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在Linux中磁盤的命名方式
命名:/dev/DEV_FILE
Sd :表示SCSI硬盤
Sda:表示SCSI硬盤中第一塊硬盤,b表示第二塊,以此類推
在Linux上次磁盤主要有兩種分區方式MBR和GPT
MBR分區格式最多有4個分區,可以是4個主分區,或者3個主分區和1個擴展分區,第一個邏輯分區必須從5開始,例如:/dev/sda1 :表示第一塊磁盤的第一個主分區 /dev/sda5 :表示第一塊磁盤的第一個邏輯分區
MBR分區特點:使用32位表示分區數,分區的大小不能超過2T
GPT分區特點支持128個分區,使用64位,支持8Z ,64Z
磁盤分區:
優點:
1、隔離系統和程序
2、安裝多個0S
3、提高修復速度
4、實現磁盤空間配額限制
5、優化I/O性能
分區的創建工具
fdisk :創建MBR分區 (也可以用來創建GPT 分區)
fdisk -l /dev/sdX 查看硬盤分區信息
-c (centos6) 打開或禁用dos模式
-u (centos6) 切換顯示的單位(扇區/柱面)
-c (centos7) -c=dos
-c=nondos
–u (centos7) -u=cylinders -u=sectors
fdisk /dev/sdX 進行分區
m 幫助
n 建立分區
d 刪除分區
p 顯示分區信息
t 轉換分區類型
a 將指定分區設置/取消 活動分區 分區表里面第一位
L 查看分區類型 分區表中第五位
o 重建分區表
v 驗證分區表,顯示剩余沒有被分區劃分的扇區數量
g 創建GPT格式的分區(centos7)
q 退出不保存
w 退出并保存,不保存,所有的修改都不生效
gdisk :創建GPT分區 子命令跟fdisk基本相似,也可以用來創建MBR分區 如果用gdisk來更改一個已經是MBR分區的磁盤,會將磁盤強制轉換成gtp模式
查看 識別新的分區 :cat /proc/partations
使用fdisk為正在使用的磁盤添加新的分區的時候,由于磁盤正在使用,所以不能自動更新分區信息,需要使用partx –a /dev/DEV_FILE 或者partprobe (centos 6有bug)強制重讀
文件系統是操作系統用于明確存儲設備或分區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數據結構;即在存儲設備上組織文件的方法。操作系統中負責管理和存儲文件信息的軟件結構稱為文件管理系統,簡稱文件系統
?從系統角度來看,文件系統是對文件存儲設備的空間進行組織和分配,負責文件存儲并對存入的文件進行保護和檢索的系統。具體地說,它負責為用戶建立文件,存入、讀出、修改、轉儲文件,控制文件的存取,安全控制,日志,壓縮,加密等 。
查看當前支持的文件系統:cat
/proc/filesystems
創建文件系統:
mkfs:
# mkfs.FS_TYPE /dev/DEVICE
# mkfs FS_TYPE /dev/DEVICE
-L ‘LATEL‘:設定卷標‘
創建ext文件
這個命令是專門用來創建ext文件系統的命令,不要和mkfs混淆
mke2fs:
-t {ext2|ext3|ext4} 創建文件系統類型
-b {1024|2048|4096} 設置一個block大小
-L ‘LABEL’ 設置卷標
e2label:
管理ext系列文件系統的LABEL
# e2abel DEVICE [LABEL]
findfs:查找分區
findfs [options] LABEL=<label>
dinfs [options] UUID=<uuid>
tune2fs
tune2fs:重新設定ext系列文件系統可調整參數的值
-l:查看指定文件系統超級塊信息; super block
-L ‘LABEL‘: 修改卷標
-m #: 修預留給管理員的空間百分比
-j: 將ext2升級為ext3
-O: 文件系統屬性啟用或禁用, –O ^has_journal
-o: 調整文件系統的默認掛載選項,–o ^acl
-U UUID: 修改UUID號;
dumpe2fs:
用于打印“ext2/ext3/ext4”文件系統的超級塊和快組信息
-h:僅顯示超級塊信息;
-i:從指定的文件系統映像文件中讀取文件系統信息;
文件系統檢測和修復
常發生于死機或者非正常關機之后
fsck: File System Check
fsck.FS_TYPE
fsck -t FS_TYPE
-a: 自動修復錯誤
-r: 交互式修復錯誤
注意: FS_TYPE一定要與分區上已經文件類型相同;
e2fsck: ext系列文件專用的檢測修復工具
-y:自動回答為yes
-f:強制修復
原創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