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linux
1、在windows中通過盤符區分文件存放位置,而linux中沒有盤符之說,只有文件和文件夾 2、在linux中,萬物從根開始,沒有后綴之說
二、文件系統的目錄結構
/:根目錄 /boot:系統啟動的相關配置文件 /dev:設備文件 塊設備:隨機訪問,數據塊為單位 字符設備:線性訪問,按字符為單位 設備號:主設備號(major)和次設備號(minor) /etc:系統主配置文件主目錄 /home:普通用戶的家目錄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lib:系統庫文件主目錄 靜態庫,-a 動態庫,-dll,-so(shared object) /lib/modules:內核模塊文件 /media:系統自動掛載目錄 /mnt:用戶手動掛載目錄 /opt:可選目錄,第三方程序的安裝目錄 /proc:系統進程目錄 /tmp:臨時文件,/var/tmp /var:系統配置文件主目錄 /bin:存放系統啟動文件及其內核 /usr:存放源碼包及其系統幫助文檔存放目錄 /sys 用來反饋系統進程中間所反映的數據
文件系統用來規定每個分區上存儲單個文件的大小范圍 win:FAT32(4G) NTFS(2T) Linux: ext2/3/4(100T) XFS(16E) G->T->P->E
文件名由字母、數字、下掛線、圓點等組成
文件類型有:
普通文件 - (黑色) 目錄文件 d (藍色) 鏈接文件 l (淡藍色) 特殊文件 c、b (黃色) 紅色為軟件包,綠色為可執行文件
文件權限:
在linux中,創建一個文件的默認權限為644,文件夾的默認權限為755 普通用戶創建文件的默認權限為664,文件夾為775
文件類型 所有者 所屬組 來賓 文件所有者 文件所屬組 -表示普通文件 rw-表示所有者的權限 r--表示所屬組權限 r--其他用戶的權限 r:讀 w:寫 r:執行 4 2 1 u:所有者 g:所屬組 o:其他用戶 a:所有用戶
三、簡單命令
1、help:幫助手冊
內部命令使用help獲取幫助文檔,使用格式為help COMMAND 外部命令獲取幫助信息使用格式為COMMAND --help
2、man:命令手冊
使用格式為 man COMMAND whatis COMMAND 查看命令在幫助手冊的哪個章節
章節: 1、用戶命令(/bin,/usr/bin,/usr/local/bin) 2、系統調用 3、庫調用 4、特殊文件(設備文件) 5、文件格式(配置文件的語法) 6、游戲 7、雜項(Miscellaneous) 8、管理命令(/sbin, /usr/sbin,/usr/local/sbin) 9、Linux內核API MAN幫助手冊中的章節說明 NAME:命令名稱及功能簡要說明 SYNOPSIS:用法說明,包括可用的選項 <>:必選 []:可選 ...:可以出現多次 |:多選一 {}:分組 DESCRIPTION:命令功能的詳盡說明,可能包括每一個選項的意義 OPTIONS:說明每一個選項的意義 FILES:此命令相關的配置文件 BUGS:報告 EXAMPLES:使用示例 SEE ALSO:另外參照 man命令的配置文件:/etc/man.config /etc/man_db.conf MANPATH /PATH/TO/SOMEWHERE:指明新手冊文件搜索位置 man -M /PATH/TO/SOMEWHERE COMMAND:到指定位置下搜索COMMAND命令的手冊頁并顯示 man [章節] keyword 查看man手冊頁 man -a keyword 列出所有幫助 man -k keyword 列出所有匹配的選項 man -w [章節] keyword 打印man幫助文檔的路徑 man使用操作: 向后翻一屏:space 向前翻一屏:b 向后翻一行:enter 向前翻一行:k 向后翻半屏:d 向前翻半屏:u 1G:回到文件手部 G:翻至文件尾部 查找: /KEYWORD :向后搜索 n:下一個 N:前一個 ?KEYWORD :向前搜索 n:下一個 N:前一個
3、type:查找命令屬于外部命令還是內部命令
type -a cmd:顯示所有命令存放路徑(內部和外部命令) type -P cmd:顯示外部命令的存放路徑

并且內部命令優先級高于外部命令
4、screen:新建會話窗口
新建screen會話 screen -S [SESSION] 加入screen會話 screen -x [SESSION] 退出并關閉screen會話 exit 剝離當前screen會話 ctrl+a,d 顯示所有已經打開的screen會話 screen -ls 恢復某screen會話 screen -r [SESSION]
5、date:查看日期
date MMDDHHmmYYYY.ss 修改時間 timedatectl 設置時區 list-timezones:列出所有時區 set-timezone 設置時區 修改時區配置文件: /etc/localtime /usr/share/zoneinfo date:顯示系統時間 clock或hwclock顯示硬件時間 hwclock -s:以硬件時間為標準修改系統時間 hwclock -w:以系統時間為標準修改硬件時間
6、hash:查看hash表(表中記錄了查找到并執行過的命令,即緩沖中記錄的命令)
作用就是為了記錄或顯示程序的位置 hash:顯示緩沖中的命令信息,不顯示別名 -d:表示清空指定的命令的緩存 eg:hash -d ls -r:表示清空所有命令的緩存 eg:hash -r -l:顯示hash緩存,也可顯示別名(全部) -p path name:將命令全路徑path起別名為name,eg hash -p /usr/bin/ls y -t name:打印緩存中name(別名)的路徑
7、定義別名
alias grep=‘grep --color=auto’ 定義別名 unalias grep 刪除別名 家目錄下面的bashrc配置文件配置別名永久生效,即/root/bash.rc . /root/bash.rc 刷新配置文件立即生效
8、查看系統信息的相關命令
ifconfig:查看主機ip信息 lscpu:顯示系統cpu的主要信息 lsblk:列出所有可用設備的信息 fdisk -l:列出磁盤的信息 cat /proc/partition:查看系統磁盤分區 free:查看系統內存信息 cat /proc/meminfo:查看系統內存信息 hostname:查看系統主機名
9、錄制屏幕上的信息
script -t 2> time.log -a dan.log 開始錄屏 scriptreplay time.log dan.log 回放 time.log記錄時間文件,dan.log記錄了屏幕上的所有操作及顯示
原創文章,作者:danran,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7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