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 ls用法
ls是Linux下常用的命令之一,此命令是list的簡稱,常用于列出當前或者選定文件夾包含的內容,常用的選項包括-a,-A,–color=auto,-l,-d,-F,-h,-i,-1等,以下詳細列出上述選項的含義,試驗環境為centos7.4系統。
1.ls不加參數是顯示當前文件夾下的文件,不包括隱藏文件,可指定文件夾。
2.ls -a是顯示當前文件夾下所有的文件,包含隱藏文件,可指定文件夾。
3.ls –A是在ls –a的基礎上不顯示.和..。
4.ls –color=auto是對顯示的內容按照對象的不同顯示不同的顏色,由于系統設置別名的緣故,ls對顯示的內容自動顯示不同的顏色,如上,文件為白色,文件夾為藍色。
5.ls –l是顯示文件及文件夾的長格式。
6.ls –d是顯示文件夾,通常和-l連用查看文件夾的本身的屬性而非文件夾內容的屬性。
7.ls –F是在文件夾的后面跟/符號,用于區分文件和文件夾。
8.ls –h是以人類易讀的方式顯示文件大小,通常和-l連用。
9.ls –i是顯示文件及文件夾的inode號碼。
10.ls -1是按一行一個顯示文件及文件夾。
以上就是ls的常用用法,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以上例子以外的情況,請使用man ?ls查看幫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Linux運維部落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58058.com/93175