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增刪改查角度學習linux基礎命令
本文從文件的增加、刪除、修改、查詢四個角度介紹linux的基本命令,介紹如下:
一.增
touch命令是最常用的創建文件的命令,它的常見參數如下:
-a 或–time=atime或–time=access或–time=use 只更改存取時間。
-c 或–no-create 不建立任何文檔。
-d 使用指定的日期時間,而非現在的時間。
-f 此參數將忽略不予處理,僅負責解決BSD版本touch指令的兼容性問題。
-m 或–time=mtime或–time=modify 只更改變動時間。
-r 把指定文檔或目錄的日期時間,統統設成和參考文檔或目錄的日期時間相同。
-t 使用指定的日期時間,而非現在的時間。
示例:
1.不帶任何參數,若文件名不存在,則創建文件,若文件存在,則修改該文件名的 時間戳
Tip:時間戳主要指文件的:
Access time 訪問時間
Modify time 修改時間
Change time 改變時間
2.帶參數示例:
設定文件的時間戳
Tips: -t time 使用指定的時間值, time 作為指定文件相對時間戳記的新值.此處的 time規
定為如下形式的十進制數:
[[CC]YY]MMDDhhmm[.SS]
這里,CC為年數中的前兩位,即“世紀數”;YY為年數的后兩位,即某世紀中的年數。如果不給出CC的值,則
touch 將把年數CCYY限定在1969–2068之內,MM為月數,DD為天數,hh 為小時數,mm為分鐘數,SS為
秒數。此處秒的設定范圍是0-61,這樣可以處理閏秒。
二.刪
文件的刪除主要是rm命令
參數如下:
-d –directory 刪除可能仍有數據的目錄 (只限超級用戶)
-f –force 略過不存在的文件,不顯示任何信息
-i –interactive 進行任何刪除操作前必須先確認
-r/R –recursive 同時刪除該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層
-v –verbose 詳細顯示進行的步驟
–help 顯示此幫助信息并離開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并離開
示例如下:示例1
示例2
Tips: 不要在根目錄下,且是root用戶時執行:rm -rf *,會損害系統
三.改:
改動所用的命令比較多,主要有:
vi 文件編輯命令,可以往文件中增加內容
vim同vi, 但比vi更強大
nano 文件編輯命令
mv 對文件進行移動,和改名
示例如下:
若文件不存在,vi可自動創建文件名
vi分為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1)命令行模式
控制屏幕光標的移動,字符、字或行的刪除,移動復制某區段及進入插入模式下,或者到底行模式。
2)插入模式
只有在插入模式下,才可以做文字輸入,按ESC鍵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底行模式
將文件保存或退出vi, 也可以設置編輯環境
步驟:
a) 在命令行模式時,按i、a、o都可進入插入模式
b) 在插入模式里編輯文件
c) 按ESC鍵,退出插入模式
d) 在命令行模式,輸入“:”進入底行模式,
輸入:w 保存
wq 保存退出
q! 強制退出
mv可對文件移動,
四.查
查詢的命令有很多,包括cat、head、more、less、tail等
示例如下:
原創文章,作者:xxcj,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