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建虛擬機的時候我們會對網絡適配器進行配置,那么網絡適配器是什么呢?首先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網絡適配器。
計算機與外界局域網的連接是通過主機箱內插入一塊網絡接口板(或者是在筆記本電腦中插入一塊PCMCIA卡)。而網絡接口板又稱為通信適配器或網絡適配器(network
adapter)或網絡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但是更多的人愿意使用更為簡單的名稱“網卡”。其主要功能有一下三點:
1、數據的封裝與解封
發送時將上一層交下來的數據加上首部和尾部,成為以太網的幀。接收時將以太網的幀剝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層。
2、鏈路管理
主要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帶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協議的實現。
當網絡適配器需要連接網絡時用戶就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其需要的網絡類型,VMWare提供三種工作模式橋接(bridge)、NAT(網絡地址轉換)和host-only(主機模式)。下面將具體介紹三種鏈接方式的特點。
橋接模式
在橋接模式下,VMWare虛擬出來的操作系統就像是局域網中的一臺獨立的主機(主機和虛擬機處于對等地位),它可以訪問網內任何一臺機器,同時網內的機器也可以訪問該虛擬機。在橋接模式下,我們往往需要為虛擬主機配置IP地址、子網掩碼等(注意虛擬主機的IP地址要和主機IP地址在同一網段)。
使用橋接模式的虛擬系統和主機的關系,就如同連接在一個集線器上的兩臺電腦;要讓他們通訊就需要為虛擬系統配置ip地址和子網掩碼。如果我們需要在局域網內建立一個虛擬服務器,并為局域網用戶提供服務,那就要選擇橋接模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當物理機的無線網卡和有線網卡同時都連接時,需要選擇自己需要虛擬機連接的網絡,此時可以以管理員的身份進入虛擬網絡編輯器,將橋接模式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選項。
但對于想進行種種網絡實驗的朋友這種模式是不太適合的,因為你無法對虛擬機的網絡進行控制,它直接出去了。
NAT模式
在NAT模式下,虛擬系統需要借助NAT(網絡地址轉換)功能,通過宿主機器所在的網絡來訪問公網。也就是說,使用NAT模式虛擬系統可把物理主機作為路由器訪問互聯網。NAT模式下的虛擬系統的TCP/IP配置信息是由VMnet8(NAT)虛擬網絡的DHCP服務器提供的,無法進行手工修改,因此虛擬系統也就無法和本局域網中的其他真實主機進行通訊。采用NAT模式最大的優勢是虛擬系統接入互聯網非常簡單,你不需要進行任何其他的配置,只需要宿主機器能訪問互聯網即可。
這種方式也可以實現Host OS與Guest OS的雙向訪問。但網絡內其他機器不能訪問Guest OS,Guest OS可通過Host OS用NAT協議訪問網絡內其他機器。NAT方式的IP地址配置方法是由VMware的虛擬DHCP服務器中分配一個IP ,在這個IP地址中已經設置好路由。如果你想利用VMWare安裝一個新的虛擬系統,在虛擬系統中不用進行任何手工配置就能直接訪問互聯網,建議你采用NAT模式。
這種方式下host內部出現了一個虛擬的網卡vmnet8(默認情況下),如果你有過 做nat服務器的經驗,這里的vmnet8就相當于連接到內網的網卡,而虛擬機本身則相當于運 行在內網上的機器,虛擬機內的網卡(eth0)則獨立于vmnet8。
你會發現在這種方式下,vmware自帶的dhcp會默認地加載到vmnet8界面上,這樣虛擬機就可以使用dhcp服務。更為重要的是,vmware自帶了nat服務,提供了從vmnet8到外網的地址轉 換,所以這種情況是一個實實在在的nat服務器在運行,只不過是供虛擬機用的。很顯然,如果你只有一個外網地址,此種方式很合適。
主機模式
主機模式下,真實環境和虛擬環境是隔離開的;在這種模式下,所有的虛擬系統是可以相互通信的,但虛擬系統和真實的網絡是被隔離開。(虛擬系統和宿主機器系統是可以相互通信的,相當于這兩臺機器通過雙絞線互連。)
這應該是最為靈活的方式,有興趣的話可以進行各種網絡實驗。和nat唯一的不同的是,此種方式下,沒有地址轉換服務,因此,默認情況下,虛擬機只能到主機訪問。
原創文章,作者:poetic snow,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