         ++    低     低+

速度    快      快         ++    慢       +

容量     +      小          —           —

斷電     有      無          有     有     有

主存:

功能:

主存儲器是能由CPU直接編寫程序訪問的存儲器,它存放需要執行的程序與需要處理的數據,只能臨時存放數據,不能長久保存數據

組成:

·         存儲體(MPS):  由存儲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個儲存元件,每個元件可存一位二進制數)且每個單元有一個編號,稱為存儲單元地址(地址),通常一個存儲單元由8個存儲元件組成

·         地址寄存器(MAR):  由若干個觸發器組成,用來存放訪問寄存器的地址,且地址寄存器長度與寄存器容量相匹配(即容量為1K,長度無2^10=1K

·         地址譯碼器和驅動器

·         數據寄存器(MDR):  數據寄存器由若干個觸發器組成,用來存放存儲單元中讀出的數據,或暫時存放從數據總線來的即將寫入存儲單元的數據【數據存儲器的寬度(w)應與存儲單元長度相匹配】


    2012062222092267[1].png

主要技術指標:

·         存儲容量:  一般指存儲體所包含的存儲單元數量(N

·         存取時間(TA):  指存儲器從接受命令到讀出寫入數據并穩定在數據寄存器(MDP)輸出端

·         存儲周期(TMC):  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通常TMCTA

·         存取速率:  單位時間內主存與外部(如CPU)之間交換信息的總位數

·         可靠性:  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來描述,即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高速緩沖存儲器:

定義:  高速緩沖存儲器是由存取速率較快的電路組成小容量存儲單元,即在內存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層稱為高速緩沖存儲器

特點:  比主存快5 ~10

虛擬存儲器:  它是建立在主存輔存物理結構基礎之上,由附加硬件裝置及操作系統存儲管理軟件組成的一種存儲體系,它將主存與輔存的地址空間統一編址,形成一個龐大的存儲空間,因為實際上CPU只能執行調入主存的程序,所以這樣的存儲體系成為虛擬存儲器

ROMRAM

RAM(隨機存儲器)

可讀出,也可寫入,隨機存取,意味著存取任一單元所需的時間相同,當斷電后,存儲內容立即消失,稱為易失性

ROM(只讀存儲器)

·         定義:  ROM一旦有了信息,不易改變,結構簡單,所以密度比可讀寫存儲器高,具有易失性

·         分類:

·         固定掩模型ROM(不能再修改)

·         PROM可編程之讀存儲器(由用戶寫入,但只允許編程一次)

·         E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可用紫外線照射擦除里面內容)

·         E2PROM電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由電便可擦除里面內容)

輔存(硬盤)

說明:  是以鋁合金圓盤為基片,上下兩面涂有磁性材料而制成的磁盤

優點:  體積小,重量輕,防塵性好,可靠性高,存儲量大,存取速度快,但多數它們固定于主機箱內,故不便攜帶,價格也高于軟盤

性能指標:  轉速,超頻性能,緩存,單碟容量,傳輸模式,發熱量,容量,平均等待時間

硬盤組成圖:

2012090616115241[1].jpg

注意:

在整顆磁碟的第一個磁區特別的重要,因為他記錄了整顆磁碟的重要資訊! 磁碟的第一個磁區主要記錄了兩個重要的資訊,分別是:

·         主要啟動記錄區(Master Boot Record, MBR):可以安裝啟動管理程序的地方,446 bytes
<MBR是很重要的,因為當系統在啟動的時候會主動去讀取這個區塊的內容,這樣系統才會知道你的程序放在哪里且該如何進行啟動>

·         分割表(partition table):記錄整顆硬盤分割的狀態,64 bytes

磁盤分區表(partition table):

利用參考對照磁柱號碼的方式來切割硬盤分區! 在分割表所在的64 bytes容量中,總共分為四組記錄區,每組記錄區記錄了該區段的啟始與結束的磁柱號碼. 若將硬盤以長條形來看,然后將磁柱以直條圖來看,那么那64 bytes的記錄區段有點像底下的圖示:

2012090615550516[1].png

上圖中我們假設硬盤只有400個磁柱,共分割成為四個分割槽,第四個分割槽所在為第301400號磁柱的范圍.

由於分割表就只有64 bytes而已,最多只能容納四筆分割的記錄, 這四個分割的記錄被稱為主要(Primary)或延伸(Extended)分割槽. 根據上面的圖示與說明,我們可以得到幾個重點資訊:

·         其實所謂的『分割』只是針對那個64 bytes的分割表進行配置而已!

·         硬盤默認的分割表僅能寫入四組分割資訊<主要分割與擴展分配最多可以有四條(硬盤的限制)>

·         這四組分割資訊我們稱為主要(Primary)或延伸(Extended)分割槽

·         擴展分配最多只能有一個(操作系統的限制)

·         邏輯分割是由擴展分配持續切割出來的分割槽,如果擴展分配被破壞,所有邏輯分割將會被刪除

·         能夠被格式化后,作為數據存取的分割槽為主要分割與邏輯分割.擴展分配無法格式化

·         分割槽的最小單位為磁柱(cylinder)

·         邏輯分割的數量依操作系統而不同,Linux系統中,IDE硬盤最多有59個邏輯分割(5號到63), SATA硬盤則有11個邏輯分割(5號到15)

·         當系統要寫入磁碟時,一定會參考磁盤分區表,才能針對某個分割槽進行數據的處理

總結:

·         扇區(Sector)為最小的物理儲存單位,每個扇區為 512 bytes;

·         將扇區組成一個圓,那就是磁柱(Cylinder),磁柱是分割槽(partition)的最小單位;

·         第一個扇區最重要,里面有:(1)主要啟動區(Master boot record, MBR)及分割表(partition table) 其中 MBR 占有 446 bytes,而 partition table 則占有 64 bytes。


輸入/輸出設備

輸入設備

分類:

·         字符:  鍵盤

·         圖形:  鼠標器 , 操縱桿 , 光筆

·         模擬:  語音 , 模數轉化

·         圖像:  攝影機 , 掃描儀 , 傳真機

·         光學閱讀:  光學標記閱讀機 , 光學字符閱讀機

鍵盤分類(以接口類型):

·          PS∕2接口的

·         USB接口的

·         無線的

鼠標分類:

·          PS∕2接口 , USB接口 ( 以接口類型 )

·         機械式鼠標 , 光電式鼠標 ( 以內部構造 )

·         兩鍵鼠標 , 三鍵鼠標 ( 以按鍵數 )

語音輸入設備主要部分:  輸入器 , 模數轉換器 , 語音識別器

輸出設備

打印機:

·         分類:

·         擊打式打印機

·         原理:  利用機械動作打擊字體使色帶和打印紙相撞

·         分類:  活字式打印 , 點陣式打印

·         特點:  結構簡單,價格便宜

·         非擊打式打印機

·         原理:  用各種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印刷字符

·         分類:  激光打印機 , 噴墨式打印

·         特點:  速度快,質量高,無噪聲,但價格高

·         主要性能指標:  分辨率 , 接口類型 , 打印速度

顯示器:

·         顯示器分辨率:  屏幕上光柵的行數和列數

·         分類: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  等離子顯示器

·         主要技術指標:  像素 , 分辨率 , 屏幕尺寸 , 刷新頻率 , 點距 , 像素色彩

輸入輸出設備接口和控制方式

輸入輸出設備接口:

·         數據傳送:  串行口;  并行口;  程序型接口;  DMA型接口

·         通用性:  通用接口;   專用接口

·         功能選擇:  可編程接口;  不可編程接口

輸入輸出控制方式:

·         程序查詢方式 :
2012062222163033[1].png

·         中斷控制方式:
2012062222164092[1].jpg

·         直接存儲器存取方式

·         輸入輸出處理機方式


計算機的時標系統

時序控制方式:

同步控制方式:

·         定義 將操作時間劃分為許多時鐘周期,周期長度固定,每個時間周期完成一步操作,各頁操作應在規定時鐘周期內完成

·         優缺點

·         優點:時序關系比較簡單,控制部件在結構上易于集中,設計方便

·         缺點:在時間安排利用上不經濟

·         在同步控制方式中,都有統一的時鐘信號,各種微操作都是在這一時鐘信息的同步下完成的,稱這一時鐘信號為計算機主頻,其周期稱為時鐘周期,稱完成一個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時間為機器周期

異步控制方式:

·         定義 各項操作按其需要選擇不同的時間,不受統一時鐘周期的約束,各步操作間的銜接與各部件之間信息交換,采取應答的方式

·         優缺點:

·         優點:時間緊湊,能按不同部件,設備實際需求分配時間

·         缺點:是實際異步應答所需控制比較復雜

三級時標系統:

·         指令周期

·         機器周期

·         時鐘周期

圖像顯示:

2012062222290479[1].jpg

指令周期公式:

指令周期 = 時鐘周期*組成一個機械周期所需T的個數*組成一個指令周期所需M個數

 

原創文章,作者:Estel,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55742

(0)
EstelEstel
上一篇 2016-10-31
下一篇 2016-10-31

相關推薦

  • N25期—第一周作業

    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Linux發行版介紹 Linux哲學思想 Linux系統幾個常用命令介紹 Linux系統獲取幫助信息介紹 Linux基礎目錄介紹 計算機組成         計算機分為中央處理器,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總線等5個部分    &nbsp…

    Linux干貨 2016-12-05
  • 8.6正則表達式grep及其他文本處理命令練習

    正則表達式grep及其他文本處理命令練習 上課練習 1 1、centos 6找出ifconfig命令結果中本機的IPv4地址 [root@qzx ~]# ifconfig|head -n 2|tail -n 1|tr -s ' [:alpha:]'&…

    Linux干貨 2016-08-07
  • n28 第二周作業

    n28 第二周作業

    Linux干貨 2017-12-09
  • 數組詳解

    數組 變量:存儲單個元素的內存空間 數組:存儲多個元素的連續的內存空間,相當于多個變量的集合          數組名:整個數組只有一個名字     數組索引:編號從0開始,屬于數值索引     &n…

    Linux干貨 2016-08-24
  • Linux Basics–part6

    1、復制/etc/rc.d/rc.sysinit文件至/tmp目錄,將/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至少一個空白字符開頭的行的行首加#; tmp]# cp /etc/rc.d/init.d/rc.sysinit /tmp/rc.sysinit tmp]# vim rc.sysinit : 進入末行模式 %s@^[[:space:]]\+@#@g 2…

    Linux干貨 2017-08-24
  • Linux的文件壓縮、解壓之tar的使用

    文件的壓縮   一、壓縮、解壓縮及歸檔工具 壓縮 解壓 后綴(壓縮后) file-roller 圖形操作界面上的使用(略) compress 解壓一:uncompress 或compress -d (注:使用上面的解壓命令,實際上是在屏幕上打印解壓的文件信息,并不是真正上解壓到文件,所以需要在命令后面加上“重定向到指定的文件中”,方可完成解壓。如:…

    Linux干貨 2016-08-18

評論列表(1條)

  • 馬哥教育
    馬哥教育 2016-11-02 16:44

    博客寫得非常的好,32個贊,加油!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