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網絡?
是指將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和周邊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軟件的支持下,實現資源的共享和數據的整個系統。
網絡的特征:
速度 成本 安全性 可用性 可擴展性 可靠性 拓撲
OSI模型;
7 應用層 網絡進程訪問應用層
6 表示層 數據表示
5 會話層 主機間通信
4 傳輸層 端到端鏈接 TCP / UDP (端口號)
3 網絡層 數據傳輸 IP (原IP地址,目標IP地址)
2 數據鏈路層 訪問介質 ARPA / ethernet (源MAC地址,目標MAC地址)
1 物理層 二進制傳輸
發送方:數據從上層向下層走,是數據的封裝過程
接收方:數據從下層向上層走,是數據的解封裝過程
因為只有本層才可以讀取本層的報頭,所以達到一個同層對等通信的效果
IP地址:
32bit 以點分十進制形式表示
Ip地址分為網絡部分和主機部分
A類IP 第一個比特是0 默認子網掩碼為:255.0.0.0 默認網絡部分是前8bi,,后24bit 是主機部分
B類IP 前兩個比特是10 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0.0 默認網絡部分是前16bit,后16bit 是主機部分
C類IP 前三個比特是110 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默認網絡部分是前24bit,后8bit 是主機部分
D類IP 前四個比特是 1110 組播地址 224.0.0.0 – 239.255.255.255
E類IP 前四個比特是 1111 實驗地址
私有地址范圍(RFC1918):
A類:10.0.0.0 – 10.255.255.255
B類:172.16.0.0 – 172.31.255.255
C類:192.168.0.0 – 192.168.255.255
特殊地址:
0.0.0.0 無IP地址
255.255.255.255 廣播地址
127.0.0.0 – 127.255.255.255 本地地址
IP地址中主機部分全0 是本網絡的網絡地址
IP地址中主機部分全1 是本網絡的廣播地址
TCP:
-
面向連接的協議:在傳輸用戶數據前,先要建立連接
(TCP的三次握手) - 錯誤檢查
- 數據包序列化
- 可靠性傳輸:發送的數據需要接受者提供確認,通過報頭中的序列號和確認號來完成。
- 數據恢復功能
UDP
§ 屬無連接協議
§ 提供有限的錯誤檢查
§ 提供盡力傳輸
§ 不具備數據恢復功能
UDP報頭比TCP報頭字簡單,功能少,但傳輸效率高
三層對應四層 看IP報頭中的 protocol字段 6 = TCP , 17 = UDP
四層對應應用層 看TCP和UDP報頭中的端口號,不同端口號對應不同應用程序
交換機和HUB(集線器)不能隔絕廣播路由器可以隔絕廣播。
原創文章,作者:shewei,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7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