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基礎

#**計算機網絡**
##網絡的特征
– 速度、成本、安全性、可用性、可擴展性、可靠性、拓撲

##**物理拓撲分類**
– 總線型
– 所有設備均可接受信號
– 星型拓撲
– 通過中心點傳輸,單一故障點
– 擴展星型拓撲
– 比星型拓撲的復原能力強
– 環拓撲
– 信號繞環傳輸
– 單一故障點
– 雙環拓撲
– 信號沿相反方向傳輸
– 比單環的復原能力強
– 全網狀拓撲
– 容錯能力強
– 實施成本高
– 部分網狀拓撲
– 在容錯能力與成本之間尋求平衡

##**網絡模型分層**
– 應用層:網絡進程訪問應用層。為應用程序進程提供網絡服務;提供用戶身份驗證
– 表示層:確保接收系統可以讀出數據;格式化數據,協商用于應用層的數據傳輸語法;提供加密
– 會話層:主機間的通信。在建立,管理,終止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 傳輸層(網段):信息流控制,確保傳輸的可靠性;可以錯誤檢測和恢復。
– 網絡層(數據包):數據傳輸。路由數據包,支持邏輯尋址和路徑選擇
– 數據鏈路層(幀):網卡所在層。格式化數據以便傳輸,控制對網絡的訪問。錯誤檢測
– 物理層(位):二進制傳輸,為啟動、維護、關閉物理鏈路定義了電氣規范、過程規范等

##**PDU**
– pdu:protocol data unit 協議數據單元,是指對等層次之間傳遞的數據單位
– 物理層 pdu是數據位bit
– 數據鏈路層 pdu是數據幀frame
– 網絡層 pdu是數據包packet
– 傳輸層 pdu是數據段segment
– 其他更高層次pdu是messgage

##**三種通訊模式**
– 單播通信:一對一,不過其他能聽到
– 廣播通信:一對多,在一個廣播域內,無論想不想收到,都能接收到
– 組播通信:類似于vnc,只要接入一個頻域內,都能收到。

##**非屏蔽式雙絞線**
– 1.橙白 2.橙 3.綠白 4.藍 5.藍白 6.綠 7.棕白 8.棕
– 1和2號線負責發送,3和6負責接收。所以T568B 和 T568A兩種接頭是相反的,一個是發送一個接收。
– 直通線:兩端都是T568B型
– 交叉線:一端T568B 一端是T568A型。一般用于相同設備間連接。例如,路由器和路由器,電腦和電腦

##**Ethernet Frame結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
– destination address:目標物理地址
– source address:原物理地址
– Type: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所以要攜帶上層協議的類型
– data:46-1500字節
– FCS:循環校驗位
– 物理地址總共48位,其中前24位是IEEE定義的。后24位是廠商定義

##**CSMA/CD**
– csma/cd:載波沖突檢測
– 原理: 發送數據前 先偵聽信道是否空閑,若空閑,則立即發送數據。若信道忙碌,則等待一段時間至信道中的信息傳輸結束后再發送數據;若在上一段信息發送結束后,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都提出發送請求,則判定為沖突。若偵聽到沖突,則立即停止發送數據,等待一段隨機時間,再重新嘗試。

##**交互設備**
– 集線器(Hub):多端口中繼器
– 屬于物理層設備,擴大信號,并廣播式轉發。容易沖突,增加轉發時間。
– 特點:共享帶寬,半雙工
– 以太網橋:
– 原理:以太網橋監聽數據幀中源MAC地址,學習MAC,建立MAC表。同一網段的過濾掉,不同網段的轉發到該端口
– 特點:分割了網絡沖突域,使網絡沖突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 交換機:
– 第一次傳輸的時候,與hub同樣,先找到目標端口,第二次時會生成一個地址對應表,下次就不用尋找相同目標地址
– 劃分沖突域,減少沖突
– 路由器:
– 分隔廣播域
– 選擇路由表中到達目標最好的路徑
– 維護和檢查路由信息
– 連接廣域網

##**TCP/IP**
– TCP/IP是一個Protocol Stack,包括TCP IP UDP ICMP RIP TELNET FTP SMTP ARP等許多協議
– 共定義了四層:應用層、傳輸層、internet層、網絡訪問層。
– 與OSI參考模型的分層有對應關系
– TCP特性:工作在傳輸層;面向連接協議;全雙工協議;半關閉;錯誤檢查;將數據打包成段,排序;確認機制;數據恢復;流量控制;擁塞控制
– tcp:傳輸控制協議,面向連接的協議;通信前需要建立虛擬鏈路;結束后拆除鏈路。
– 0-1023:系統端口或特權端口(管理員使用)。永久分配給固定的系統應用使用:22/tcp(ssh),80/tcp(http),443/tcp(https)
– 1024-49151:用戶端口或注冊端口,但要求并不嚴格,分配給程序注冊為某應用使用。1433/sqlserver 1521/oracle 3306/mysql 11211/memcached
– 49152-65535:動態端口或私有端口,客戶端程序隨機使用的端口。

###**三次握手四次揮手**
– 客戶A,服務器端B
– 三次握手:開始兩者狀態A是closed,B是Listen狀態。A發送SYN=1請求給B(第一次);B收到后回復SYN=1(申請或同意建立連接都要發SYN為1),ACK=1(同意申請),這是第二次;A收到第二次后,發送ACK=1(回復B)給B,第三次;這時兩者同時establish狀態。
– 四次揮手:(1)A發送FIN=1給B(申請關閉)。(2)B收到后,回復ACK=1,表示收到。(3)但是因為可能B有數據還沒發送完,所以直到B第二次發送FIN=1,ACK=1給A,才會進入最后確認狀態。(4)接著A發送ACK=1給B,隨即A進入2MSL時間等待。B收到這次ACK之后就進入closed狀態
– ACK:表示前面的確認號是否有效。ACK=1,表示有效。
– RST:RST=1表示與主機的連接出現了嚴重的錯誤,必須釋放連接,再重新建立連接。
– SYN:SYN=1,ACK=0時,表示這是請求建立連接的報文段;當SYN=1,ACK=1時,表示對方同意建立連接。SYN=1,說明這是一個請求建立或同意建立連接的報文。只有在前兩次握手中SYN才置為1.
– FIN:表示通知對方本端要關閉連接了,標記數據是否發送完畢。如果FIN=1,即為數據發送完畢,可以釋放連接。

###**擁塞控制**
– 在某段時間,若對網絡中某一資源的需求超過了該資源所能提供的可承受的能力,網絡的性能就會變壞。這種情況就叫做擁塞。
– TCP為提高網絡利用率,降低丟包率,并保證網絡資源對每條數據流的公平性。即所謂的擁塞控制。
– RFC5681有四個部分:慢啟動、擁塞避免、快速重傳、快速恢復。linux下實現的算法:reno,vegas等

##**UDP特性**
– 工作在傳輸層,提供不可靠的網絡訪問,非面向連接協議,有限的錯誤檢查,傳輸型能高,無數據恢復特性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協議)**
– arp協議工作在網絡層,是根據IP地址獲取物理地址的協議。主機發送信息是包含了目標Ip地址的ARP請求廣播到網絡上的主機,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確定目標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信息后將該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機的ARP緩存中并保留一定時間,下次請求時直接查詢ARP緩存以節約資源。
– 這是建立在網絡主機中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的,網絡上的主機可以自主發送ARP應答,其他主機不會檢測報文的真實性就會將其記入本機的ARP緩存;這就很容易造成ARP欺騙。

– 過程(A獲取B的ARP):
– A先發送 ARP Request + SRC MAC 0800:0222:2222 + DST MAC Broadcast
– B發送 DST MAC 0800:0222:2222 + SRC MAC 0800:0222:1111 + ARP Reply給A
– A組成了一個ip對應table
– A發送給B :TCP SYN + DST IP + SRC IP + SRC MAC + DST MAC
– B由數據鏈路層,層層將mac,ip去除最后到TCP SYN

– 反向APR
– 類似于網吧A電腦,把自己機子的MAC地址發送給服務器中心(裝有硬盤),然后由它發送給A電腦它的ip地址

##**Internet協議特征**
– 運行于OSI網絡層,面向無連接的協議,獨立處理數據包,分層編址,盡力而為傳輸,無數據恢復功能

##**IP PDU報頭**
– 版本:4位 首部長度:4位,可表示最大數值15個單位,即最大60字節
– 區分服務:8位 總長度:16位,最大長度65535字節,不超過最大傳送單元MTU
– 標識:16位,計數器,沒發送一個報文便加1,同意分片該值相同
– 標志(flag):DF=0允許分片,MF=1表示后面還有分片,MF=0表示最后一個分片
– 片偏移:12位,以8個字節為偏移單位 生存時間:8位,記為TTL
– 協議:1:ICMP協議 2:IGMP協議 6:TCP協議 17:UDP協議
– 首部檢驗和:16位,錯誤即拋棄,重發
–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各占4字節

##**ip地址**
– ip地址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劃分4組,每組二進制均可換成10進制數。
– 組成:網絡ID(標識網絡,每個網段分配一個網絡ID) + 主機ID(標識單個主機,由組織分配給各設備)
– 地址分類:
– A類:1-126 主機數:2^24-2 子網掩碼:255.0.0.0
– B類:128-191 網絡數:2^(16-2) 子網掩碼:255.255.0.0
– C類:192-223 網絡數:2^21 子網掩碼:255.255.255.0
– D類:224-239 組播
– E類:240-255
– 子網掩碼:
– 172.168.1.100/16 表示前16位都是1,即255.255.0.0
– 兩個計算機如何通訊?
– 檢查是否是一個網段?
– 用自己的ip地址和對方的ip地址,與自己的子網掩碼按位與。如果相同即再相同網段
– 先看ARP緩存是不是存在對方mac地址,如果沒有則使用ARP協議查詢對方的MAC地址。

##**跨網絡通信**
– 跨網絡通信:路由
– 路由分類:
– 主機路由:路由表精確的告訴訪問者目標地址和路徑
– 網絡路由:到達某個網絡ID的路徑
– 默認路由:表現為0.0.0.0,對未知網絡都有唯一一條路徑通向它。配了網關,目的就是通向未知網絡
– 優先級:精度越高,優先級越高
– 路由表組成:目標網絡ID(netmask) 接口 網關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 DHCP客戶端廣播發現報文:客戶端向網絡中發送報文(廣播機制),尋求分配一個網絡地址
– DHCP服務器廣播提供消息:地址池中隨機找一個沒有使用的ip地址發送過去
– DHCP客戶端做出響應消息:一般選擇的是第一個提供的ip地址。
– DHCP服務器確認消息:服務器發送確認消息,結束交換過程
– 當ip地址用到一般時間的時候,重新需要申請一個ip地址。所以有可能在ip地址租期時間內換了一個新地址。

##**基本網絡配置**
– 主機名
– linux:hostname
– 要想主機名來通訊,需要 vim /etc/hosts 中添加 (ip地址 + 主機名)
– 為了方便修改IP地址:別名 alias cdnet=’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centos7 改主機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centos666
– centos7中吧ens33改成eth0:(1) vim /etc/default/grub 改成 GRUB_CMDLINE_LINUX=”rhgb quiet net.ifnames=0″ 或者直接修改/boot/grub2/grub.cfg。(2) 執行grub2 -mkconfig -o /etc/grub2.cfg (3) 重啟 reboot
– DNS
– 配置DNS查詢ip地址
– cat /etc/resolv.conf 這文件中的nameserver說明可以向DNS獲取ip
– BOOTPROTO = dhcp
– 查看網卡
– dmesg | grep -i eth
– 卸載網卡驅動 rmmod e1000
– 裝載網卡驅動 modprobe e1000

– 加ip地址
– ip addr add dev eth1 6.6.6.6/24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89009

(0)
miraclermiracler
上一篇 2017-11-27
下一篇 2017-11-27

相關推薦

  • AWK學習總結

    AWK是一種優良的文本處理工具。其名稱得自于它的創始人阿爾佛雷德·艾侯、彼得·溫伯格和布萊恩·柯林漢姓氏的首個字母。AWK提供了極其強大的功能:可以進行正則表達式的匹配,樣式裝入、流控制、數學運算符、進程控制語句甚至于內置的變量和函數。它具備了一個完整的語言所應具有的幾乎所有精美特性。 AWK學習總結 函數rand(): 函數length() 函數int()…

    Linux干貨 2016-12-03
  • 關于HISTCONTROL命令及對快捷鍵Ctrl+o命令的影響

            在linux中環境變量HISTCONTROL可以控制歷史的記錄方式。         HISTCONTROL有以下的選項:         &n…

    Linux干貨 2017-02-18
  • iptables/netfilter基于layer7實現應用層過濾

    前言 做為網絡管理員,對P2P、QQ、酷狗等軟件是又愛又恨,大多數公司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禁止公司員工登陸QQ、看視頻等,在市場上買專門的上網行為管理設備,隨便一種都是價格不菲,而使用linux來做網關一樣可以禁止qq、酷狗等軟件,為實現此功能就需要為iptables/netfilter添加layer7模塊,而iptables/netfilter是基于內核的,…

    Linux干貨 2015-04-27
  • Linux用戶及組的管理相關知識

    Linux用戶及組的管理相關知識 1、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已經登錄的用戶的用戶名,注意:同一個用戶登錄多次,則只顯示一次即可。 ~]# who | cut -d " " -f1 | sort -u 2、取出最后登錄到當前系統的用戶的相關信息。 ~]# last -x | head -1 3、取出當前系統上被用戶當作其默認shell的最多的那…

    Linux干貨 2016-10-05
  • 8.12作業

    作業: 1、查找/var目錄下屬主為root,且屬組為mail的所有文件   find /var  -user root  -group  mail -ls 2、查找/var目錄下不屬于root、lp、gdm的所有文件   find /var -not \( -user root  -o -user…

    Linux干貨 2016-08-15
  • Linux磁盤與文件系統管理

    Linux磁盤管理 硬盤的物理組成 柱面 硬盤與讀存數據相關的部件:圓形硬盤片(一或多個)、磁頭、機械臂。 硬盤片上有磁道,多個硬盤片上的同一磁道形成柱面,這個柱面就是分區時形成的最小單位,windows的C盤(系統盤)分區就是在最外層的一堆柱面上。 扇區 硬盤上的最小存儲單位叫扇區,每個扇區儲存512字節。在讀取數據的時候,硬盤會轉動,利用機械手臂將磁頭移…

    Linux干貨 2016-11-22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