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分區就是我們看到的“我的電腦”下面的C盤、D盤、E盤······,每個分區都有自己的區域,無法使用別的分區的空間,這樣可以起到保護分區中文件的作用。其實,這樣很容易理解??墒牵瑢τ?/span>linux初學者來講,因為使用習慣了windows,到了linux下面,一下子很難轉換過來。
而在linux中,一切文件都是從“/”文件系統的位置開始的。雖然是從根目錄開始,但是,分區同樣有它的好處。比如,一臺服務器在同一硬盤下開有很多服務,例如:郵件服務、ftp服務等等,由于某種原因,ftp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間,硬盤中所有的空間都滿足不了,那么它自己崩潰的同時,勢必也會造成其他服務無法正常使用。所以,我們要使用分區的形式,將他們隔開。
假設有一個硬盤,同樣有3個分區,分別是/分區10G,/app分區50G,/boot分區1G,一共三個分區。那么在linux的系統結構里,有且只有一個/(根分區)。 你的其他分區只能被繼續掛載到/(根分區)下的某個目錄里,掛載好之后,當你向這個目錄讀寫數據的時候,其實是在向被掛載到該目錄的另一個分區讀寫數據。要想找/app分區,就必須先找到/分區。不過,不可以單純的理解為,/app分區就在/分區下面!因為,/app分區中的50G的空間,是和/分區中的10G空間是沒有關系的。只是/app分區的路徑在/分區中記錄著。
另外,再補充一點:主引導扇區是硬盤的第一扇區。對于MBR分區表硬盤,它由三個部分組成,主引導記錄MBR、硬盤分區表DPT和硬盤有效標志。由于DPT分區表只有64bytes,所以只能記錄4個主分區的信息,如果分區數量大于4,則要將其中一個主分區變成擴展分區,然后在擴展分區中增加邏輯分區。另外MBR最大支持2.2TB磁盤,它無法處理大于2.2TB容量的磁盤。(現如今,多用GPT分區表硬盤來替代MBR分區表硬盤。)
原創文章,作者:156,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