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可以將計算機存儲的0或1轉成我們認識的文字。在Linux中,絕大部分的配置文件都是以ASCII的純文本形態存在。通過文本編輯器,可以實現對這些文本文件的更改。常風的文本編輯器有emacs, pico,nano,joe與vi(vim是vi的升級版)等。那么為會么要學vi呢?
l 因為vi是內置編輯器,系統安裝好就有了
l 很多軟件的編輯接口都會主動呼叫vi(如crontab,visudo,edquota等指令)
l 簡單易用
l Vim界面設計方便程序編輯
讓我們來講講vim是怎么用的吧!^_^
Vi包括三種模式:命令模式
擴展命令模式(也叫末行模式)
插入模式
其關系如下
命令模式————–>插入模式
i: 在光標所在處插入
I: 在光標所在行行首插入
a: 在光標所在處后面插入
A: 在光標所在行的行尾插入
o: 在光標所在行的下方插入一行
O:在光標所在行的上方插入一行
插入模式—————>命令模式
按ESC鍵
命令模式—————>擴展命令模式
輸入“: , ? , /”
擴展命令模式—————->命令模式
按兩次ESC鍵,或ENTER鍵
擴展命令模式與插入模式相互不能直接進入,必須通過命令模式
擴展命令模式:
r filenmae 讀文件內容到當前文件中
w filename 將當前文件的內容寫入另一個文件
!command 執行命令
r!command 讀入命令的輸入
#: 具體第幾行,2表示第二行
#,#: 從左側#表示起始行,到右側#表示結束行
#,+#:從左側#表示起始行,加上右側#表示的行
Eg: 2,+3
. : 當前行
$ :最后一行
% :全文
命令模式:
字符間跳轉:
h : 左
l : 右
k : 上
j : 上
當前頁跳轉:
H : 跳到頁首
M : 跳到頁中間
L : 跳到頁尾
行首間跳轉:
^ : 跳轉到行首的第一個非空白字符
0 : 跳轉到行首
$ : 跳轉到行尾
命令模式翻屏:
Ctrl +f:向文件尾部翻一屏
Ctrl+b: 向文件首部翻一屏
字符編輯:
x :刪除光標后的字符
x#: 刪除光標起始位置的第#個字符
J: 刪除當前行后的換行符
~: 轉換字符大小寫
替換命令:
r : 替換光標所在處的字符
R: 切換成replace模式
命令模式操作
d : 結合光標刪除字符
d$: 刪除光標所在處到行尾的內容
d^: 刪除光標所在處到行首的非空白字符
d0:刪除光標所在處到行首的內容
dd: 刪除光標所在的行
dd#:多行刪除
y : 結合光標鍵進行復制,再用p粘貼
y$: 復制光標所在處到行尾的內容
y^: 復制光標所在處到行首的非空白字符
y0: 復制光標所在處到行首的內容
yy: 復制整行
yy#: 復制多行
p: 如果緩存區存儲的是整行,則粘貼在光標所在行的下一行;否則,則粘貼在光標所在處的后面
P: 如果緩存區存儲的是整行,則粘貼在光標所在行的上一行;否則,則粘貼在光標所在處的前面
c: 修改(刪除)后切換到插入模式
c$: 修改光標所在處到行尾的內容
c^:修改光標所在處到行首的非空白字符
c0:修改光標所在處到行首的內容
cc: 刪除當前行,并輸入新內容
cc#: 刪除多行,并輸入新內容
u : 撤消前面的操作
#u: 撤消前面的操作#次
U:撤消光標落在這行后所做的所有操作
. : 重復前面的操作
n. : 重復前面的操作n次
r : 重做前面的修改
插入模式:
Vim使用的步驟:
① vim file 回車進入編輯器
進入編輯器后模式的切換,在本文前面已經總結過了^_^
vim 參數:
-b file 二進制打開文件
-m file 只讀打開文件
-d file1 file2 比較多個文件
ex file或vim -e 直接進入擴展命令模式
vim 退出方式:
在擴展命令模式下輸入以下字符:
wq! :強制保存退出
wq :保存退出
q! :強制退出
q :退出不保存
x :保存退出
在命令模式下可以敲以下鍵:
ZZ :保存退出
ZQ :不保存退出
② chmod +x file 給文件賦予執行權限
③ ./file 運行文件
下面是演示和解說:
(1)
(2)
(3)
圖中的這些信息:
#!/bin/bash是必須指明的,bash代表該腳本使用的是bash腳本
echo “Welcom to linux”表示輸出“Welcom to linux”到標準輸出上
(4)
(5)
原創文章,作者:xxcj,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