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答:計算機主要有5大組件構成:
1) 計算器:用戶數據計算,主要是指CPU
2) 控制器:用于控制數據流或者指令流,控制計算機系統的各個組件的協同工作以及信息的流動,如各種控制芯片(南橋,北橋等)
3) 存儲器:用戶數據的存放,如內存
4) 輸入設備:如鍵盤,鼠標等
5) 輸出設備:如顯示器,外置的存儲設備( 硬盤,光盤,U盤等 )
2、按系列羅列Linux的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答:最主流的發行版主要有: Debian/Slackware/Redhat,我們日常最常使用的操作系統大多是上述發行版的二次再發行版,例如:基于Debian的二次發行版Ubuntu和Knopix,基于Slackware的二次再發行版S.u.S.E以及S.u.S.E的二次發行版OpenSUSE,基于Redhat的二次發行版RHEL(企業版收費版)/CentOS(企業開源免費版)以及Fadora(個人桌面版)等,上述發行版都是基于開源的Linux軟件開發,并且自身又通過不同組織或團體的二次發行,形成不同風格和使用方式的上述我們所熟知的OS。
3、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答:
a、由目的單一的小程序組成,通過使用者的組合形成一個能夠完成復雜任務的應用程序
b、一切皆為文件,幾乎所有的資源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在,包括硬件設備等
c、盡量避免捕獲用戶接口信息,也就是說Linux運行的程序大多數是不需要過多的人機交互信息,不需要反復輸入/輸出信息,運行程序命令,直接獲得反饋的結果
d、配置文件保存為純文本格式,便于編輯與查看
4、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答:
# 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命令格式
ifconfig —顯示網絡接口的信息
#ifconfig
inet X.X.X.X netmask Y.Y.Y.Y broadcast Z.Z.Z.Z
echo —回顯信息
# echo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tty –顯示當前終端類型
#tty
/dev/pts/0
startx –啟動圖像化終端
export –顯示系統環境變量
#export
declare ……
declare ……
pwd –顯示當前用戶工作目錄
#pwd
/root
history –歷史命令
#history
1 export
2 pwd
3 history
shutdown –關閉計算機
reboot –重啟計算機
hwclock –系統硬件時間
date –操作系統時間
5、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答:內建命令,help commond
外部命令,command –help
內建和外部命令都可以使用的,man command
manual手冊中分成8個章節
1–程序命令 commands (programs),一般是用戶級別的使用權限 命令路徑大多是在/bin,/usr/bin,/usr/local/bin
2–系統調用 system calls,通過kernel執行
3–庫調用 library calls
4–特殊文件(指設備文件)special files(devices),文件路徑是/dev
5–文件格式或者習慣用法 file formats and conventions
6–游戲 games
7–雜項 miscellaneous
8–系統管理命令 sysytem management commands,具有系統管理員權限的用戶可以使用 命令路徑多數在/sbin,/usr/sbin,/usr/local/sbin
9–內核 kernel (RHEL7新增)
6、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答:
/:是整個文件系統層次結構的根目錄
/bin:存放在單用戶模式可用的必要命令二進制文件,所有用戶都可用,如 cat、ls、cp等等
/boot:存放引導加載程序文件,例如kernels、initrd等
/dev:存放必要的設備文件,例如/dev/null
/etc:存放主機特定的系統級配置文件
/home:用戶的主目錄,包括保存的文件,個人配置,等等
/lib<32/64>:基本的共享庫文件,自身不能單獨運行,是由其他程序調用的。
/media:可移動的多媒體(如CD-ROMs)的掛載點。(出現于 FHS-2.3)
/mnt:臨時掛載的文件系統
/opt:可選的應用程序軟件包
/proc:以文件形式提供進程以及內核信息的虛擬文件系統,在Linux中,對應進程文件系統(procfs )的掛載點
/root:根用戶的主目錄
/sbin:必要的系統級二進制文件,比如, init, ip, mount
/srv:系統提供的站點特定數據
/tmp:臨時文件 (另見 /var/tmp). 通常在系統重啟后刪除
/usr:二級層級存儲用戶的只讀數據; 包含(多)用戶主要的公共文件以及應用程序
/var各式各樣的變量(Variable)文件,一些隨著系統常規操作而持續改變的文件就放在這里,比如日志文件,脫機文件,還有臨時的電子郵件文件
原創文章,作者:N24_shishen,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56115
內容格式把握得很好,不錯,希望你能熟知基礎命令知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