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發接口標準
- ABI: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描述了應用程序與OS之間的底層接口,允許編譯好的目標代碼在使用兼容ABI的系統中無需改動就能運行。
-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定義了源代碼和庫之間的接口,因此同樣的源代碼可以在支持這個API的任何系統中編譯。
- 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IEEE在操作系統上定義的一系列API標準,POSIX兼容的程序可在其它POSIX操作系統編譯執行。
二、內核版本組成
- 比如3.10.0-693.e17,3代表主版本號,10代表次版本號,0代表末版本號,693代表編譯版本號,e17代表廠商版本。
三、終端分類
- 設備終端:鍵盤鼠標顯示器。
- 物理終端:/dev/console。
- 虛擬終端:/dev/tty# #為[1-6]。
- 圖形終端:/dev/tty7。
- 串行終端:/dev/ttyS#。
- 偽終端:/dev/pts/#。
四、文件
- 文件名顏色:藍色代表目錄,綠色代表可執行文件,紅色代表壓縮文件,淺藍色代表鏈接文件,灰色代表其它文件。
- 文件系統結構:/bin是所有用戶使用的基本命令。/sbin是管理類的基本命令。/lib是啟動時程序依賴的基本共享庫文件以及內核模塊文件。/lib64是專用于x86_64系統上的輔助共享庫文件存放位置。
- 輸出和錯誤重定向:&> 。
- /etc/passwd格式:用戶名,密碼,?UID ,GID,注釋,家目錄,默認使用的shell。
/etc/shadow格式:用戶名,密碼,密碼最近一次更改時間,密碼再過幾天可以被更改,密碼再過幾天必須被更改,密碼過期前幾天系統提醒用戶,密碼過期幾天后賬號會被鎖定,多少天后賬號失效。
/etc/group格式:組名,組密碼,GID,以當前組為附加組的用戶列表。
/etc/gshadow格式:組名,組密碼,組管理員列表,以當前組為附加組的用戶列表。
五、部分命令用法
- history
-c:清空命令歷史
-a:追加本次會話新執行的命令歷史列表至歷史文件 - tr
-s:把連續重復的字符以單獨一個字符表示,常用于合并多個空格 - passwd
-d:刪除指定用戶密碼
-l:鎖定指定用戶
-u:解鎖指定用戶
-e:強制用戶下次登錄修改密碼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9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