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pxe服務
pex工作過程:
客戶機從自己的pxe網卡啟動,向本網絡中的DHCP服務器請求IP地址及子網掩碼,此時DHCP服務器返回分給客戶機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并告知客戶機bootstrap文件的存放位置(該文件一般是方在一臺TFTP服務器上)客戶機向本網絡中的TFTP服務器請求bootstrap文件,客戶機取得bootstrap文件之后在本機內存中執行該文件,根據bootstrap的執行結果,通過TFTP服務器加載內核和偽文件系統,進入安裝畫面,此時可以通過FTP、HTTP、HTTPS、NFS等方式進行安裝。
在centos7系統上搭建PXE服務器:
搭建PXE服務器所有需要安裝的服務:
DHCP VSFTPD TFTP-SERVER SYSTEM-CONFIG-KICKSTART SYSLINUX
1)yum按裝pxe服務所需的服務:
2)啟動tftp服務,并設置開機自動啟動:(tftpserver 默認監聽udp的69號端口)
3)配置DHCP服務:
拷貝DHCP主配置文件模板到/etc/dhcp/dhcpd.conf
編輯DHCP的主配置文件:(dhcp 默認監聽udp的67號端口)
pxelinux.0文件由syslinux程序包提供。
啟動dhcp服務器并下次開機自啟動:
在/var/lib/dhcpd/dhcpd.leases查看dhcp服務器分配出去的地址:
本機測試dhcp服務器:
4)拷貝/usr/shar/syslinux目錄下所需文件到/var/lib/tftpboot目錄下:
mboot.c32:通過內存來引導,假設成磁盤來用;
menu.c32:用來給用戶提供可選擇的菜單;
memdisk:把內存模擬成磁盤;
chain.c32:基于鏈式方式來引導bootloader;
5)拷貝vmlinuz 、initrd.img到/var/lib/tftpboot目錄下:
vmlinuz:內核文件;
initrd.img:偽文件系統;
查看/var/lib/tftpboot目錄下復制的文件:
6)在/var/lib/tftpboot目錄下創建pxelinux.cfg目錄,并在pxelinux.cfg目錄下創建default菜單文件。
7)配置ftp服務:
在/var/ftp/目錄下創建ks目錄:
由于本地光盤鏡像已經掛載到了/misc/cd目錄下,所以我們現在使用 mount -o bind將/misc/cd/目錄綁定到/var/ftp/pub目錄上。
啟動vsftpd服務:
8)配置system-config-kickstart自動化安裝操作系統:
在基本配置里我們可以選擇安裝后的默認語言、系統口令、CPU架構、時區、填寫安裝碼等:
在安裝方法里填寫FTP的地址和鏡像的目錄位置,匿名登錄FTP,訪問的初始根目錄是/var/ftp目錄,我們需要在FTP目錄中填寫pub:
Boot loader Options選項:
在分區信息表中可以填寫自己的實際分區需求(我就簡單的分了3個分區):
在網絡配置里我們可以為客戶機配置動態IP地址和靜態IP地址:
在防火墻配置里可以選擇禁用還是啟用防火墻和SElinux:
所需軟件包的安裝:
編輯安裝后腳本文件:
在syetem-config-kickstart中配置完之后就可以保存退出了
注:點擊左上角的文件——–》點擊保存文件——》root目錄下。
拷貝/root/ks.cfg到/var/ftp/ks目錄下:
PXE服務已經搭建完畢,讓客戶機從網卡啟動,進行測試:
在centos6系統上搭建PXE服務器:
搭建PXE服務器所有需要安裝的服務:
DHCP VSFTPD TFTP-SERVER SYSTEM-CONFIG-KICKSTART SYSLINUX
1)yum按裝pxe服務所需的服務:
2)啟動tftp服務,并設置開機自動啟動:(tftpserver 默認監聽udp的69號端口)
3)配置DHCP服務:
拷貝DHCP主配置文件模板到/etc/dhcp/dhcpd.conf
編輯DHCP的主配置文件:(dhcp 默認監聽udp的67號端口)
pxelinux.0文件由syslinux程序包提供。
dhcp語法測試:
啟動dhcp服務器并下次開機自啟動:
在/var/lib/dhcpd/dhcpd.leases查看dhcp服務器分配出去的地址:
本機測試dhcp服務器:
4)拷貝/usr/shar/syslinux目錄下所需文件到/var/lib/tftpboot目錄下:
5)拷貝vmlinuz 、initrd.img、boot.msg、vesamenu、splash.jpg到/var/lib/tftpboot目錄下:
查看/var/lib/tftpboot目錄下復制的文件:
6)在/var/lib/tftpboot目錄下創建pxelinux.cfg目錄,并在pxelinux.cfg目錄下創建default菜單文件。
7)拷貝/misc/cd/isolinux/isolinux.cfg菜單模板到/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中:
8)編輯/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文件:
9)配置ftp服務:
在/var/ftp/目錄下創建ks目錄:
由于本地光盤鏡像已經掛載到了/misc/cd目錄下,所以我們現在使用 mount -o bind將/misc/cd/目錄綁定到/var/ftp/pub目錄上。
啟動vsftpd服務:
10)配置system-config-kickstart自動化安裝操作系統:
在基本配置里我們可以選擇安裝后的默認語言、系統口令、CPU架構、時區、填寫安裝碼等:
在安裝方法里填寫FTP的地址和鏡像的目錄位置,匿名登錄FTP,訪問的初始根目錄是/var/ftp目錄,我們需要在FTP目錄中填寫pub:
Boot loader Options選項:
在分區信息表中可以填寫自己的實際分區需求(我就簡單的分了3個分區):
在網絡配置里我們可以為客戶機配置動態IP地址和靜態IP地址:
在防火墻配置里可以選擇禁用還是啟用防火墻和SElinux:
所需軟件包的安裝:
編輯安裝后腳本文件:
在syetem-config-kickstart中配置完之后就可以保存退出了
注:點擊左上角的文件——–》點擊保存文件——》root目錄下。
拷貝/root/ks.cfg到/var/ftp/ks目錄下:
PXE服務已經搭建完畢,讓客戶機從網卡啟動,進行測試:
原創文章,作者:zhengyib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6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