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命令與外部命令
內部命令在系統啟動時就調入內存,是常駐內存的,所以執行效率高。
外部命令是系統的軟件功能,用戶需要時才從硬盤中讀入內存。
1.type
type COMMAND 判斷一個命令的類型即判斷一個命令是否為內置命令。
2.enable(內部命令)
enable既可以查看內部命令,同時也可以判斷是否為內部命令
enable 顯示所有啟用的內部命令
enable |wc -l 統計啟用的內部命令數量
enable COMMAND 啟動一個內部命令
enable -n 顯示所有被禁用的內部命令
enable -n |wc -l 統計被禁用的內部命令數量
enable -n COMMAND 禁用一個內部命令
3.hash(內部命令)
系統初始hash表為空,當外部命令執行時,默認會從PATH下尋找該命令的路徑記錄到hash表中。有些歷史命令使用過后,會存在在hash表中,當再次輸入該命令,會先查看hash表,存在就調用,若不存在,就會去變量PATH路徑下查詢。
hash 顯示當前被hash的外部命令、
hash -l 顯示當前被hash的外部命令,包含別名
hash -p /…/…. name 手動增加一個hash緩存
hash -d name 刪除一個hash
hash -r 清空所有的hash
4.alias(內部命令)
alias 顯看當前已定義的別名
unalias aliname 取消別名定義。
alias aliname=’command [-x] [….]’ 定義別名
unalias -a 取消所有別名
5.總結
命令調用順序:
alias > 內部命令> hash > PATH > command not find
原創文章,作者:Light Yagami,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1017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