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計算機的組成及其功能
計算機是由CPU,控制器,RAM,輸入設備,輸出設備組成的
2、按系列羅列Linux的發行版,并描述不同發行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現如今主流的LINUX發行版系列主要有: Debian,Slackware,Redhat,這些發行版都是基于GUNLinux開發的,不過是由不同的組織或團體開發并發行的。
3、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解釋性描述
Linux的哲學思想是一切皆為文件,幾乎所有的資源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在,包括硬件設備等,配置文件保存為純文本格式。
4、說明Linux系統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詳細介紹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應的示例來闡述
ifconfig —顯示網絡接口的信息
#ifconfig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C:29:E6:33:9B
inet addr:192.168.1.252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0c:29ff:fee6:339b/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126675957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3782272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10054922953 (9.3 GiB) TX bytes:10285144138 (9.5 GiB)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
UP LOOPBACK RUNNING MTU:65536 Metric:1
RX packets:1796137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796137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1041626331 (993.3 MiB) TX bytes:1041626331 (993.3 MiB)
echo —打印回顯信息
# echo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tty –顯示當前終端類型
#tty
/dev/pts/0
startx –啟動圖像化終端
export –顯示系統環境變量
#export
declare -x CVS_RSH="ssh"
declare -x G_BROKEN_FILENAMES="1"
declare -x HISTCONTROL="ignoredups"
declare -x HISTSIZE="1000"
declare -x HOME="/root"
pwd –顯示當前用戶工作目錄
#pwd
/root
history –歷史命令
#history
1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2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3 ifconfig
4 vi /etc/selinux/config
shutdown –關閉計算機
reboot –重啟計算機
hwclock –系統硬件時間
#hwclock
Mon Dec 5 11:38:03 2016 -0.346561 seconds
date –操作系統時間
#date
Mon Dec 5 11:38:33 CST 2016
5、如何在Linux系統上獲取命令的幫助信息,請詳細列出,并描述man文檔的章節是如何劃分的
內建命令,help commond
外部命令,command –help
內建和外部命令都可以使用的,man command
manual手冊中分成8個章節
1章節:與用戶命令有關
2章節:與系統調用有關
3章節:與庫調用有關
4章節:與特殊文件有關(/dev/tty1)
5章節:與文件格式有關(命令的配置文件的語法),如:#man 5 passwd
6章節:與游戲相關
7章節:雜項
8章節:與管理員相關(#man fdisk)
6、請羅列Linux發行版的基礎目錄名稱命名法則及功用規定
/:是整個文件系統層次結構的根目錄
/bin:存放在單用戶模式可用的必要命令二進制文件,所有用戶都可用,如 cat、ls、cp等等
/boot:存放引導加載程序文件,例如kernels、initrd等
/dev:存放必要的設備文件,例如/dev/null
/etc:存放主機特定的系統級配置文件
/home:用戶的主目錄,包括保存的文件,個人配置,等等
/lib:基本的共享庫文件,自身不能單獨運行,是由其他程序調用的。
/media:可移動的多媒體(如CD-ROMs)的掛載點。(出現于 FHS-2.3)
/mnt:臨時掛載的文件系統
/opt:可選的應用程序軟件包
/proc:以文件形式提供進程以及內核信息的虛擬文件系統,在Linux中,對應進程文件系統(procfs )的掛載點
/root:根用戶的主目錄
/sbin:必要的系統級二進制文件,比如, init, ip, mount
/srv:系統提供的站點特定數據
/tmp:臨時文件 (另見 /var/tmp). 通常在系統重啟后刪除
/usr:二級層級存儲用戶的只讀數據; 包含(多)用戶主要的公共文件以及應用程序
/var各式各樣的變量(Variable)文件,一些隨著系統常規操作而持續改變的文件就放在這里,比如日志文件,脫機文件,還有臨時的電子郵件文件
原創文章,作者:sd397732,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62701
總結的很好,下次要加一例子說明就更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