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對于linux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且與它 的中心思想相關聯,一切皆文件,因此就把磁盤分為了好多類型,
如:塊設備,字符設備。對于每類磁盤的使用,我們對它進行了分區與規劃,這就用到我們的分區與查看工具
fdisk,理論上磁盤容量足夠時,可以建立任意數量的分區。
一.磁盤的管理與工具
1. fdisk 強大的分區工具,它的作用很廣泛不僅linux,window也運用。
通過 fdisk -l來查看磁盤的情況
同時fdisk通過一些小命令來完成磁盤分區的創建如:
p:分區列表
n:創建分區
d:刪除分區
t:更改分區類型
w:保存退出
當我們創建完成是不能立即生效這時我們就用partx -a /dev/sdNl來進行新增同步
2.文件系統的創建mkfs
mkfs.fs_type /dev/sdn 其中有
ext4 xfs btrfs vfat
如:mkfs.ext4 /dev/sda1 其中和mkfs -t ext4 /dev/sda1 是一樣的
意為:將/dev/sda1格式化為ext4文件
二.文件的掛載
1.mount來表示掛載
掛載: 將額外文件系統與根文件系統某現存的目錄建立起關聯
關系,進而使得此目錄做為其它文件訪問入口的行為
卸載:為 為 解除此關聯關系的 過程 把設備關聯掛載點:mount Point
mount
卸載時:可使用設備,也可以使用掛載點
umount
掛載點下原有文件在掛載完成后會被臨時隱藏
掛載點目錄一般為空
-V:顯示程序版本
-h:顯示輔助訊息
-v:顯示較訊息,通常和 -f 用來除錯。
-a:將 /etc/fstab 中定義的所有檔案系統掛上。
-F:這個命令通常和 -a 一起使用,它會為每一個 mount 的動作產生一個行程負責執行。在系統需要掛上大量 NFS 檔案系統時可以加快掛上的動作。
-f:通常用在除錯的用途。它會使 mount 并不執行實際掛上的動作,而是模擬整個掛上的過程。通常會和 -v 一起使用。
-n:一般而言,mount 在掛上后會在 /etc/mtab 中寫入一筆資料。但在系統中沒有可寫入檔案系統存在的情況下可以用這個選項取消這個動作。
-s-r:等于 -o ro
-w:等于 -o rw
-L:將含有特定標簽的硬盤分割掛上。
-U:將檔案分割序號為 的檔案系統掛下。-L 和 -U 必須在/proc/partition 這種檔案存在時才有意義。
-t:指定檔案系統的型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會自動選擇正確的型態。
-o async:打開非同步模式,所有的檔案讀寫動作都會用非同步模式執行。
-o sync:在同步模式下執行。
-o atime、-o noatime:當 atime 打開時,系統會在每次讀取檔案時更新檔案的『上一次調用時間』。當我們使用 flash 檔案系統時可能會選項把這個選項關閉以減少寫入的次數。
-o auto、-o noauto:打開/關閉自動掛上模式。
-o defaults:使用預設的選項 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o dev、-o nodev-o exec、-o noexec允許執行檔被執行。
-o suid、-o nosuid:
允許執行檔在 root 權限下執行。
-o user、-o nouser:使用者可以執行 mount/umount 的動作。
-o remount:將一個已經掛下的檔案系統重新用不同的方式掛上。例如原先是唯讀的系統,現在用可讀寫的模式重新掛上。
-o ro:用唯讀模式掛上。
-o rw:用可讀寫模式掛上。
-o loop=:使用 loop 模式用來將一個檔案當成硬盤分割掛上系統。
就拿遷移/home 來說吧
1.首先分一個分區sda8 給它3G
將sda8格式化mkfs -t ext4 /dev/sda8
建一個/mnt/home 文件 mkdir /mnt/home1
掛載mount /dev /sd8 /mnt/home1
然后把 /home 復制到 /mnt/home cp -av /home/* /mnt/home1
進入vim /etc/fstab
進入單用戶模式 init 1
刪除原來的家目錄 rm -rf /home/*
最后取消掛載
原創文章,作者:gd1479,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7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