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用戶組的一些小小的整理
本周學習很多的知識,一些文件管理的技巧和命令,重定向和管道的實用技巧和拓展,最后則是到了我們的用戶組的權限和管理,既然說到了管理,我們都知道在Linux中,老師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切皆文件,既然是文件就會有用戶去用,在里面進行各種的操作,比如增刪改查啊,對文件的重新定義啊,那我們就學到了用戶的權限問題,權限的學習必不可少的是一段我們對于用戶組的艱難學習,初次接觸的我還是很懵的,突然地就來了那么多命令,一個文件的查詢能夠用到各種的方式,學完之后,回過頭來發現,一團亂麻擺在眼前,于是就是想整理出一些東西,方便以后的查閱和溫習,也寫出來,加深一些理解。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我們在這部分修改和查找的幾個文件夾都是什么,里面的又都有什么。
1、/etc/passwd包含用戶信息
2、/etc/shadow包含passwd里面用戶對應的加密信息
3、/etc/group包含組信息
4、/etc/gshadow包含group里面組對應加密信息
這四個部分就是我們對于用戶和用戶組的一些存放的信息,既然有了passwd和group為什么有多余的去新建他們的shadow呢?是因為我們每個用戶的登錄信息,登陸之后的狀態都存放在基本的passwd和group中,如果我們不建立這些他們的影子文件,每個人都能訪問,那一些密碼啊,具體的信息就容易泄露,如此,我們就有了shadow和gshadow,把一些加密的信息放在普通用戶不能訪問的地方,增強了系統的安全性。
既然有了文件就到了查詢文件,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基本都是使用的什么cat,nano,less…畫風都是這樣的
感覺都很傻大笨的樣子,不僅查找不方便,就連文件的的名字都要一個個的打出來,后來就有了我們的簡要命令,我們的vi,雖然有點超綱,不過對于我們的新一代青少年,學點小編輯器的進入和退出還是很簡單的。
1、 vipw = vim /etc/passwd
2、vipw -s = vim /etc/shadow
3、 vigr = vim /etc/group
4、 vigr -s = vim /etc/gshadow
但是這種方式仍然是我們的一些編輯模式,對與查找某些單條的命令,感覺還是很難受的,這些問題對于開源的Linux來說不是問題,很快就進入了,一個叫getent的命令,簡單無腦的操作,讓我著迷不已,下面我列出了這些命令:
1、 getent passwd [username]:查看用戶的信息
2、 getent shadow [username]:查看用戶的加密的信息
3、 getent group [groupname]:查看組的信息
4、 getent gshadow [groupname]:查看組加密的信息
這四條和上面的四條都一一相對,如果我們在加入username,就能準確的獲得我們想要查詢的信息,比如我們想要查詢我們的sq用戶
這樣就不用很長的一頁去翻找,很直觀的看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又是什么呢?請看下面的一些小列舉
getent passwd username:
用戶名:密碼:UID:GID:描述位:家目錄:默認的登錄shell
每段信息用:隔開方便我們的查閱
getent shadow username
用戶名:密碼:密碼上次修改日期:密碼最小存活期:密碼最大存活期:密碼過期后多少天提醒用戶(在正確登錄時):密碼過期之后多少天帳戶過期(在正確登錄時):帳戶過期時間(自1970-1-1到該天經過了多少天來表示):保留位
既然查出來這么多東西,那我們改怎么修改呢?這就要說到了我們的chage命令了!
chage -l username 顯示帳戶的密碼信息
-d 指定密碼的上次修改時間(yyyy-mm-dd)
-d 0 則強制用戶下次登錄時必須修改密碼
-E 指定賬戶的過期時間
-I 密碼過期之后多少天帳戶過期
-m 設置最小存活時間
-M 設置最大存活時間
-W 設置密碼過期前的提醒時間
當時我一看那么多命令的選項,就感覺頭皮發麻,然而我們的程序師發了波福利,chage username :交互式修改用戶的密碼策略(就是直接修改里面的值,省去了查看選項),可以進入到我們的賬戶信息面直接修改:比如還是我們sq用戶信息的更改:
我們都能看到我劃的這兩項,下面的設置和上面的信息一一相對,,更改時甚至連格式都給了出來,我們就不必在大費周章的去記那些選項,雖然說可以man出來……
這周的學習已經算是過去了,但是我們學到的知識,比上周的更有深度和難度,懵B的感覺從未走遠,當感覺會走了一步之后,發現了我們的國家有9,634,057平方公里,但是不積跬步不無以至千里,這才剛剛開始的旅行,用我們的腳步去一步步丈量,努力!奮斗!此上與君共勉
原創文章,作者:努力!奮斗!,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