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start文件及引導鏡像的制作流程
kickstart文件制作流程
-
安裝制作kickstart文件的圖形界面工具
- [root@slave1 ~]# yum install system-config-kickstart
-
開啟工具
- [root@slave1 ~]# system-config-kickstart
-
在打開的圖形界面中通過file菜單選項選擇安裝過程中生成的/root目錄下的anaconda-ks.cfg作為默認配置,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配置內容包括:
-
基本配置
- 安裝過程中的默認語言
- 鍵盤類型
- 時區
- root用戶密碼
-
安裝方法
- 安裝或升級
- 配置安裝源(CD-ROM、FTP、HTTP、NFS、Hard Drive)
-
引導裝載程序選項
- 是否需要安裝boot loader
- 給內核傳遞的參數(auto rhgb quite)
-
分區信息
- 是否清楚MBR
- 是否清除現有分區
- 是否需要初始化磁盤標簽
- 設定分區布局
-
網絡配置
- 配置網絡接口
- IP地址
- 子網掩碼
- 網關
- DNS
-
驗證
- 用戶登錄的認證方式
-
防火墻配置
- 是否啟用
- 安全級別
-
顯示配置
- 是否啟用圖形界面
-
軟件包選項
- 需要安裝哪些軟件包
- 安裝前腳本
- 安裝后腳本
-
基本配置
- 最后通過file菜單選項選擇ks.cfg的保存的位置
引導鏡像制作流程
-
創建myboot目錄
- [root@slave1 ~]# mkdir myboot
-
復制/media/cdrom/isolinux/到myboot目錄
- [root@slave1 ~]# cp -r /media/cdrom/isolinux/ myboot
-
賦予isolinux下文件寫權限
- root@slave1 isolinux]# chmod u+w *
-
復制ks(ks.cfg)文件到/myboot/文件下
- [root@slave1 ~]# cp ks.cfg /myboot/
-
創建光盤鏡像boot.iso,退出到myboot目錄之外
- [root@slave1 ~]# mkisofs -R -J -T -v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V “CentOS 6 x86_64 boot” -csolinux/boot.cat -b isolinux/isolinux.bin -o /root/boot.iso myboot/
原創文章,作者:N27_xiaoni,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