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計算機由硬件與軟件組成
硬件
1、運算器
運算器位于cpu核心,與控制器一同組成了cpu,是計算機運算核心,這些運算除了常規的算術運算之外,還包括能進行“邏輯判斷”的邏輯處理能力。
2、控制器
為計算機的控制中樞,與運算器一同組成整個中央處理器,它指揮計算機各部分協調地工作,保證計算機按照預先規定的目標和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及處理。
3、存儲器
存儲器,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存放應用程序及所有數據信息,存在頻繁的I/O請求,往往是一臺運行中計算機的運算短板。
4、輸入設備
將輸入的信息裝換成計算機可以理解數字信號,通過輸入設備將文字、字符、控制命令等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中。常見的有鍵盤,數標,光驅等。
5、輸出設備
將用戶輸入的信息或者計算機處理完的數據通過輸出設備進行展示或輸出,常見的有顯示器,刻錄機等。
軟件
1、系統軟件
是指控制和協調計算機及外部設備,支持應用軟件開發和運行的系統,是無需用戶干預的各種程序的集合,主要功能是調度,監控和維護計算機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件,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常見如操作系統。
2、應用軟件
不是系統運行所必要的組件,往往為第三方開發為了實現某一種功能而所應用的軟件,為了擴展計算機應用領域而采用的軟件,如office,email等等。
二、linux發行版
Linux操作系統誕生于1991 年10 月5 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時間),創始人:林納斯·托瓦茲。Linux 操作系統的誕生、發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五個重要支柱:UNIX 操作系統、MINIX 操作系統、GNU計劃、POSIX 標準和Internet 網絡。Linux這個詞本身只表示Linux內核,但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整個基于Linux內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種工具和數據庫的操作系統,所以我們更應該稱之為GNU/Linux??傊甃inux的誕生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到目前為止Linux已經是目前在服務器領域不可撼動的王者。
Linux從發展得益于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讓無數人苦于昂貴的操作系統版權費用時,得到了一個偌大的驚喜。隨之而來的世界各地的優秀程序員,為Linux貢獻代碼和應用,使Linux在百家爭鳴的操作系統時代異軍突起。然而那時的Linux不是每個人都操作的來的系統,Linux開源,而所有的程序應用也開源,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編譯源碼來使用Linux,所以那時的Linux還是少數人的系統。
為了能夠讓更多人使用Linux,Linux發行版誕生,Redhat發布了以GNU/Linux為核心的Linux發行版,目前Redhat也是世界上應用最多的Linux操作系統,隨之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Linux的發現版的誕生,才出現了現在我們有選擇Linux發行版的機會。
目前主流Linux發行版本:redhat,centos,frdora,opensuse,ubuntu,debian,arch,gentoo
(1) readhat,centos,frdora 都是以redhat旗下的發行版本,centos為redhat的社區版本,frdora有更多更新的功能。
(2) debian,ubuntu ubuntu是debian的二次發行版本,起先因華麗的桌面而被人熟知,其發展趨勢正往服務器端發展。
(3) opensuse opensuse是SUSE的二次發行版本,但其知名度已超過SUSE。
(4) gentoo 是linux世界中最年輕的發行版,正是年輕gentoo吸收前面發行版本的優點,但使用起來不如已經成熟的發行版好用
(5)arch Arch Linux(或稱Arch)是一種以輕量簡潔為設計理念的Linux發行版,秉承簡潔、優雅、正確和代碼最小化的設計宗旨。
三、linux哲學思想
(1)一切皆文件
是 Unix/Linux 的基本哲學之一。不僅普通的文件,目錄、字符設備、塊設備、 套接字等在 Unix/Linux 中都是以文件被對待。
(2)由眾多的單一的程序完成一件比較復雜的工作,一個程序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好他。
程序和可執行文件不會太復雜,這樣才能保證了linux內核的高效運行,復雜的任務可以通過連接多個簡單的程序實現,這樣的開發哲學也越來越被別的程序設計采用。
(3)盡量避免與用戶交互
為了后期的自動化執行,避免與用戶交互,以達到高效執行工作。
(4)使用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
linux所有的配置文件都存放在文本配置文件當中,無論什么配置修改都只需修改其配置文件即可,配置文件時只需任意一款文本編輯器修改即可。
四、基本命令的使用
(1)ifconfig是linux中用于顯示或配置網絡設備的命令:
最新的centos 7默認不支持該命令,需要安裝net-tools包
ifconfig -a 顯示全部網絡設備的接口,包括未激活
ifconfig eth0 顯示特定網卡eth0的信息
ifconfig eth0 down | ifdown eth0 關閉網卡eth0
ifconfig eth0 up | ifup eth0 開啟網卡eth0
ifconfig eth0 192.168.10.1 netmask 255.255.255.0 臨時修改eth0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
ifconfig eth0:0 192.168.10.2 netmask 255.255.255.0 在eth0上再增加一個ip
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xx:xx:xx:xx:xx 零時修改網卡的mac地址,可以騙過局域網的ip地址綁定
(2)echo 在終端打印出信息
-n 不要在最后自動換行
-e 若字符串中出現以下字符串,則特別加以處理,而不會將它當成一般文字輸出:
\a 發出警告聲
eg:echo -e "Linux \a"
Linux 會發出警告聲音
\b 刪除前一個字符
eg:echo -e "Linux\b"
Linu
\c 最后不加上換行符號
eg:echo -e "Linux\c"
Linux 不換行
\f 換行但光標仍舊停留在原來的位置,垂直制表符
eg:echo -e "Linu\fx"
Linu
x
\n 換行且光標移至行首
eg:echo -e "Linux\n"
Linux 換行
\r 光標移至行首,但不換行
eg:echo -e "Linu\rx"
xLinux
\t 插入水平制表符
eg:echo -e "Linu\tx"
Linu x 中間隔一個tab健
\v和\f相同
(3)tty 查看當前使用的終端設備
/dev/console:物理終端
/dev/tty#: 虛擬終端,#取值為[1,6]
/dev/pts/#: 偽終端
/dev/ttyS#: 串行終端
(4)startx 啟動圖形桌面終端
(5)export 設置或顯示環境變量,設置全局環境變量
-n 刪除指定變量
(6) pwd 打印出當前的工作目錄
(7) history 顯示命令歷史
n: 數字,要列出最近的n筆命令列表
-c:將目前的shell中的所有history內容全部消除
-w:將目前新增的history的內容寫入 $HISTFILE中
-r:將$HISTFILE的內容讀到目前這個shell的history記憶中
當退出一個終端的時候,該終端的history記錄在~/.bash_history
當關機的時候,history的記錄會被保存到~/.bash_logout
雖然history命令的用途確實很強大,但是這往往需要擔心安全問題,所以有些系統變量需要按照自己作出修改。
HISTSIZE 系統最多可以記錄的命令數
HISTFILE 保存命令的文件
HISTFILESIZE 保存命令歷史的大小
(8) shutdown 關機命令
-h 關閉電源
-r 重啟
-n 強行關機,不向init進程發送信號
-k 模擬關機,向登錄者發送關機警告
-t <秒> n秒后關機
-c 取消關機
(9) poweroff 關機命令
(10)halt 關機命令
其實就是調用shutdown -h
(11)reboot 重啟命令
(12)hwclock 顯示硬件時鐘
hwclock -w 將系統時鐘同步到硬件時間
hwclock -s 將硬件時間同步到系統時間
(13) date 顯示系統時間
%H:小時(0-23)
%I:小時(01-12)
%M:分
%S:秒
%s:時間戳
%Y:年
%m:月
%d:日
eg:date +“%Y-%m-%d %H:%M:%S”
date -d "2016-12-2 16:28:08" +%s 轉換成時間戳
date -d @1480667288 +“%Y-%m-%d %H:%M:%S” 時間戳轉換
五、man 文檔的使用
man文檔共分9個部分:
1)表示用戶命令和守護進程
2)表示系統調用和內核服務
3)一些常用的函數與函數庫,大部分為c的函數庫
4)設備文件的說明,通常在/dev下的文件
5)配置文件或者是某些文件的格式
6)表示游戲
7)雜項
8)系統管理員可用的管理命令
9)跟kernel相關的文件
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有1,5,8的文檔
需要查看特定章節的文檔可使用:
man [1-9] [command | filename]
六、FHS文件系統層次化標準
/bin 系統有很多放置執行文件的目錄,但/bin比較特殊,因為/bin放置的是在單用戶模式下還能被操作的命令。
/boot 這個目錄主要放置開機使用到的文件,包括linux內核文件以及開機菜單與開機所需要的配置文件。
/dev 在linux系統上,任何設備與接口設備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與這個目錄當中。
/etc 系統主要的配置文件幾乎都放置在這個目錄下,這個目錄下的可以讓一般用戶查詢,但是只有root有權利修改。
· /home 這是系統默認的用戶文件夾,當創建一個一般用戶賬號,默認會在此目錄下創建一個家目錄。
/lib 系統的函數庫,在/lib放置的則是在開機時會用到的函數庫,以及/bin和/sbin下命令會調用的函數庫。
/media 可放置的就是可刪除的設備,包括軟盤,光盤,dvd等設備都暫時掛載與此。
/mnt 如果需要暫時掛載某些額外的設備,一般都建議可以放置這個目錄下。
/opt 這是給第三方軟件放置的目錄。
/root 系統管理員的主文件夾。
/sbin 這些命令只有系統管理員(root)才可以使用的,里面包括開機,修復,還原系統所需要的命令。
/srv 存放一些網絡服務啟動之后,這些服務所需要的用到的數據目錄。
/tmp 這是讓一般用戶或者是正在執行的程序暫時放置的地方,這個目錄任何用戶都可以訪問。
/usr 這是‘UNIX Software Resource’的縮寫,也就是'UNIX操作系統軟件資源'所放置的目錄,放置第三方軟件的數據。
/var 在正常運行的系統中其內容不斷變化的文件,如日志,臨時郵件,計劃任務等。
/proc 這個目錄本身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它放置的數據都是在內存中,例如系統內存,內核,進程,外部設備的狀態及網絡狀態。
/sys 這個目錄其實跟/proc非常類似,也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主要也是記錄與內核相關的信息。
FHS參考文檔:http://www.pathname.com/fhs/
原創文章,作者:N25_隨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61570
總結的很好,有例子有說明,加油 。 圖畫的很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