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線器
集線器又叫Hub,是一種多用于星形網絡組織的中心設備。
具備中繼器放大信號的特點,集線器是一種半雙工,同一時間只能接收或發送數據,不能同時既接受又發送數據,是沖突型設備,共享帶寬,放大信號的同時放大噪聲,不隔離廣播,不能成環,不安全。
二層交換機
二層交換機的工作原理能自學習構造MAC地址表,基于MAC地址表進行轉發、劃分沖突域,對MAC地址實現過濾等功能。
二層交換機是基于專用的集成電路來決定交換邏輯的算法的,轉發速度比網橋軟件方式決定交換邏輯算法更優良,可以環路避免而且端口比網橋更密集。
二層交換機的轉發技術:存儲轉發式、直通轉發式和碎片切頭式。
存儲轉發式:交換機首先接收到下圖所示的數據幀(整個數據幀)進行緩存,然后檢查數據幀的正確性,最后再從數據幀讀取目的MAC地址,通過查找MAC表找到要發送的交換機端口,然后將數據幀發送出去。這種方式轉發數據延時大,但錯誤率低。傳統網橋和早期的二層交換機都是使用這種方式轉發數據。
直通轉發式:特點是速度快,它僅需讀取上圖中的目標MAC地址字段,就將數據幀進行轉發,而不需要緩存整個數據幀,但由于沒被交換機緩存,所以無法很好的檢查所傳輸的數據幀是否有誤,不能更好提高錯誤檢查能力。
碎片切頭式:這種方式集成了上面兩種方式的優點,不需要讀完并緩存整個數據幀,但也不是只讀目標MAC地址就轉發數據幀,而是在轉發前先檢查數據幀長度是否夠64字節,如果不夠,則認為是“殘幀”(因為以太網介質訪問發生沖突的幀,一般都小于64字節)。因為轉發速度和容錯率在兩者之間,所以別廣泛應用。
路由器
路由器屬于OSI模型中的網絡層,作用是網絡層的IP尋址、路由和隔離廣播等功能。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因特網中各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后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又稱網關設備Gateway是用于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絡,所謂邏輯網絡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絡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路由器具有判斷網絡地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絡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絡層的一種互聯設備。
集線器。它的作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將一些機器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局域網。而交換機作用與集線器大體相同。集線器采用的式共享帶寬的工作方式機器越多沖突越多,性能越差,而交換機是獨享帶寬。
路由器與交換機的主要區別體現在
1、工作層次不同,交換機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而路由器一開始就設計工作在OSI模型的網絡層。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層,可以得到更多的協議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轉發決策。
2、交換機是利用物理地址MAC地址來確定轉發數據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則是利用不同網絡的ID號來確定數據轉發的地址。IP地址是在軟件中實現的,描述的是設備所在的網絡,有時這些第三層的地址也稱為協議地址或者網絡地址。
3、一般交換機只能分割沖突域,不能分割廣播域;路由器可以分割廣播域。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于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通信擁擠和安全漏洞。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會穿過路由器。雖然第三層以上交換機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廣播域,但是各子廣播域之間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們之間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墻服務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不傳送不支持路由協議的數據包傳送和未知目標網絡數據包,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交換機一般用于LAN-WAN的連接,交換機歸于網橋,是數據鏈路層的設備,有些交換機可實現第三層的交換。 路由器用于WAN-WAN之間的連接,可以解決異構網絡之間轉發分組,作用于網絡層。只是從一條線路上接收輸入分組,重新封裝報文,然后向另一條線路轉發。這兩條線路可能分屬于不同的網絡,并采用不同協議。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