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組成及其功能
計算機由硬件和軟件組成,他們構成計算機系統
-
硬件:構成計算機的物理裝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
中央控制器(CPU):由控制器、運算器、寄存器和緩存組成。cpu的主頻越高和緩存越大性能越好。主頻是中央處理器時鐘的頻率,通常以兆赫茲(MHZ)為單位。緩存:可以進行高速數據交換的存儲器,它優先于內存與CPU交換數據,因此速度極快,所以又被稱為高速緩存。
-
內存儲器:簡稱內存,主要用于存儲計算機當前工作中正在運行的程序、數據等,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RAM: 主要用來隨時存儲計算機中正在進行處理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讀可寫,重啟后丟失。只讀存儲器(ROM):它存儲的信息一般由計算機廠家確定,通常是計算機啟動時的引導程序、系統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等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只能讀取,不能修改。重起后不會丟失。
-
外存儲器:功能:主要用來存放需要保存的信息。如:軟磁盤、光盤、U盤、硬磁盤。
-
IO設備:輸入設備將各種信息(如文字、數字、聲音、圖象等)傳送到計算機中;輸出設備:顯示向計算機輸入的內容和計算機處理的結果。
-
軟件:由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
系統軟件:系統軟件是一種綜合管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資源,為用戶提供工作環境和開發工具的軟件。系統軟件主要有操作系統和程序設計語言兩類。 操作系統:DOS、Windows、Unix、Linux……程序設計語言:C、JAVA、C#、C++、VB …… 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的大管家,它負責管理和控制計算機各個部件協調一致地工作,是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統軟件。一臺計算機必須安裝了操作系統才能正常工作。
-
應用軟件:應用軟件是計算機用戶為了解決某些具體問題而編制的軟件。 有了應用軟件,才能在計算機上畫圖、寫文章,制作多媒體報告、玩游戲等。
二、linux的發行版
-
Redhat系列,包括RHEL(Redhat企業版收費版本)、Fedora Core(桌面版免費版本)、CentOS(RHEL的社區克隆版本,免費)。這個版本的特點就是使用人群數量大,資料非常多。
-
Debian系列,包括Debian、Ubuntu、mint等。最遵循GNU規范的Linux系統,最具特色的是apt包管理方式,在二進制文件發行方式中,APT應該是最好的。Debian的資料也很豐富。
-
Gentoo:基于Linux的自由操作系統,能為幾乎任何應用程序或需求自動地作出優化和定制,哲學是自由和選擇。Portage是Gentoo的核心和特色。
-
LFS(Linux From Scratch)就是一種從網上直接下載源碼,從頭編譯LINUX的安裝方式。它不是發行版,只是一個菜譜,告訴你到哪里去買菜(下載源碼),怎么把這些生東西( raw code) 作成符合自己口味的菜肴──個性化的linux,不單單是個性的桌面。
三、linux的哲學思想
-
一切皆文件,不僅普通的文件,目錄、字符設備、塊設備、 套接字等在 Unix/Linux 中都是以文件被對待。
-
由眾多目的單一的小程序組成,一個程序只做一件事,并且要好:想達成一個目的可以由眾多命令組成,一個命令只有單一功能。組合小程序就能完成復雜功能。
-
盡可能避免跟用戶交互;
-
使用文本文件保存配置信息;一切皆文本的體現,以及便于方便改變和配置程序。
四、linux命令介紹
-
ifconfig
用于顯示網絡接口信息如:ip地址、掩碼、已接收報文數等,以及修改接口配置等,只用于當前狀態,重啟后配置丟失,需要的話可以寫入配置文件。
基本用法:ifconfig interface options
# ifconfig eth0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C:29:96:0F:06 inet addr:192.168.0.111 Bcast:192.168.0.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0c:29ff:fe96:f06/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8576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8856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30516557 (29.1 MiB) TX bytes:1495144 (1.4 MiB)
-
echo
功能是在顯示器上顯示一段文字,把變量的內容顯示出來。
基本用法:echo $variable
參數:-n 不要在最后自動換行
-e 若字符串中出現以下字符,則特別加以處理,而不會將它當成一般字符
# echo $PATH /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root@test ~]# echo -n "hello\n" hello\n[root@test ~]# [root@test ~]# echo -ne "hello\n" hello [root@test ~]#
-
tty
用于顯示用戶當前終端類型
# tty /dev/pts/1
-
startx
啟動圖形化界面
-
export
顯示當前環境變量;把本地變量聲明至環境變量中。
用法:
-
export name=value;
-
name=value
export name
-
# export TESTNAME=natasha # export | grep TESTNAME declare -x TESTNAME="natasha"
-
pwd
顯示當前目錄
-
history
顯示當前用戶的歷史操作記錄
用法:
-c: 清空命令歷史;
-d offset:刪除指定命令歷史
-r: 從文件讀取命令歷史至歷史列表中;
-w:把歷史列表中的命令追加至歷史文件中
!#:再一次執行歷史列表中的第#條命令;
!!:再一次執行上一條命令;
!STRING:再一次執行命令歷史列表中最近一個以STRING開頭的命令
-
shutdown
關機或者重啟
shutdown [OPTIONS…] [TIME] [WALL…]
OPTIONS:
-h: halt
-r:reboot
-c:cancel
-
poweroff
關機
-
reboot
重啟
-
hwclock
顯示設定系統硬件時鐘
-s, –hctosys:以硬件為準,把系統調整為與硬件時間相同;
-w, –systohc:以系統為準,把硬件時間調整為與系統時鐘相同;
-
date
系統時鐘顯示當前時間
date [option] [+format]
%F 完整日期格式,等價于 %Y-%m-%d
%T 時間,等于%H:%M:%S
%Y 年份
%m 月份(01-12)
%d 按月計的日期(例如:01)
%H 小時(00-23)
%M 分(00-59)
%S 秒(00-60)
[root@director ~]# date +%Y-%m-%d 2016-11-28 [root@director ~]# date "+%Y-%m-%d" 2016-11-28 [root@director ~]# date "+%H:%M:%S" 22:38:05 [root@director ~]# date "+%Y-%m-%d %H:%M:%S" 2016-11-28 22:38:13 [root@director ~]# date "+%Y_%m_%d %H:%M:%S" 2016_11_28 22:38:23 [root@director ~]# date -d today 2016年 11月 28日 星期一 22:38:40 CST
五、linux獲取幫助信息
-
help Commond
適用于內部命令
# type cd cd is a shell builtin # help cd # type ls ls is aliased to `ls --color=auto' # help ls -bash: help: no help topics match `ls'. Try `help help' or `man -k ls' or `info ls'
-
Command –help/-h
適用于外部命令
# ls --help
-
三、man Command
man手冊章節
-
所有用戶可以使用的命令
-
系統內核調用,不是每個命令都有系統調用(如:man 2 read)
-
庫調用
-
特殊文件,如:/dev/tty1
-
文件格式(命令配置文件的語法,如:man 5 passwd)
-
游戲相關
-
雜項
-
管理員命令,如:fdisk
man的用法參考vim中命令模式
控制命令:
Space, b 向后,向前翻頁
Enter, k 向后,向前翻行
Ctrl+d, Ctrl+u 向后,向前翻半行
q 退出
六、linux發行版目錄介紹
/bin:所有用戶可用的基本命令程序文件;
/sbin:供系統管理使用的工具程序;
/boot:引導加載器必須用到的各靜態文件:kernel, initramfs(initrd), grub等;
/dev:存儲特殊文件或設備文件;設備有兩種類型:字符設備(線性設備)、塊設備(隨機設備);
/etc:系統程序的配置文件,只能為靜態;
/home:普通的家目錄的集中位置;一般每個普通用戶的家目錄默認為此目錄下與用戶名同名的子目錄,/home/USERNAME;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lib:為系統啟動或根文件系統上的應用程序(/bin, /sbin等)提供共享庫,以及為內核提供內核模塊
/lib64:64位系統特有的存放64位共享庫的路徑;
/media:便攜式設備掛載點,cdrom, floppy等;
/mnt:其它文件系統的臨時掛載點;
/opt:附加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可選路徑;
/srv:當前主機為服務提供的數據;
/tmp:為那些會產生臨時文件的程序提供的用于存儲臨時文件的目錄;可供所用戶執行寫入操作;有特殊權限;
/usr:全局共享的只讀數據路徑;
/usr/local:讓系統管理員安裝本地應用程序;也通常用于安裝第三方程序;
/var:存儲常發生變化的數據的目錄;
/proc:基于內存的虛擬文件系統,用于為內核及進程存儲其相關信息;它們多為內核參數
/sys:sysfs虛擬文件系統,作用在于為管理Linux設備提供一種統一模型的的接口
原創文章,作者:N25_Nva,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61675
可以使用圖的方式將后半部分畫出來,并能就明1,2,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