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章中,我們談到了網絡協議以及TCP傳輸層說明,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序列號和確認好有什么區別之外,以及基本的網絡命令。
1、序列號和確認號有什么區別?
發送方與接收方的發送請求,把SYN設置為1,TCP報文出去都有個號碼,隨機生成稱為序列號,把報文發出來,接收方收到后回應 SYN=1
ACK=1
讓確認號有效,在sn序列號上加1,意思是報文收到,可以在原100上發101,接收方也可以生成序列號300號的報文,發給發送方。
2、網絡功能
對于Linux而言,網絡功能是內核的組成部分,整個系統分為兩個層次,用戶層次和內核層次,或者叫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像網絡功能和文件系統都屬于是內核空間,所以在內核中有的TCP/IP協議棧是在內核中生效,只不過在用戶空間中配置而已,開機時內核啟動網絡功能讀取配置文件設置的IP。
我們有時候還要設置路由,Linux也可以是路由,也能用來接收條目信息,多裝幾塊網卡,當主機接入網絡時需要配置IP、子網掩碼、網關、主機名、DNS服務器地址,(Linux可以最多配置3個)不過注意的是,第一個解析不了的話,不會找第二個解析,而是第一個不在線,才會找第二個解析。這一套可以用DHCP來獲取(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客戶端去配置DHCP一旦沒有沒有這個服務器的話,或者獲取不到怎么辦?獲得不到的話會隨機生成一個地址是169差不多的那么一網段,但這個網絡最起碼能保證這個范圍內的本地通信,沒有網關,這種是自動地址,而且是隨機獲得的。
2.1Linux的網卡命名方式
Linux網絡屬于內核,地址屬于內核雖然配置在網卡上,因此,只要當前ping的時候,無論從那個網卡進來,都能夠ping通。在網卡上還有一個lo口,那是用于本地環回鏈路的,對于每一個網絡接口都有一個網卡的名稱,以太網網卡通常是eth開頭,后面0、1、2、3進行標識。不過在CentOS7中做了很大的改變,在CentOS6之前,網絡接口連續號碼命令:eth0、eth1等,當增加或刪除網卡時,名稱可能發生變化。
CentOS7使用基于硬件,設備拓撲和設置類型命令
2.1.1網卡命名機制
systemd對網絡設備的命令方式:
a、如果Firewall或BIOS為主板上集成的設備提供的索引信息可用,且可預測則根據此索引進行命令,例如eno1。
b、如果Firewall或BIOS為PCI-E擴展槽所提供的索引信息可用,且可預測,則根據此索引進行命令,例如en1。
c、如果硬件接口的物理位置信息可用,則根據此信息進行命名,例如enp2s0。
d、 如果用戶顯式啟動,也可根據MAC地址進行命名,enx2387a1dc56。
e、上述均不可用時,則使用傳統命名機制。
3、網絡命令
命令:ifocnfig,這個命令真的是太古老了。
ifconfig是一個用來查看、配置、啟用或禁用網絡的一個命令,極其常用??梢杂眠@個工具臨時性的配置網卡的IP地址、掩碼、網關等,配置完成之后就會立即生效,但并不會永久生效。
常用的參數選項:
up 啟動指定的網卡 down 關閉指定的網卡 -a 顯示全部接口信息
示例:
# ifconfig 查看已激活的網卡設備 # ifconfig -a 查看所有的網卡,包括未激活的 # ifconfig eth0 顯示eth0的網卡信息 # ifconfig eth0 down 關閉eth0網卡 # ifconfig eth0 up 開啟eth0網卡
命令:route。
route命令對內核進行操作。它主要通過已用ifconfig程序配置好的接口來指定的主機或網絡設置靜態路由。
常用的參數選項:
-n 以數字形式顯示 -net 路由目標為網絡 -host 路由目標為主機 del 刪除一條路由 add 添加一條路由
示例:
# route 顯示當前路由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0.0 * 55.255.255.0 U 0 0 0 eth0 default 192.168.0.1 0.0.0.0 UG 0 0 0 eth0 #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0.1 刪除默認網關 #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0.1 添加默認網關 # route add -net 192.168.2.0 netmask 255.255.255.0 dev eth0 增加一條路由 # route add -net 192.168.2.0 netmask 255.255.255.0 reject 屏蔽一條路由 # route add -host 192.168.0.2 gw 192.168.0.1 所有去往192.168.0.2的數據包發往網關地址192.168.0.1
4、配置文件
IP、MASK、GW、DNS相關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FACE
路由相關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IFACE
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FACE配置文件中,可以添加以下配置內容:
DEVICE=: 關聯的設備,要與文件名保持一致 BOOTPROTO={static|none|dhcp|bootp}:引導協議,要使用靜態地址,使用static或none以及dhcp表示使用dhcp服務器獲取地址 IPADDR=: IP地址 ONBOOT=:是否開機時啟動 HWADDR=: 硬件地址,與硬件中的地址保持一致 GATEWAY=:設置默認網關 DNS1=:設置DNS服務器1的地址(默認有三個)
注意:在配置文件中寫的話,不會立即生效,重啟網絡服務或主機就會生效。
原創文章,作者:劉 祥宇,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6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