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出1、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已經登錄的用戶的用戶名,注意:同一個用戶登錄多次,則只顯示一次即可。
[root@localhost ~]# who | cut -d ‘ ‘ -f1 | sort -u
2、取出最后登錄到當前系統的用戶的相關信息。
[root@localhost ~]# who | tail -1 | export &> /tmp/lang.sh
3、取出當前系統上被用戶當作其默認shell的最多的那個shell。
[root@localhost ~]# cut -d ‘:’ -f7 /etc/passwd | uniq -c -d | sort | head -1
4、將/etc/passwd中的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大的后10個用戶的信息全部改為大寫后保存至/tmp/maxusers.txt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sort -n -t: -k3 /etc/passwd | tail -10 &> /tmp/maxusers.txt
5、取出當前主機的IP地址,提示:對ifconfig命令的結果進行切分。
[root@localhost ~]#ifconfig | grep -o -E “(1[0-9]{2})(.)([0-9]{3})(.)([0-9]{1,3})(.)[0-2][0-5][0-4]”
6、列出/etc目錄下所有以.conf結尾的文件的文件名,并將其名字轉換為大寫后保存至/tmp/etc.conf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ls -a /etc/*.conf | tr [a-z].conf [A-Z].conf | cat &>> /tmp/etc.conf
7、顯示/var目錄下一級子目錄或文件的總個數。
[root@localhost ~]# ls -d /var/* | ls -o | head -n 1
8、取出/etc/group文件中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小的10個組的名字。
[root@localhost ~]# sort -n -t: -k3 /etc/group | head -10 | cut -d ‘:’ -f1
9、將/etc/fstab和/etc/issue文件的內容合并為同一個內容后保存至/tmp/etc.test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tail /etc/fstab /etc/issue &>> /tmp/etc.test
用戶管理命令:useradd、usermod、userdel、
useradd 命令
創建一個新用戶或創建一個默認信息的用戶。如果創建的新用戶沒有指定組,那么系統會為其創建一個與用戶名同名的私有組。
語法:
useradd [選項] USER登錄用戶名
選項:
-u:指定UID,(但必須指定屬主)格式例如:COMMAND -u 屬主 用戶名
-g:設置新建用戶的屬組為指定用戶名的屬組相同,指定的組必須是已經存在的組
-c: 指明注釋信息
-G,–groups GROUP1 [,GROUP2,…[GROUPN]]]:新建用戶并將為其做為指定用戶名所屬的附加組,多個組之間用逗號隔開;
-d: 創建已經指定的路徑為用戶的家目錄;通過復制/etc/skel此目錄并重命令實現;如果指定的家目錄事先存在,便不會為用戶復制環境初始化配置文件。
-s: 指定用戶的默認shell,可用的所有shell列表存儲為/etc/shell文件;
-r:創建系統用戶:
-m: 如果不存在,則創建用戶主目錄
-M:不創建用戶主目錄,
-f:密碼過期,賬戶徹底禁用之前的天數。0標識立即禁用,-1 禁用密碼永不過期。。。。。查詢資料
-D:顯示用戶的默認配置,也可以使用useradd -D [OPTION]來修改位于/etc/default/useradd文件中。修改默認值
——————————————————————————–
usermod命令
修改用戶賬戶信息
語法:
usermod [OPTION] user登錄用戶
選項:
-U:修改用戶的ID
-g:修改用戶所屬的基本組,組前提必須穿在
-G,–group GROUP[,GROUP2,…[,GROUP]]] :修改用戶所屬的附加組,如果原來用戶有的附加組會被新的覆蓋。避免出現覆蓋應和-a,–append同時使用。
-a:與-G一同使用,用于為用戶追加新的附加組:
-c:修改注釋信息。
-d:修改用戶的家目錄,避免原來的用戶文件不會被轉移到新位置,要同時與-m,–move-home,
-m:只能與-d選項一同使用,用于將原來的家目錄移動到新的家目錄;
-l:修改用戶名。
-s:修改用戶的默認shell。
-L:鎖定用戶密碼,即在用戶原來的密碼字符串之前添加一個“!”
-U:解鎖用戶的密碼:刪除用戶密碼字符串前面的“!”。
——————————————————————————–
userdel 命令
刪除用戶賬戶
語法:
userdel [OPTION] user登錄用戶
選項:
-r:刪除用戶時一并刪除其家目錄。
——————————————————————————–
passwd命令
修改用戶密碼。
語法:
passwd [-k] [-l] [-u [-f]] [-d] [-e] [-n mindays] [-x maxdays] [-w warndays] [-i inactivedays] [-S] [–stdin] [username]
語法格式:
passwd [密碼]
* 修改當前登錄用戶的密碼,
passwd USERNAME [密碼]
* 修改指定用戶的密碼,普通用戶需要被修改用戶的密碼,管理員則無需密碼操作。
選項:
-l,-u:鎖定和解鎖用戶。
-d:刪除用戶密碼的字符串,
-e DATE:指明用戶賬號的過期時間。日期
-n:密碼的最短使用期限
-x:密碼的最長使用期限。
-w:密碼的警告期限
-i DAYS:非活動期限。幾天
–stdin :重定輸入
* echo “PASSWORD” passwd –stdin USERNAME
——————————————————————————–
su命令
完成用戶切換
語法格式:
su – USERNAME
su -l USERNAME
* 登陸式切換:會通過讀取目標用戶的配置文件來重新出初始化。
su USERNAME
* 非登陸式切換:不會讀取目標用戶的配置文件進行初始化。
選項:
-c ‘COMMAND’ :僅以指定用戶的身份運行此處指定的命令一次。
——————————————————————————–
id命令
顯示用戶實際和有效的ID
語法:
id [OPITON]…[USER]
選項:
-u –user:僅顯示用戶的有效ID。
-g:僅顯示用戶的基本組ID。
-G:僅顯示用戶所屬的所有組的ID。
-n:僅顯示名字而非ID。
——————————————————————————–
組管理命令 groupadd、groupmod、groupdel、
groupadd 命令
添加組
語法:
groupadd [選項] group_name
選項:
-g –gicGID:可以指定ID,如不指定則是迷人上一個組的GID+1
-r:創建系統組:
——————————————————————————–
groupmod命令:修改組屬性
語法:
groupmod [OPTIONS] GROUP
選項:
-g GID:修改組的組名,不能與現有的ID相同。
-n –new-name:修改組名
——————————————————————————–
groupdel命令
刪除組
語法:
groupdel [OPTION] GROUP
刪除組后會隨之刪除組內包含的附加組
——————————————————————————–
gpassed命令
默認給組添加密碼
保存組密碼的位置/etc/gshadow
語法:
gpasswd [OPTION]gtoup
選項:
-a USERNAME;向組中添加用戶。
-d USERNAME:從組中移除用戶。
示例:
——————————————————————————–
nwegrlp命令
臨時切換至需的組,如果加上了[-] 則會模擬用戶登陸一次,登陸后為用戶的基本組。不加[-]表示臨時切換至用戶組,切換后可使用pwd查看。
語法格式:
nwegrp [-] [group]
解釋:
-:會模擬用戶重新登陸以實現重新初始化其工作環境。
——————————————————————————–
chage命令
改用戶過期密碼信息
常用選項:
-d,–lastday LAST DAY :
-E:過期日期,
-i:非活動期限
-m:最短使用期限。
-M:最長使用期限。
-W:警告期限
——————————————————————————–
id命令
顯示用戶實際和有效的ID
語法:
id [OPITON]…[USER]
選項:
-u –user:僅顯示用戶的有效ID。
-g:僅顯示用戶的基本組ID。
-G:僅顯示用戶所屬的所有組的ID。
-n:僅顯示名字而非ID。
——————————————————————————–
(1)、創建組distro,其GID為2016;
[root@localhost ~]# groupadd -g 2016 distro
(2)、創建用戶mandriva, 其ID號為1005;基本組為distro;
[root@localhost ~]# useradd -g distro -u 1005 manfriva
(3)、創建用戶mageia,其ID號為1100,家目錄為/home/linux;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 1100 mageia -d /home/linux
(4)、給用戶mageia添加密碼,密碼為mageedu;
[root@localhost ~]# passwd mageia
更改用戶 mageia 的密碼 。
新的 密碼:
無效的密碼: 密碼少于 8 個字符
重新輸入新的 密碼:
passwd:所有的身份驗證令牌已經成功更新。
[root@localhost ~]# echo “mageia” | passwd –stdin mageia
更改用戶 mageia 的密碼 。
passwd:所有的身份驗證令牌已經成功更新。
(5)、刪除mandriva,但保留其家目錄;
[root@localhost ~]# userdel mandriva
userdel:組“mandriva”沒有移除,因為它不是用戶 mandriva 的主組
[root@localhost ~]# ls /home/
a CentOS distro fedora linux mova nova peguin user1 user3
archlinux debian docker gentoo mandriva nameone openstack slackware user2
(6)、創建用戶slackware,其ID號為2002,基本組為distro,附加組peguin;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 2002 slackware
[root@localhost ~]# usermod -g distro slackware
[root@localhost ~]# usermod -G slackware peguin
(7)、修改slackware的默認shell為/bin/tcsh;
[root@localhost ~]# usermod -s /ect/tcsh slackware
(8)、為用戶slackware新增附加組admins;
[root@localhost ~]# useradd -G slackware admins
[root@localhost ~]# tail -2 /etc/group
slackware:x:2002:peguin,admins
admins:x:4009:
[root@localhost ~]#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90167
贊,內容上基本沒什么問題,排版上能注意一下最好~繼續加油
@馬哥教育:嗯嗯 以后會注意的老師 ,一直沒有找到太好的排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