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次寫博客,還寫的Linux的專業知識,好多都是參考著寫的,經過一周的學習,從一開始有很多名詞都不了解,也算是零基礎吧,到現在經過反復琢磨還是了解不少了,萬事開頭難,只要你肯、你愿意下功夫,一定是能很好完成的!
Linux基礎入門
一、目錄結構與文件
/ 根目錄
Bin 存放系統啟動文件及其內核
Dev 設備文件主目錄
Etc 系統主配置文件主目錄
Home 普通用戶家目錄
Lib 系統庫文件主目錄
Proc 系統進程目錄
Usr 存放源碼包及其系統幫助文檔存放目錄
Var 系統配置文件主目錄
Media 系統自動掛載目錄
Mnt 用戶手動掛載目錄
Root 超級用戶家目錄
Sys 用來反饋系統進程中間所反映的數據
二、查看當前的登錄終端名
tty、who am i
echo hello > /dev/pts/0
wall hi
查看當前所有登錄的終端信息
who
查看當前所有登錄的終端的詳細信息
w
三、編輯器
gedit
nano
/etc/gdm/custom.conf 開機自動登錄圖形化界面。
[damon]
AutomaticLoginEnable=true
AutomaticLogin=root
/etc/issue 登錄前的信息
/etc/motd 登錄后的信息
XSHELL、SecureCRT CLI
四、什么是Shell:
是linux系統的用戶界面,提供了用戶與內核交換的一個窗口,接受用戶傳給的命令并傳給內核執行。
查詢當前系統使用了哪個shell
echo $SHELL
查詢當前系統已安裝的所有shell
cat /etc/shells
AIX(unix) ksh
Shell提示符
whoami 顯示當前的登錄用戶名
hostname 顯示當前的主機名
pwd 顯示當前的工作目錄。
PS1=”[\u@(magedu)\h \W]\\$ ”
PS1=”\[\e[33m\][\u@\h \W]\\$ \[\e[0m\]”
五、內部命令與外部命令
type COMMAND 判斷一個命令的類型。
enable 顯示所有啟用的內部命令
enable |wc -l 統計啟用的內部命令數量
enable -a 顯示所有的內部命令、
enable -a |wc -l 統計所有的內部命令數量
enable COMMAND 啟動一個內部命令
enable -n 顯示所有被禁用的內部命令
enable -n |wc -l 統計被禁用的內部命令數量
enable -n COMMAND 禁用一個內部命令
hash 顯示當前被hash的外部命令、
-l 顯示當前被hash的外部命令,包含別名
-p /…/…. name 手動增加一個hash緩存
-d name 刪除一個hash
-r 清空所有的hash
alias > 內部命令> hash > PATH > command not find
alias 顯看當前已定義的別名
alias aliname=’command [-x] [….]’ 定義別名
unalias aliname 取消別名定義。
unalias -a 取消所有別名
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家目錄,有且只有一個。位置在/home/username
root用戶的家目錄在/root下。
~ 表示用戶的家目錄。
~/.bashrc 只對當前用戶有效
/etc/bashrc 對所有用戶有效
\command ‘command’ /path/command 執行命令不受別名影響
-r 清空所有的hash
alias > 內部命令> hash > PATH > command not find
alias 顯看當前已定義的別名
alias aliname=’command [-x] [….]’ 定義別名
unalias aliname 取消別名定義。
unalias -a 取消所有別名
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家目錄,有且只有一個。位置在/home/username
root用戶的家目錄在/root下。
~ 表示用戶的家目錄。
~/.bashrc 只對當前用戶有效
/etc/bashrc 對所有用戶有效
\command ‘command’ /path/command 執行命令不受別名影響
六、命令執行的語法
Command [-a[bc]] [arguments]
選項決定了是否啟用命令的某個功能
參數決定命令作用的對象。
–help —表示長格式選項
ctrl+d 正常終止命令
ctrl+c 強制終止命令
使用;連接多條命令,當前一個命令執行結束,執行后一條命令
+%F
+%T
+%Y
+%m
+%d
+%H
+%M
+%S
+%s
+%w
+%a
date MMDDHHmmYYYY[.SS]
date -s ‘yyyy-mm-dd hh:mm:ss’
CMOS電池 給 BIOS供電。
hwclock 查示硬件時間(BIOS時間)
hwclock -s 將硬件時間寫入軟件時間(系統時間)
hwclock -w 將軟件時間寫入硬件時間
clock = hwclock
七、修改時區
Centos6
ln -f /usr/share/zoneinfo/America/New_York /etc/localtime
ln -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Centos7
timedatectl 查看當前時區
timedatectl list-timezone 查看所有的時區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merica/New_York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
cal 顯示當月日歷
cal yyyy 顯示指定年的日歷
cal -y 顯示當年的日歷
cal -3 顯示上個月當月下個月的日歷
cal -1 同cal 顯示當月日歷
cal mm yyyy 顯示指定年,月的日歷
halt & poweroff 關機
centos7 : poweroff
reboot 重啟
reboot -f 直接斷電源再重啟。
shutdown
shutdown -r 重啟
shutdown -h 關機
shutdown +0 直接關機
shutdown +xx xx分鐘后關機
shutdown hh:mm 指定時間關機
shutdown -c 取消關機(在另一個終端執行)
who am i,who,w
whoami 顯示當前用戶名
who am i 顯示當前登錄的終端信息
who 顯示當前所有登錄的終端信息
w 顯示當前所有登錄終端的詳細信息。
screen
screen 進入screen 名字以當前終端名.主機名前綴
screen -S screenname
screen -ls 或 –list 查看當前所有的screen
screen -r screenname 進入一個screen。
ctrl+d 或 exit 退出當前screen(會話)。
echo
-n 不換行
-E (default) 不解釋\
-e 解釋“\”
\a 報警
\b 退格
\c 不換行
\n 換行,從行首輸入
\r 移動行首但不換行
\t 輸入tab
\\ 輸入一個\
$的用法
$變量名 引用變量的值
$()或“ 引用命令執行的結果
$[]運算
${變量名} 或“$變量名” 當變量名的起止不分明時,用來劃定變量名的范圍,同時引用變量。
{}的用法
{a..z} 表示引用指定范圍的字母
{1..9999} 表示引用指定范圍的數字
{1,3,5} 表示分別引用每一個字符
TAB
八、補齊
\2TAB 把根下的所有文件列出
~2TAB 家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列出
.2TAB 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列出,包含隱藏文件
*2TAB 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列出,不包含隱藏文件
$2TAB 顯示當前所有的環境變量。
=2TAB = ls -A
九、history 的用法
history [-c] [-d offset] [n]
history -anrw [filename]
history -ps arg [arg…]
-c: 清空命令歷史
-d offset: 刪除歷史中指定的第offset個命令
n: 顯示最近的n條歷史
-a: 追加本次會話新執行的命令歷史列表至歷史文件
-n: 讀歷史文件中未讀過的行到歷史列表
-r: 讀歷史文件附加到歷史列表
-w: 保存歷史列表到指定的歷史文件
-p: 展開歷史參數成多行,但不存在歷史列表中
-s: 展開歷史參數成一行,附加在歷史列表后
history顯示當前終端的歷史記錄
十、bash快捷鍵
Ctrl+L 清屏
Ctrl+O 執行當前命令,并重新顯示本命令
Ctrl+s 鎖定,但仍可以運行命令。
Ctrl+q 解鎖
Ctrl+C 強制結束
Ctrl+D 正常終止
Ctrl+Z 掛起(暫停)命令
Ctrl + a 光標移到命令行首,相當于Home
Ctrl + e 光標移到命令行尾,相當于End
Ctrl + f 光標向右移動一個字符
Ctrl + b 光標向左移動一個字符
Alt + f 向右移動一個單詞
Alt + b 向左移動一個單詞
Ctrl + xx 光標在命令行首和光標之間移動
Ctrl + u 刪除光標之前的內容
Ctrl + k 刪除光標這后的內容
Alt + r 清除全部內容
Ctrl + w 從光標處向左刪除至單詞首
Alt + d 從光標處向右刪除至單詞尾
Ctrl + d 刪除光標后的一個字符
Ctrl + h 刪除光標前的一個字符
Ctrl + y 將刪除的字符粘貼至光標后
Alt + c 從光標處開始向右更改為首字母大寫的單詞
Alt + u 從光標處開始,將右邊一個單詞更改為大寫
Alt + l 從光標處開始,將右邊一個單詞更改為小寫
Ctrl + t 交換光標處和之前的字符位置
Alt + t 交換光標處和之前的單詞位置
Alt + N 提示輸入指定字符后,重復顯示該字符N次(N表示具體的數字)
Ctrl-Shift-n 創建新窗口
Ctrl-Shift-q 關閉當前窗口
Ctrl-Shift-t 創建一個標簽頁
Ctrl-Shift-w 關閉一個標簽頁
Ctrl-PaUp/PgUn 切換到下一個/前一個標簽頁
Ctrl-Shift-c 復制選中的文本
Ctrl-Shift-v 把文本粘帖到當前光標處
十一、Whatis
whatis command 或 man -f command
僅能提供命令基本的介紹。不提具體用法。
基于數據庫的查找
優點:檢索速度快
缺點:缺乏實時性
CentOS6
/var/cache/man/whatis
makewhatis
CentOS7
/var/cache/man/index.db
mandb
Unix Like 類unix系統
pwd
pwd -P 當前目錄為軟鏈接時,顯示其源目錄
基名:basename
目錄名:dirname
十二、ls用法
ls -a 顯示所有文件
ls -A 顯示所有文件,除.、..
ls -l 長列出
-rw-r–r–. 1 root root 2193 Jul 14 17:28 passwd
文件類型|owner權限group權限other權限|硬鏈接數|owner|group|文件大小(bytes)|mtime|文件名
ls -R 遞歸
ls -ld 顯示指定目錄的詳細信息。
ls -1 豎顯示
ls -S 按文件大小降序排列
ls -t 按修改時間(mtime)從新到舊排列
ls -ut 按訪問時間(atime) 從新到舊排列
ls -U 按文件存放的先后順序
ls -X 按文件后綴排序
ls -i 顯示文件的inode號
ls -Z 顯示文件的context值
原創文章,作者:linux-qia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