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建一個10G分區,并格式為ext4文件系統
a) 要求其block大小為2048,預留空間百分比為2,卷標為MYDATA,默認掛載屬性包含acl;
b) 掛載至/data/madata目錄,要求掛載時禁止程序自動運行,且不更新文件的訪問時間戳;
2、創建一個大小為1G的swap分區,并創建好文件系統,并啟用之
3、寫一個腳本
a) 獲取并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磁盤設備
b) 顯示每個磁盤設備上每個分區相關的空間使用信息
4、總結RAID的各個級別及其組合方式和性能的不同
a) RAID 0
工作方式:先把硬盤分切出等量的區塊,當文件要寫入磁盤中時,把數據依據磁盤區塊大小切割好,再依序交錯存入磁盤。
特點: 讀寫能力提升
可用空間 = 最小硬盤容量 * 硬盤塊數。
無容錯能力,若其中一塊硬盤有故障,會導致數據缺失。
最少硬盤塊數:2
b) RAID 1
工作方式:先把硬盤分切出等量的區塊,當文件要寫入磁盤中時,把數據依據磁盤區塊大小切割好,再存入各磁盤各一份。
特點: 讀性能提升,寫性能略有下降
可用空間 = 最小磁盤空間 * 1
有容錯能力
最少磁盤個數:2
c) RAID 4
工作方式:兩塊硬盤做數據盤,另外一塊硬盤專門來做校驗盤。數據保存時,按異或運算保存數據。
特點: 2塊硬盤做數據盤,1塊硬盤做校驗盤(文件讀寫時都需訪問該硬盤,工作壓力大)。
可用空間 = (N-1)* 最小硬盤空間
有容錯能力,允許壞一塊硬盤。當壞一塊硬盤的時候,為降級工作模式??勺x寫,但不推薦。
至少需要三塊硬盤
d) RAID 5
工作方式:同RAID4,不過為三塊硬盤輪流做校驗盤。
特點: 三塊硬盤輪流做校驗盤。
可用空間 =(N-1)* 最小硬盤空間
有容錯能力,允許壞一塊硬盤。當壞一塊硬盤的時候,為降級工作模式??勺x寫,但不推薦。
至少需要三塊硬盤
e) RAID 6
工作方式:至少由四塊硬盤構成。兩塊硬盤數據,另外兩塊硬盤輪流做校驗盤。
特點: 讀寫能力提升
可用空間 = (N-2)* 最小磁盤空間大小
有容錯能力,可壞2塊硬盤而不影響數據。
最少需4塊硬盤
f) RAID 10
工作方式:有四塊硬盤,分別為1,2,3,4。硬盤1,2構成一組RAID 1,硬盤3,4構成一組RAID 1。這兩組RAID 1 再組成一組RAID 0。
特點: 讀寫能力提升
有容錯能力。每組RAID 1 允許壞一塊硬盤而不影響數據完整性。
可用空間 = N * 較小硬盤空間大小 * 50%
至少需要用4塊硬盤
g) RAID 01
工作方式:有四塊硬盤,分別為1,2,3,4。硬盤1,2構成一組RAID 0,硬盤3,4構成一組RAID 0。這兩組RAID 0 再組成一組RAID 1。
特點: 讀寫能力提升
有容錯能力。可以一組RAID 0 同時壞而不影響數據完整性。
可用空間 = N * 較小硬盤空間大小 * 50%
至少需要用4塊硬盤
總結
RAID 級別 |
RAID 0 |
RADI 1 |
RADI 4 |
RAID 5 |
RADI 6 |
RADI 10 |
RADI 01 |
讀寫性能 |
提升 |
下降 |
下降 |
提升 |
提升 |
提升 |
提升 |
需要磁盤數 |
2 |
2 |
3 |
3 |
4 |
4 |
4 |
容錯性 |
無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可用容量 |
最小硬盤容量 * 硬盤塊數 |
最小磁盤空間 * 1 |
(N-1) * 最小硬盤空間 |
(N-1) * 最小硬盤空間 |
(N-2) * 最小磁盤空間大小 |
N * 較小硬盤空間大小 * 50% |
N * 較小硬盤空間大小 * 50% |
5、創建一個大小為10G的RAID1,要求有一個空閑盤,而且CHUNK大小為128K
6、創建一個大小為4G的RAID5設備,chunk大小為256k,格式化ext4文件系統,要求可開機自動掛載至/backup目錄,而且不更新訪問時間戳,且支持acl功能
7、寫一個腳本
a) 接受一個以上文件路徑作為參數
b) 顯示每個文件擁有的行數
c) 總結說明本次共為幾個文件統計了其行數
8、寫一個腳本
a) 傳遞兩個以上字符串當作用戶名
b) 創建這些用戶,且密碼同用戶名
c) 總結說明共創建了幾個用戶
9、寫一個腳本,新建20個用戶,visitor1-visitor20;計算他們的ID之和
原創文章,作者:N27_yuner,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4627
一開始的作業比較簡單,但都是比較重要的基礎,掌握扎實非常的必要,這次作業完成的非常好,再接再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