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n28

1、列出當前系統上所有已經登錄的用戶的用戶名,注意:同一個用戶登錄多次,則只顯示一次即可。

  • who | cut -d ” ” -f 1 | sort -u

2、取出最后登錄到當前系統的用戶的相關信息。

  • who | tail -1

3、取出當前系統上被用戶當作其默認shell的最多的那個shell。

  • cat /etc/passwd | cut -d : -f 7 | uniq -c | sort -r |tail -1

4、將/etc/passwd中的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大的后10個用戶的信息全部改為大寫后保存至/tmp/maxusers.txt文件中。

  • cat /etc/passwd |sort -t : -k3 -n |tail -10 | tr ‘a-z’ ‘A-Z’ | tee /tmp/maxusers.txt

5、取出當前主機的IP地址,提示:對ifconfig命令的結果進行切分。

  • ifconfig eth0 | head -2 | tail -1 | cut -d : -f2 | cut -d ‘ ‘ -f1

6、列出/etc目錄下所有以.conf結尾的文件的文件名,并將其名字轉換為大寫后保存至/tmp/etc.conf文件中。

  • ls /etc/*.conf | tr ‘a-z’ ‘A-Z’ | tee /tmp/etc.conf

7、顯示/var目錄下一級子目錄或文件的總個數。

  • ls /var/ | wc -l

8、取出/etc/group文件中第三個字段數值最小的10個組的名字。

*cat /etc/group | sort -t : -k3 -n | head -10 | cut -d : -f1

9、將/etc/fstab和/etc/issue文件的內容合并為同一個內容后保存至/tmp/etc.test文件中。

*cat /etc/issue /etc/fstab > /tmp/etc.txt

10、請總結描述用戶和組管理類命令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以下練習:

(1)、創建組distro,其GID為2016;

groupadd -g 2016 distro

(2)、創建用戶mandriva, 其ID號為1005;基本組為distro;

useradd -u 1005 -g distro mandriva

(3)、創建用戶mageia,其ID號為1100,家目錄為/home/linux;

useradd -u 1100 -d /home/linux mageia

(4)、給用戶mageia添加密碼,密碼為mageedu;

passwd mageia

(5)、刪除mandriva,但保留其家目錄;

 userdel mandriva

(6)、創建用戶slackware,其ID號為2002,基本組為distro,附加組peguin;

 useradd -u 2002 -g distro -G peguin slackware

(7)、修改slackware的默認shell為/bin/tcsh;

 usermod -s /bin/tcsh slackware

(8)、為用戶slackware新增附加組admins;

usermod -G  admins -a   slackware



groupadd:添加組
       -g GID:指定GID
          # groupadd -g 2222 my
       -r:創建系統組

groupmod:修改組屬性
        -g GID:修改GID
        -n new_name:修改組名
            # groupmod -n my1 my

groupdel:刪除組


useradd:創建用戶
        -u,--uid UID:指定UID
        -g,--gid group:指定基本組ID,此組要事先存在??!
        -G,--groups:指明用戶的附加組,可以添加多個組,用逗號分隔。
        -c:注釋信息
        -d,--home:創建用戶家目錄
        -s,--shell:指明用戶的默認shell??捎玫膕hell列表為/etc/shells下的shell
        -r:創建系統用戶
        -M, --no-create-home

     注意:創建用戶時候的默認配置屬性在/etc/loginin.defs下

        -D:修改,顯示用戶默認配置。 /etc/default/useradd

usermod:修改用戶屬性
        -u, --uid UID:修改UID
        -g, --gid GROUP:修改用戶的基本組
        -G, --groups:修改用戶的附加組,原來的附加組會被覆蓋
        -a, --append:與-G一起使用,用于追加附加組
        -d, --home HOME_DIR:修改用戶家目錄。
        -m, --move-home:與d一起使用,將之前家目錄移動為新的家目錄。
        -l, --login NEW_LOGIN:修改用戶名
        -s, --shell SHELL:修改用戶默認shell
        -L, --lock:鎖定用戶
        -U, --unlock:解鎖

 userdel:刪除用戶
        -r, --remove:刪除用戶家目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90293

(1)
你開心就好你開心就好
上一篇 2017-12-17
下一篇 2017-12-17

相關推薦

  • 26期全程班-第六周博客作業

    請詳細總結vim編輯器的使用并完成以下練習題 1、復制/etc/rc.d/rc.sysinit文件至/tmp目錄,將/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至少一個空白字符開頭的行的行首加#; # cp /etc/rc.d/rc.sysinit /tmp # vim /tmp/rc.sysinit :%s@^\([[:space:]]\+\)@#\1@g 2…

    Linux干貨 2017-03-07
  • RAID概述

    RAID 什么是RAID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s disk,獨立磁盤冗余陣列)是利用數組的方式組成磁盤組。RIAD大多是由廉價的磁盤組成容量巨大的磁盤組。,利用個別磁盤提供數據所產生的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盤系統效能。 使用RAID目的 加快訪問速度 使用一個虛擬磁盤,從而增加存儲容量 減少磁盤失效帶來不利的影…

    Linux干貨 2016-11-22
  • 馬哥教育網絡班22期+第6周課程練習 忍者亂太郎喻成

    請詳細總結vim編輯器的使用并完成以下練習題 1、復制/etc/rc.d/rc.sysinit文件至/tmp目錄,將/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至少一個空白字符開頭的行的行首加#cp /etc/rc.d/rc.sysinit /tmp方法一 vim法在vim下用 : 進入命令行模式     %s/^&nbs…

    Linux干貨 2016-10-24
  • 初識路由以及小實驗

    路由(routing)就是通過互聯的網絡把信息從源地址傳輸到目的地址的活動。路由發生在OSI網絡參考模型中的第三層即網路層。 初識路由以及小實驗 根據實驗的目的要求畫出實驗拓撲圖 準備實驗環境 根據實驗拓撲圖開始配置 配置計算機的IP: 配置路由器R1和R2的IP 配置路由 實驗目的 實驗準備 實驗步驟 驗證實驗結果 實驗目的 為了更好的了解路由,通過一個小…

    Linux干貨 2016-11-24
  • 15磁盤管理

    在系統中,常見的硬盤接口有分兩類:并行的和串行的 并行: IDE: 133MB/s SCSI: 640MB/s 串行: SATA: 6Gbps SAS: 6Gbps USB: 480MB/s 存儲設備的設備文件命名方式大致為:/dev/DEV_FILE IDE: /dev/hd#  #–>0,1,2,3 SCSI,SATA,SAS…

    Linux干貨 2016-12-02
  • 安裝RPM包 rpm與yum工具的使用

    1.認識yum與rpm工具.                 在windows下安裝一個軟件很輕松,只要雙擊.exe的文件,安裝提示連續 “下一步” 即可,然而linux系統下安裝一個軟件似乎并不那么輕松了,因為我們不是在圖形界面下。所以你要學會如何在linux下安裝一…

    Linux干貨 2016-08-26

評論列表(1條)

  • 馬哥教育
    馬哥教育 2018-01-02 21:47

    這期作業的實用性非常高,同時你完成的也非常的好,平時注意在練習過程中多加運用,會越來越好,繼續加油。

欧美性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