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OSI七層模型和事實標準TCP/IP四層模型

我們知道,標準分為三種: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事實標準。那我們學習的兩個重要模型:OSI和TCP/IP模型分別屬于國際標準和事實標準,接下來我們來總結一下兩種模型的分層及功能還有異同:

一:國際標準OSI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開放系統互連,總共分為七層,從下到上順序為:物理層(physical)、數據鏈路層(data link)、網絡層(network)、傳輸層(transport)、會話層(session)、表示層(presentation)、應用層(application),這個英語有點不太好記,像我這種四級還沒過的人吧,剛學時那更是有點困難,但用習慣了,看習慣了,也就說習慣了,那就習慣的認識了。但我們老師還給說了一種更簡單的記憶,是一句他上學時學習OSI模型師搗鼓出的一句話,至今都沒有忘記呀??! 那就是: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人們需要數據處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理解)

All                                     application——->應用層

people                              presentation——>表示層

seem                                session————->會話層

to                                      transport————>傳輸層

need                                 network————->網絡層

data                                  data link————->數據鏈路層

processing                       physical————–>物理層

這七層分別的功能是:

1.物理層:(二進制傳輸)將網絡設備通過有形或者無形的介質聯接起來,并規定其電氣特性                     —-傳輸數據單位:比特–即位
2.數據鏈路層:(訪問介質)定義了如何在網絡中傳輸數據,支持鏈路級傳輸:即交換機間內部的網絡連接,路由器隔開的就是一個鏈路;                                             
—–傳輸數據單位:幀frame(將多個比特組合一起)

         實質:在一個鏈路中通過物理地址(MAC媒體訪問控制)找尋主機(Centos 6里是HWaddr,Centos 7里是ether);支持錯誤檢錯
3.網絡層:(數據傳輸)負責邏輯地址的定義(即Ip地址),負責路由數據包,支持邏輯尋址(即IP)和路徑選擇(即路由)  —–傳輸數據單位:報文(packet)
4.傳輸層:(終端到終端的通信)確保數據可靠性傳輸、錯誤檢查和恢復(即信息重傳)、流量控制      ——傳輸數據單位:數據段(segment)
5.會話層:(主機間通信:軟件間通信:   eg:淘寶購物可以在不同設備上登陸同一個賬號進行查詢、下單等)建立、管理和終止在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5以上傳輸數據單位:消息(message)
6.表示層:(數據表示)數據的表現形式、特定功能的實現:如壓縮、解壓縮、加密、解密             
7.應用層:(網絡進程訪問應用層)和用戶打交道的界面:用戶接口


它們之間的聯系是: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實質:通過數據打標簽做標記的方法—即下層服務的數據封裝頭部信息里包含上層服務的類型和地址)

PDU: Protocol Data Unit,協議數據單元——–>指對等層次之間傳遞的數據單位
     物理層的 PDU是數據位 bit
     數據鏈路層的 PDU是數據幀 frame
     網絡層的PDU是數據包 packet
     傳輸層的 PDU是數據段 segment
     其他更高層次的PDU是消息 message

數據鏈路層中幀結構:(改良后的)——>目前使用
       8位前導信息+6位目標MAC地址+6位源MAC地址+2位type(上層服務的類型)+46-1500位可變數據信息+4位FCS校驗位
國際標準OSI七層模型和事實標準TCP/IP四層模型

二:事實標準TCP/IP協議棧中的四層模型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因特網互聯協議 

總共分為四層(從上到下): 應用層(application)、傳輸層(transport)、Internet層(Internet)、網絡訪問層(network access)

其中

     應用層:FTP、HTTP、E-mail..協議
    傳輸層:會話的多路訪問,分段,根據是否流控制、面向連接、可靠分為TCP和UDP
    Internet層:Ip協議、ICMP協議、ARP協議

UDP和TCP區別:
  TCP:可靠性、面向連接、流控制、序列化(sequencing)(例如—>郵件、文件傳輸)——–>用的廣泛
  UDP:高效性、非面向連接、非流控制、非序列化(例如—->視頻、語音聊天)

其中我們說的客戶端與服務器端建立連接時三次握手和斷開連接時的四次揮手都是發生在TCP中,UDP用處不多,因為他的包頭信息很少

三:OSI與TCP/IP

TCP/IP中的應用層包含了OSI模型中的—-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三層

              Internet層就是OSI模型中的網絡層

              網絡訪問層就是OSI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

功能大致都一樣,只不過換個名稱而已。



原創文章,作者:M.Sun,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5871

(7)
M.SunM.Sun
上一篇 2017-09-01
下一篇 2017-09-02

相關推薦

  • N25第一周博客作業

    本文主要闡述了以下幾個知識點: l  計算機的組成及功能; l  介紹各不同發行版的linux及其聯系; l  描述linux的哲學思想,及其本人對其個人理解; l  介紹一些linux基本命令及相關選項; l  如何在linux上使用幫助命令; l  羅列出發行版linux上的一些基礎目錄及其功用…

    Linux干貨 2016-11-29
  • Linux命令date命令詳解

    在linux環境中,熟練運用date命令來表示自己想要表示的時間,肯定可以給自己的工作帶來諸多方便,下面是詳細的使用說明和示例 在linux環境中,不管是編程還是其他維護,時間是必不可少的,也經常會用到時間的運算,熟練運用date命令來表示自己想要表示的時間,肯定可以給自己的工作帶來諸多方便。 1.命令格式:date[參數]… [+格式] 2.命…

    2017-07-18
  • 軟件安裝與管理–rpm、yum

    一、rpm包管理器     1、介紹rpm        在linux系統中,服務是要通過程序來提供的,通過調用API接口編寫好之后的源碼包文件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安裝起來較為繁瑣。于是人們將源碼在編譯安裝的環境下制作了更加高級的rpm包,它的最大特點是避免了對原軟件包的編譯安裝,以更加簡便…

    Linux干貨 2016-08-22
  • shell練習

    1 、編寫腳本/root/bin/systeminfo.sh, 顯示當前主機系統信息, 包括主機名,IPv4 地址,操作系統版本,內核版本,CPU 型 號,內存大小,硬盤大小。 運行后結果是: 2 、編寫腳本/root/bin/backup.sh ,可實現每日將/etc/ 目錄備 份到/root/etcYYYY-mm-dd中 運行結果是: 3 、編寫腳本/r…

    Linux干貨 2016-08-15
  • linux發行版介紹及其哲學思想

    Linux是一種自由和開源的unix-like操作系統。目前運用領域最廣泛、使用人數最多的操作系統。該操作系統的內核是Linus Torvalds在1991年10月5日首次發布。是一個多任務,多用戶的操作系統,廣泛應用在服務器,手機,平板電腦,電視,電子游戲等領域,我們生活中隨處都可以見到linux身影。 Linux誕生 1991 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

    2017-09-16
  • Shell腳本編程中的變量

    一、什么是變量?   變量來源于數學,是計算機語言中能儲存計算結果或能表示值抽象概念。變量可以通過變量名訪問 二、變量的種類有哪些? 本地變量 生效范圍為當前shell進程;對當前shell之外的其它shell進程,包括當前shell的子shell進程均無效 環境變量 生效范圍為當前shell進程及其子進程 局部變量 生效范圍為當前shell進程中…

    Linux干貨 2016-08-13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